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哭得撕心裂肺,作為家長你是會狠心離開還是抱著孩子回家呢?

周小周的粥可溫


幼兒園新生入園,幼兒園門口上演生死離別大戲,孩子們的哭聲確實家長心痛不已,作為一個媽媽,特別理解家長的心情。記得我兒子第一天上幼兒園,我在家哭了一天😭!作為一名老師和媽媽,給新生家長以下幾點小建議:



1、錯誤方式,偷偷溜走——家長以這樣的方式離開,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被遺棄了,心裡會更加焦慮,沒有安全感,下次再上幼兒園,他一定會死死拉住家長寸步不離的,這樣入園會更加困難

2、錯誤方式二,連哄帶騙——哄騙的方式不僅不能減輕幼兒的分離焦慮,反而會讓孩子覺得上當受騙,對家長失去信任,而且長此以往孩子也會學會撒謊的

3、錯誤方式三,威逼利


誘加恐嚇——威脅只會加重孩子的心裡壓力,時間長了,孩子會變得懦弱,沒自信沒主見。而利誘的話只會讓孩子養成講條件的習慣

4、期望值太高——給孩子太大壓力,要寶寶表現的非常好,很聽話,不能和小朋友發生衝突,不能哭,不能鬧,不能……要求太多,期望太高,孩子會更加抗拒

5、給孩子積極向上的情緒,切記消極情緒——雖然家長心裡也很難受,但是家長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幼兒的心緒,或許因為你一句話,就會傷心

6、長時間的在教室逗留或者中間偷偷去看孩子——有的家長恨不得天天陪孩子上幼兒園,送了孩子想看他吃飯,吃了飯就想看他活動,就想多陪會兒再多陪會兒。可是這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有家長在,孩子更不願意去找老師了。有的家長走了之後就在外面偷偷看,有的會不小心被孩子發現,孩子好不容易被老師轉移注意力了,結果又一陣哇哇大哭!

7、可以給孩子帶一件孩子喜歡的物品,讓他在幼兒園有個感情寄託

8、多和老師溝通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個漸行漸遠的慢慢放手的過程。幼兒園是孩子踏入社會的必要階段,放手,讓孩子飛的飛得更高!相信在老師和家長的努力下,孩子一定可以儘快度過適應期!


幼師菇涼


去幼兒園是母親和孩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分離,也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走入“社會”。基本上每個孩子在經過這一關時候都會哭鬧,我們家長就因為她哭就不送幼兒園了嗎?

“到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樣的事情”,從孩子長遠發展來看,三歲左右克服分離焦慮,開始慢慢獨立是很必要的。我們不能阻礙孩子成長的進度,但是我們可以做足功課,幫助孩子更小傷害的邁過這個成長中不可避免的“坎”。


怎麼做呢?

1、在孩子入園前一年,就帶孩子往周圍的幼兒園門口遛遛,告訴她裡面有滑梯、有許多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等。慢慢滲透,這時候孩子一般都是對幼兒園充滿期待的。很好,保留孩子這份對幼兒園的期待感。

切不可用幼兒園來嚇唬孩子,比如孩子不自己吃飯,你說“這到幼兒園怎麼辦?!”這種千萬不可。

2、在入園前一年,家長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在幼兒園的作息。如什麼時間吃飯,什麼時間睡覺,玩玩具的時候最好在小桌子小椅子上玩。這些習慣的養成都是為了讓孩子做好上幼兒園的準備,以便入園後能很快適應。



3、儀式感很重要,入園前要跟孩子說明“明天就要成為大寶寶進入幼兒園了,入園之後會有很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還有老師,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你也要開心,放學媽媽會來接你。”諸如此類語言。

入園時也要好好抱著她,告訴她媽媽愛你,但是你進入幼兒園了,媽媽不能陪著你了,下午來接你。媽媽不在你也要開心這類話語。

4、即便做好鋪墊了,撕心裂肺的哭聲還是會有的。這真的是考驗家長心裡承受能力的時候。

一般這時候經驗豐富的老師會讓家長迴避,孩子看家長不在眼前了就會好些。但我始終覺得這樣有些殘忍,怎麼說呢,如果別的孩子的家長還在,你的孩子哭鬧時發現你走了,他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啊?!

所以,儘量所有家長一起走吧,把孩子們放心交給老師,也讓孩子們知道媽媽不會因為自己撕心裂肺的哭而留下這個事實,每個小朋友都一樣,必須面對。只有這樣他才能安靜下心來,和這個小集體慢慢相處。



5、接孩子的時候不要遲到,一定要讓她第一時間看見你。給他個大大擁抱,表揚他鼓勵他,回家好好陪她玩,注意親子陪伴質量。

相信孩子的適應力吧,應該一星期孩子就熟悉了,也適應了。我們做家長的,狠心離開也是用心良苦的,畢竟,我們不能一直陪著他,那就現在起有意識的培養一個我們不在身邊她也能開開心心,把自己照顧的好好的孩子吧!當媽真是夠用心良苦了~


小七老師育兒說


有不同觀點的,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業餘調解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哭得撕心裂肺,家長肯定心裡難受,甚至想:乾脆把孩子摟在懷裡帶回家算了。停!千萬不要這麼做!除非您真的一時半會兒不想再送孩子來幼兒園了!否則,您信不信,第二天您的孩子照哭不誤。那時,您再怎麼做?豈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臉?長痛不如短痛啊!

家長的態度孩子能感受到。一旦他們確認幼兒園是必須要上的,沒得選,他們也就不鬧了,也就接受了。家長的猶豫和糾結,只會讓孩子有反覆。

一晃眼,我女兒從幼兒園畢業都快一年了。回想起來,她還真沒有說在第一天這麼撕心裂肺地哭過。我覺得這種情況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第一,家長早給孩子做心理建設。

不光告訴幼兒園的好處,也說一說幼兒園的規矩。千萬別過度美化幼兒園,只跟孩子說美好的一面。否則,孩子第一天會落差巨大。

第二,家長可以帶著孩子親自去幼兒園實地觀摩。

能進去的,先進去看看,有個感官認識;不能進去的,在園外圍觀一下小朋友的早入園和晚接園,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不是不愛寶寶,更不是不見寶寶了,晚上就能開開心心見面了。

第三,開園頭幾天,家長一定要準時接孩子,到家多擁抱孩子。

這麼多,是為了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關注。同時,多交流,多正面引導,注意:千萬不要用誘導性負面提問。

所以,家長多用心,有方法、有策略,就能幫助孩子度過入園焦慮。

歡迎您關注我,育兒路上,我們一路同行!


小公主變形計


新生入園一定會有一段適應期的,或長或短,表現形式也不相同。其中,最為家長們頭疼的就是哭鬧了。



如果我的寶貝第一天上幼兒園哭得撕心裂肺,我會選擇離開,而不是抱著孩子回家。同時,我也並不覺得我的離開,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為什麼不會有心理陰影?

小朋友入園第一天撕心裂肺的哭鬧,是很正常的。

第一,孩子會有分離焦慮。

第二,孩子在試探,看看哭鬧會不會讓家長妥協?

如果媽媽把孩子抱回家了,那孩子的試探就成功了。以後,家長也很難再送孩子去幼兒園了。

第三,哭鬧是孩子當下情緒的表現

小朋友都是用動物腦思考的,表現的都是當下的情緒。只要家長做好孩子入園前的準備,孩子很快就會從當下的情緒中走出來,融入幼兒園生活。


下面,說說怎麼幫助寶貝渡過入園焦慮期?

首先,入園前,要帶著寶寶熟悉幼兒園和老師,建立安全感

入園前,家長帶著寶貝去幼兒園參加活動,或者進行半日體驗,儘量創造機會,讓孩子熟悉幼兒園。同時,家長也要和老師進行交談,讓孩子覺得家長和老師是朋友,是可以相信的。

其次,家長可以給寶貝講自己入園的經歷

孩子是很願意聽家長小時候的經歷的,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知道,每個小朋友都得去幼兒園。同時,也讓他們對幼兒園可能發生的事情,有了心理準備。

再次,通過繪本引導

繪本《我愛幼兒園》,《幼兒園的一天》等等,都是可以幫助小朋友瞭解幼兒園的。一旦孩子都有了心理準備,知道在幼兒園可能發生的事情,心理的焦慮就會大大降低。

最後,家長要誠實和信守承諾

家長不可以欺騙小朋友,把他們騙到幼兒園。一定要誠實相對,並告訴他們,家長什麼時候來接他回家等等。



劃重點,家長要做好孩子入園前的心理建設,同時,也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切不要,把自己的經歷加於孩子身上。


An媽育兒記


我的觀點是狠心離開。現在幼兒園已經開學了,我家兒子昨天開始了他的幼兒園生活。



前天去幼兒園,我帶著他熟悉了幼兒園,也讓她在教室裡跟老師熟悉。昨天送去幼兒園,剛進教室,她就自己去上廁所,洗手,然後自己揹著書包坐下來玩玩具,我還想著,小傢伙真不錯,可是等到我走的時候,還是嚎啕大哭。然後老師抱著他,我就沒有回頭,但是我站在幼兒園門口,因為兒子的教室就是幼兒園進門左邊。我都還聽的見他在大哭。

說實話,心裡確實有些難過,很想進去教室裡看看,但是也聽到一些過來人說大人越是這樣,孩子哭的時間越長。只有狠心些,孩子才會快些的適應。



昨天回到家後,家裡就自己一個人,心裡感覺很空落,之前兒子在家,還覺得他太吵了,現在他去了幼兒園,反而讓我覺得無法適應了。老師要求12點去接,我去接的時候,兒子乖乖的坐在那裡,有個小女孩見爸爸媽媽來接了,嚎啕大哭。

老師說,哭的時間還是有點長的。回到家,我發現他聲音都有些嘶啞,估計是哭了很久。我跟他說,不是媽媽不喜歡你,才放去幼兒園,是因為你長大了,需要學東西,才去上幼兒園。

他答應說今天去幼兒園不哭了,媽媽早點去接。



但願他今天可以稍微好些吧!反正哭總會有個過程的。如果家長太過寵愛,心疼,估計在學校哭的時間會更長。


小芒果育兒教育


關於這一點,我有一個非常好的建議,我本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嗯,也是一個幼師。我的兩個孩子也特別黏我,就是其他人都不找。我家大寶現在上的是中班,小寶上的是小班。剛開始大寶要上學的時候,我也是特別擔心啊,要哭了怎麼辦怎麼辦?好一頓擔心。

剛好快上學的那段時間,我家大寶看見我侄女在看一個寶寶巴士,那裡邊有一個寶寶愛上幼兒園,裡邊寫的都是爸爸媽媽送孩子去上幼兒園,送到之後跟媽媽說再見,那場景特別和諧,特別美好。

嗯,我想我家大寶就是因為那段時間一直在看那個,所以對幼兒園有了一定的初步的瞭解。我那天送她去幼兒園的時候,他剛開始有一點反抗,還哭了幾聲,但是我跟他說,你忘了我們跟姐姐一起看的那個寶寶愛上幼兒園了嗎?你看那邊的小朋友都在上幼兒園。他們在一起玩的都很開心,你可以試著去和他們一起玩。然後我就在教室裡面陪了她一會兒,告訴他,其他小朋友都是自己在上幼兒園,爸爸媽媽等到他下課的時候就來接她們,你也應該向其他小朋友學習,媽媽先回家裡,然後等你下課的時候再來接你,好不好呀?然後他想了想就同意了。

我想他之所以平時比較黏我,去上幼兒園也沒怎麼大哭大鬧,就是因為受了那個影響,對它有了一定的瞭解,你跟他說明白,等下課的時候再來接她,她也不會有一種被遺棄感。如果說你之前沒給他做功課,普及一下上幼兒園的知識,然後你突然有一天送她去幼兒園,然後你就直接走了,他肯定有一種被遺棄感,就是想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的那種感覺。就像你說的,肯定要哭的撕心裂肺的。

還有我家小寶上幼兒園那段時間,剛好是在播那個熊熊樂園。我會陪著她一起看。邊看邊告訴他,你看其他小朋友們都在上幼兒園呀,過幾天我們寶寶也要上幼兒園。嗯,每天給她灌輸這樣的思想,然後等到上幼兒園那一天,他就不會感覺那麼突然。也就比較容易適應。這個方法你也可以試一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傾心辣媽


雖然我的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

但是,因為我每天要上班,平時都是奶奶幫帶,剛開始,也因為心疼,不忍讓孩子看見我離開,這樣害怕傷她的心,就偷偷溜走。但最後,發現這樣的方式是錯誤的。現在每次走的時候會告訴孩子,媽媽今天去上班了,等媽媽休假的時候一定第一時間回來看你。剛開始,孩子也是不能接受,就各種不願意,當我說的多了,她就會明白,媽媽是出去上班了,放假就回來了,並不是不要她了。所以,就很主動的和我說拜拜。

作為一個媽媽,我個人覺得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能和孩子撒謊


還是雖然小,但並不是什麼都不懂。其實,很多時候,比我們都聰明,我們騙了她,那麼她也就學會撒謊。

2、不能作為條件交換

因為剛開始我也拿玩具或者錢與孩子交換,但是長久下來,感覺孩子總是喜歡講條件。個人認為是不好的習慣,立即改正。

3、禁止使用暴力

我在這裡說的暴力,不光指武力,還有一種語言暴力。有的家長脾氣比較暴躁,說什麼不聽,立即要麼輕輕打兩下,要麼大聲呵斥。雖然打的兩下並不疼,但對孩子來說,你就是打她了,她也會慢慢形成一種脾氣比較暴躁,說話聲音很大的性格。

4、不要隨便使用自己的權威

有的家長認為,我是家長,說什麼必須聽,孩子那麼小,她懂什麼?那麼在這裡我就想說,真是大錯特錯了,你應該蹲下來與孩子交流,與孩子站在平等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適,歡迎補充。


護士說事


很理解寶媽的這種心情,對於孩子上幼兒園來說,有分離焦慮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家長,要想讓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我們首先要過這個坎兒,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比我們想象得要棒。

孩子上幼兒園撕心裂肺地哭,家長不能將孩子抱回來,這就給孩子一個信號――上幼兒園這件事是可以商量的,下次會哭得更厲害。

要想讓孩子少一些焦慮,上幼兒園之前就要給孩子做心理工作,併為上幼兒園做一些必要的準備。

我家大寶上幼兒園之前,我幾乎每天都會帶孩子去幼兒園外面看,讓他熟悉幼兒園,人會對陌生環境有恐懼感,這樣做能減少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

另外,還要多講講幼兒園的好,比如有小朋友一起玩,有老師照顧,有好多玩具,讓他對幼兒園充滿期待。

讓孩子上幼兒園,不是等到那一天才開始準備,要提前幾個月就要給孩子做好準備工作,才能避免孩子過度焦慮。



沛澤媽讀心理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相信沒有幾個孩子是高高興興到幼兒園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不願意上幼兒園的心理,甚至有的孩子哭的撕心裂肺,作為家長到底是該心疼孩子不讓孩子上幼兒園呢?還是狠心離開放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呢?



其實孩子哭鬧最心疼的就是孩子家長,但是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家長身邊,更不可能一輩子不讓孩子出去,不上幼兒園,不上學,不工作。那麼家長肯定也是不願意的,所以既然孩子總歸要離開,孩子總歸要出去成長,為什麼不讓他在小的時候就學會成長呢?

家長何不放開自己的手,讓孩子自己獨立了,家長肯定會說孩子小,比較心疼孩子,等他大了他離開的時候肯定就不心疼了,話是這麼說沒錯。但不能把孩子小作為一個藉口,一直讓孩子不上幼兒園,不出去。

所以如果當您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哭的撕心裂肺,也請你一定要狠下心,有一句話叫做長痛不如短痛,有可能你一個星期狠心把孩子送過去,第二個星期他就適應了,他就不再哭了。

那麼如果你一次兩次因為孩子哭而不捨得讓孩子上幼兒園的話,那麼有可能孩子會哭更長的時間,你每次送他上幼兒園他都會哭,除非你不讓他上幼兒園,所以說他哭的時間會更長,讓你心疼的時間也更長,那麼家長何不狠下自己的心,讓孩子一個星期就能適應了。



相信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作為家長肯定給孩子做好了思想準備,肯定也告訴了孩子他即將上幼兒園的事情,那麼既然孩子心理上有了準備,家長就可以帶孩子到他即將要上的幼兒園裡面參觀一下,讓孩子實地對幼兒園有一定的熟悉感,孩子對幼兒園產生了熟悉感,他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麼強的牴觸情緒了。

所以家長的猶猶豫豫,家長的心軟有可能讓孩子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幼兒園生活,家長在送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堅持的原則,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更不能因為孩子哭鬧而心軟不送孩子到幼兒園上學。

家長既然想讓孩子上幼兒園,就一定儘快的讓她適應幼兒園生活,而不是讓他長時間的處於哭鬧中,處於不想上幼兒園的狀態下,如果家長真的太溺愛孩子,心疼孩子,見不得孩子上幼兒園哭,那最好還是不要讓孩子上幼兒園了。



還有的家長真的就是太溺愛孩子了,孩子在這邊哭,家長在那邊哭,如果孩子看到家長這樣做,他會更加變本加厲的哭鬧不止,因為他已經看到了家長對他的心疼,所以他覺得只要他使勁哭鬧,家長肯定就會不捨得讓他上幼兒園了,他就能達到他的目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