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越來越多農民都不種地了,因為種一年地,還不如打幾個月工掙的錢多,你怎麼看?

小王聊影視


種在地上收在天上,農民靠天吃飯。

說說我這麼多年來的總結,農民有這樣一句話,莊稼不得年年種,種地收入主要靠年景,產量和糧價。

例如水稻:(特殊年景)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晌產量在7至9噸,每晌地的投資都在一萬七千元左右,這些開銷還得自己有農機水田設備,水稻價格在每市斤(1,5元)左右收入可觀,目前說(16年)。

水田地每一年大件不算,消耗品每年都要添加,今年糧食價格下調每市斤(1,3元)再加上農用物資漲價,農民種地心情有些恐慌,唯一就是突破預計的產量,還有期盼的就是水稻補貼的差價。


水田需要的人工物力比較大,現如今有些農民對旱田看好,玉米,大豆價格雖不好,每晌地產量+價格出售幾乎與投資持平,賺的錢就是補貼價。

這幾年為了保護農民利益,國家農業部出臺政策大豆玉米地輪作,每晌地補助都在兩千元以上。

外出打工也很不容易,技能有限,唯一就是老本行給水田地幹活,要是給大種植戶幹水田長工一年能賺5萬左右。(時間在三月初至秋收翻完地賣完糧)為工期滿。

短工期為100天,價格在2萬左右,主要是技術加體力,要會一些農用機械還得自己眼裡有活,順從老闆一切安排和指揮。

並不是所有人放棄種地去打工,種地的依然再種,打工的依然再打工。因為種地的人在水稻價格高時租賃土地合同基本都是籤幾年,土地改造投資,加上所有農田機械設備齊全,賣了不值錢,不種虧損更大。

我也種過地,打過工,相比之下論點各有不同。

各位看官你有何見解歡迎討論,留言評論。


稷豐


一般情況下,在農村種地的確沒有到城市裡打工的工資高,現在城裡工作基本上每個月兩三千元是能夠賺到的,而對於普通農戶,在僅有的幾畝地上種些傳統的農作物,很難保持月入幾千的狀態。

但是,也不能只看到城裡面的工資高,而忽視了城裡的消費也高啊,如果找到的工作不包吃住,每個月房租水電和吃飯交通下來,一個月1千多至少是需要的,作為主要的勞動力,你去城裡了,而且常年在外,不能夠時常常伴家人左右,每月總得寄點生活費回去吧?這麼算下來,一年下來也存不到什麼錢。

因此,如果你不會種地,不願種地,在家鄉找不到什麼就業的機會,而在城裡能夠找到一份穩定而收入不錯的工作,那去打工當然是很不錯的,還可以把家裡的土地流轉出去,讓家人收取租金,增加家裡的收入。

但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比較擅長種地,每年種地的收入也還不錯,且有意向往規模種植方向發展,一方面你可以自己租地搞生產,另一方面可以入股一個當地的合作社,一起搞經營,不僅有一定的收入,還能和家裡人呆在一起不也很好嗎?

當然,選擇種地還是選擇外出打工還是得根據家裡的實際情況加以衡量。


土地論壇


說種地不賺錢,這是胡說八道。主要看你種什麼? 比如“蒜你狠”、“姜你軍”農民種生姜畝入2萬元很輕鬆。

有的農民說種地不賺錢是因為:

我們在計算一下農民的收入

1, 種植小麥,每畝小麥收穫1000斤*1.25元=1250元

玉米每畝1300斤*0.8元=1040元

合計收入:毛收入=2290元

除去種植成本850元,畝年收入1400元。人工費用不計算在內

種子錢100元

施肥費用:300元

澆水費用:200元

打農藥費用:50元

機械作業費:200元,

分析農民不願意種地的因素:

1、 農民種地傳統農作物小麥、玉米、水稻、高粱等收入太低;

2、 另一方面不種地國家糧食又不夠用。

3、 農民種地勞動強度比較大、費事費力。

這是我村裡種植生薑的農戶情況:

我村裡是有名的生薑種植產區,每年種植的生薑遠銷各地,甚至出口。村裡農民的收入以種植生薑為主,以打工為輔,生薑的畝產量在6000斤以上。

鄰居王大爺今年家裡種植了2.5畝地的生薑,今年喜獲大豐收。他是村裡有名的生薑種植能手,畝產量1萬斤以上,由於採用先進的種植技術、科學的栽培管理方法、高效的施肥澆水等養護措施,所收穫的生薑質量好、品質佳,生薑批發售價一斤2.2-2.6元一斤,計算一下畝收入2.3萬元,2.5畝地的生薑年收入5.5萬元。這個收入比普通打工族強。


從這方面來看,農民種地要選種適合的農作物,並不是不賺錢,而是沒有種對農作物,比如農民種生姜,畝收入2.3萬,如果家裡種植十畝地,年收入二十多萬,比打工強數倍。


小希時間


是的,種地不掙錢已經達成共識了。不過我想說,種地不掙錢是因為地少,如果地多還是比較可觀的。



比如東北我姐家有10垧(1垧15畝)地,年頭好的時候,一垧地能掙一萬塊,年頭不好,玉米價格低就不好說了,不過也還是可以的。


在東北種地比較輕鬆,都是用機械,一年忙活半個月差不多了。而且貓冬就能貓半年,九月底開始下雪,能下到五一,這段時間是一點事也沒有啊!乾耗,要不吃吃喝喝,要不打牌賭博。有正事的農民會出來乾點事情,掙點是點。

有一些農民,在附近的鎮裡幫人家蓋蓋房子,一年幹4個月,能剩一萬多塊錢。

還有一些腦子活泛的,倒騰點種子化肥,這個掙的就多了。還有收玉米,葵花籽的,也能掙點錢。


不過我們東北人還是懶的多,我在上海鄉下發現早上4點老人們就起來,在房前屋後的那塊小田裡擺弄。要是在東北,這個勤快法,還得了。幾百畝,上千畝的地全部粗放式管理,靠天吃飯。生活是過得去的。

不管種地能得多少錢,反正不能讓自己閒著。南方對種地有心得的朋友,可以去黑龍江或者呼倫貝爾包些地試試,黑土地有勁啊!沒嘴比你們在外打工掙的還多也不一定啊!


向日葵的原野


現在的農村擱置不種任其荒蕪的土地真的是不少,就拿農民自家分的那幾畝責任田來說,農民都不願種了。原因就像題主說的這樣,種上一年的地所收入的真不如出去打幾個月的工掙錢多。

在膠東一帶我的家鄉農民一年就是種植兩茬莊稼,玉米和小麥。小麥這幾年國家收購價格一般是在1.20元左右,每畝小麥產700--900斤左右,要是家裡種植2畝小麥拋去所有的成本和人工費,剩下的就只是賺了自己家人吃的一年的口糧。

玉米這幾年的價格確實也是很便宜,平均價格在8毛5左右,每畝產量800斤到1200近左右。這還是要得趕上風調雨順,種植這茬玉米拋去所有成本算算,往地裡投資少的不賠就是好的,兩茬莊稼種下來農民們只賺了個自己人吃的。



所以現在的農村人在家種地的只是一些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這些人一般都是一直襬弄著手裡原有的幾畝田地,沒有離開過農村的留守老人,他們也不捨得自家的那幾畝薄田荒蕪。年輕一點農村人基本都會選擇出去打工掙錢。



因雨季就是農村人,對於農民種植土地不掙錢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可是作為農民畢竟對土地有著深厚感情,農民也深深眷戀的自己家鄉土地的味道。不是出入迫不得已誰也不會背井離鄉出去打工。

但這時候有人會說種地怎麼不掙錢?要想從土地裡掙錢不能只靠一年種兩茬莊稼,要靈活運用手中的土地,種植一些有特色的,有銷路的植物。你看那些不種麥子和玉米的,一年種地都剩好幾萬甚至幾十萬!


這個時候雨季只想說:嚮往都是美好的,現實往往都是殘酷的,特色種植不是每個農民都有能力所種植的。都去種植特色不種麥子和玉米又何來的民“以食為天”!所以農民還是要靠政府和有關部門帶動發展才是王道!

我是雨季希望和您一起關注三農,走進農村、瞭解農村。


雨季8918


很多人都說種地不掙錢,其實不是不掙,只是掙的少,但還是有不少在做農業的人腰纏萬貫,依然堅持在農業領域奮鬥著。為什麼?因為中國的農業,機會無處不在。

是的,打工確實是比目前種地掙的多,但打工它工資是死的,你看過哪個人拿著死工資就發了財的?並沒有吧。

種地想賺錢,那肯定不是指種你家那麼兩畝三分地,現在種地賺錢的,基本都是大戶,他們積累了人脈有了自己的銷售渠道,即便是在農產品價格不景氣的情況下,他們也不至於虧,頂多就是少賺點。但小戶就不一樣了,單一的銷售途徑,一旦沒人來上門收購,就真的是欲哭無淚了。

還有就是在農作物品種的選擇上,也是有說法的,無論是種什麼,前期一定要做好市場調查,切勿跟風種植。在中國做農業,只要你肯花心思,是一定不會缺市場的。


愛農幫


的確如此!事實就是這樣,現在一畝地一年種下來去除人工成本、農藥化肥、種子等費用,摺合下來,一年一畝的收入大概2000—3000元之間,如果在外地打工,一個月的工資大概都2000+以上,相比較而言,肯定越來越多的農民都不願意種地了。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遠離農村,選擇到大都市做候鳥似的生活,情況並不樂觀,如果有固定的工作或者穩定的職業,收入還是比較穩定可靠,相比種地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但也有因為沒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到了大城市後不知道會幹啥,也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租房、乘車、吃飯都需要費用,這樣還不如回農村種地,至少溫飽問題可以解決。

另外,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大城市,農村的土地也不願意投入精力來管理。同時也出現了一批新農人,他們通過流轉土地,成立合作社,規模化種植土地,減少成本,讓農民土地升值,在政策引導下,對農民、農村的扶持力度的加大,也帶動了很大一批人開始搞種植和養殖。


豫見李磊


大家好,我是神池縣四季鮮種植專業合作社領頭人。對於這個問題我用我的理解來解釋。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想翻過來問下你,你對農村瞭解多少。農民種地不如打工賺的多嗎?我想問問農民打工到年底回家手裡能拿到多少錢。

我在農村長大,又從城市回到農村。

現在種地不必打工掙的少,我不敢從全國角度說,單方面的從我老家這裡說說吧。

基本沒人出去打工,因為我們這裡地很多,再加上現在三農方面國家扶持力度大,一年下來收入也不少,農村人愛養點家禽,牛,羊,驢什麼的一年下來真不少

我再說說外出打工的吧,從我個人來說外出打工的基本上是懶得不帶動,還有一點就是農村沒地或許地少,只能外出打工。我再給你算算外出打工支出有多大,租房一年的1萬多吧,吃喝得2萬吧,這還不算亂七八糟的事呢,你打工一年能掙多少,我和你說除了四川人能吃苦。


首先


深山掌櫃


我的老家,人均幾分地,幾分天,地裡一年兩季玉米小麥,田裡油菜水稻,菜籽兩塊左右一斤,玉米一塊多,小麥一塊多,加上一些牲畜,收入不過兩萬,這還要看天意,天意不好,雞鴨豬鵝收不回本,地裡收成不好,只能勉強餬口。要是有娃兒唸書的,還要砸鍋賣鐵到處借。在外面打工,就算是掃地洗碗,一個月人均都兩千,農民能下力氣,工地小工都150一天,哪點都比種地強!


阿七660


如今種地的農民也越來越少了,有很多都靠打工生活,農民種地一年也掙不多少錢,去掉投資,各種花銷基本不剩啥錢,打工就不一樣了,一年掙多少就剩多少!所以導致農民不種地的越來越多,導致若干年後個人種植戶將會沒有,取而代之的則是合作社,家庭農場之類的團體種植

咱們今天算一算種玉米一年能剩多少錢

自己的地,沒有買地種!2018年肥漲一代肥100斤裝的,就算140塊錢!一晌地得二十袋話費,這就是2800,一晌地玉米籽就算十袋,100一袋,這就是1000。除草劑一晌地300,拖拉機油錢也算300,深鬆土地錢一晌地算500,收割機算600。現在就是5500塊錢了,一晌地就算25000千斤玉米,玉米賣0.8元一斤25000斤玉米等於20000元,在去掉5500投資剩14500!在去掉玉米脫粒機錢,一斤0.02元。在減去500剩14000,一家就算三垧地能剩42000塊錢!全國有多少家能有三晌地啊,四十五畝地!咱們打工一年一個人是不是也掙這些!何況不是一個人出去打工!兩個人打工比種二年地強多了

前提是這些投資我都是按最低標準算的,收益是按最高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