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廣東省一個區和浙江省一個市,名字正好倒過來!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廣東省和浙江省都屬於歷史文化大省。在地理位置上,這兩個省都位於東部沿海一帶。同時,就廣東省下轄的陽東區和浙江省下轄的東陽市,也即“陽東”、“東陽”這兩個地名正好倒過來了。一方面,陽東區隸屬廣東省陽江市,東、西、北分別與陽春市、江城區、恩平市接壤;另一方面,縣級東陽市隸屬於浙江省地級市金華市,地處浙江省中部,屬長江三角區域。

廣東省一個區和浙江省一個市,名字正好倒過來!

陽東區

一方面,就陽東區來說,是廣東省陽江市的市轄區。在地理位置上,陽東區地處東經111゜42ˊ-112゜21ˊ,北緯21゜42ˊ-22゜15ˊ。東連廣東省台山市、恩平市,西鄰江城區,北接陽春市,背山面海。陽東區古為高涼縣屬地,歷史悠久。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0年),當時陽東屬合浦郡高涼縣所轄,縣治在今陽東區大八鎮古城村。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今廣東省陽東區一帶屬孫權建立的東吳。

廣東省一個區和浙江省一個市,名字正好倒過來!

到了隋朝末年,在該地區設立陽江縣。唐朝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廢高州都督府,以原屬高州府之陽江、西平、杜陵、齊安為域設立恩平,州治陽江。西平併入陽江縣,今陽東區為恩州區域。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今陽東區一帶屬廣東承宣布政使司陽江縣。清朝中後期,陽江縣為陽江直屬州,該地區屬之。1991年6月22日,設立陽東縣,隸屬於廣東省陽江市。2014年10月20日,撤銷陽東縣,設立陽江市陽東區。如今,陽東區總人口約為50.5萬人。

廣東省一個區和浙江省一個市,名字正好倒過來!

東陽市

另一方面,就縣級東陽市來說,隸屬於浙江省地級金華市。東陽市位於浙江腹地,東接新昌縣、磐安縣,西鄰義烏市,南與永康市毗連,北與諸暨市、嵊州市接壤。東陽曆史悠久。1800多年前,東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就已建縣制,名吳寧,屬會稽郡。三國這一歷史階段,以吳寧縣屬吳揚州會稽郡。吳寶鼎元年(266年),分會稽郡西部設立東陽郡,治所長山縣(今金華)。吳寧縣屬東陽郡。由此,東陽這一地名的歷史已經超過1700年了。

廣東省一個區和浙江省一個市,名字正好倒過來!

最後,針對東陽這一地名,是因郡“在金華山之陽,水之東”而得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罷郡治州,改會稽郡為越州,東陽郡為婺州。公元688年,唐朝正式在該地區設立東陽縣。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改婺州路為甯越路,又改為金華府,東陽縣屬之。清沿明制,東陽縣屬浙江省金華府。1988年5月25日,撤銷東陽縣,設立縣級東陽市。截至2017年,東陽市總人口約為85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