05.25 袁大頭價值不斷增漲為何可以屢創新高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於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頒佈《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國幣條例》規定:"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一圓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一","一圓銀幣用數無限制",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根據這一規定,於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後由造幣總廠及江南造幣廠開鑄一圓銀幣,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俗稱"袁頭幣"或"袁大頭"。

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形式公佈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規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因袁大頭壹圓銀幣幣型劃一,成色、重量有嚴格規定,很快受到了社會認同和接受,在國內金融市場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龍洋,成為流通領域的主幣。

袁大頭價值不斷增漲為何可以屢創新高

另外民國三年袁大頭有數種鑄造量較少的版別:“O”記版、開口貝版、三角圓版、粗發版、加鑄“甘肅”兩字版、簽字版、“T”字邊、鷹洋邊。其中籤字版因存世數量極其稀少而受到藏家們的熱捧,價格一度飆高,收藏價值自然是不用多說。

袁大頭價值不斷增漲為何可以屢創新高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後由造幣總廠及江南造幣廠開鑄一圓銀幣,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俗稱"袁頭幣"或"袁大頭"。該系列幣分別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別為89.1%、84.5%、80.4%和82.5%;該幣的外環主要是直齒邊,另外,還鑄有少量工字邊和花齒邊。

袁大頭價值不斷增漲為何可以屢創新高

由於,1948年11月遼瀋戰役結束後,為穩定東北解放區金融形勢,支援全國解放戰爭。東北銀行總行決定由瀋陽造幣廠恢復鑄造一定數量的袁大頭銀幣,讓“圓”字中貝上面的筆畫封口連筆為△型,即三角圓銀幣。1951年,瀋陽造幣廠又奉命鑄造了兩批袁大頭銀幣,即為袁大頭O版和O版三角圓。所謂O版,就是在嘉禾花結內隱有“。”暗記,但有的O版不是三角圓。

袁大頭價值不斷增漲為何可以屢創新高

1914年的重鑄版銀元,有左面肩帶O版差異,這些是當時由造幣分廠製造的,現在的收藏著非常重視,不管其中的圓字是否是“三角”版別。此外,有些銀元的袁世凱像肩章上的星星也有重刻的版別發現。

袁大頭價值不斷增漲為何可以屢創新高

據瞭解,在2004年前的十多年裡,一枚價格僅為六七萬元,2006年價格開始攀升,到2009年已漲到126萬左右,2010年初漲到了145萬。顯然,這在很多藏家眼裡已是天價,但2017年9月17日的拍賣會上袁大頭又新創記錄,竟近260萬一枚!

袁大頭價值不斷增漲為何可以屢創新高

袁大頭價值不斷增漲為何可以屢創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