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生活在旅遊城市是種怎樣的體驗?

不可愛_桑


在三亞生活了十五年!對於一個定居者,旅遊城市的概念慢慢地淡化了。

畢竟是在這裡生活,而不是在這裡旅遊!生活中充滿了油鹽醬出茶,而不是旅遊的風花雪月。你屬於這個城市的只有工作和家庭,和所有城市一樣的買菜做飯,上班下班。

唯一不同的:

一年當中總有那麼幾次成為免費的導遊

隨著三亞旅遊的越來越火爆。親人、同學、朋友這一年裡頭,總有幾個到這旅遊的。當然順理成章的,便成為了他們的免費導遊。加上自己本身就在旅遊行業做,對三亞旅遊也是很瞭解。什麼樣的年紀適合什麼樣的景區,什麼樣的境況適合什麼樣的旅遊體驗,從風景到美食,從吃喝到玩樂,關係一般的能提供信息,關係好的就是全程陪同。不過,也成了經濟上的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年裡頭少則兩三次,多則五六次的街道,也是讓我痛並快樂著者。

更早地懂得了旅遊的真諦

當你時時刻刻處於風景之中,你就會比別人更多地體會到旅遊的真正意義。說實話,因為在三亞生活,三亞所有的景區大多數都去過三四回了。慢慢地,才知道,出門旅遊,並不僅僅是逛景區,也接待了不少的朋友,三兩天的旅遊行程,基本上把各個景區都顧及到了。旅遊就變成了從這個景區到那個景區,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單一模式。所以,然後一身疲憊打道回府。所以我總結,與其在景區裡無聊滴逛,不如在沙灘上享受一下美好時光。而我自己,也是很少逛三亞的景區了,基本上週末有空閒,也是在海灘上帶小孩悠閒地玩樂玩樂。

有錢人的世界你永遠觸摸不到

在三亞也許我們這種底層人民永遠也觸摸不到有錢人會奢華到什麼程度。貧窮限制了我們想象,也限制了我們的認知。我們不知道一個豪華遊艇值多少錢,不知道街上的各種跑車是什麼牌子。不知道免稅店裡掃貨是個什麼心態。因為我們只會在菜市場裡為了五毛錢跟老闆鬥智鬥勇了半個多小時。三亞是兩個城市,一個是奢侈者的天堂,一個是底層人默默生活的普通家園。

淡季旺季冰火兩重天

三亞也是一個淡旺季明顯的城市。旺季的時候,人群擁擠到讓你感懷計劃生育的英明。淡季的時候,又發愁,像個被拋棄的怨婦。淡季的時候,勉強一個月敢買幾斤肉,旺季的時候物價漲得讓你吃口白菜都有罪惡感。當然,在三亞,你必須接受堪比北上廣的消費,卻默默承受著三線四線城市的工資水平。還得有一顆強大的心,因為,嘩啦啦一路高歌的房價,隨時隨地都在嘲弄著你捉襟見肘的生活。


大嘴大師



像我一個北京的朋友就會說,他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前門,不管是旅遊淡季旺季,都會有那麼多人。自己從小就在那邊長大,但是卻連升旗都沒有看過。突然間,自己小時候生活過的衚衕就變成了旅遊區。甚至自己家的老房子門口,都要專門放一個牌子:私人住宅,遊客進入。

生活在一個旅遊的城市,肯定當地人會遇到各種問路的遊人。另外就是在城市裡比較常見到外國友人。像我生活在這種小城,基本上見到的外國人都是我們這邊大學裡的留學生。但是在旅遊城市,你會看到許多,來這邊遊玩的外國人。

另外就是,旅遊類型的城市大家錢比較好掙。像我有一個發小,就去西安開的民宿。他自己雖然不是西安人,但是跑到了那邊生活,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個小事業,基本上每天他那邊的遊客都會住滿。所以說,在這樣的城市裡,由於人多,只要你努力,總會發現一些商機。

另外可能是一些不好的方面,因為遊客過多,所以當地的物價可能會被抬高,但是影響不大了,遊客多,大家賺的錢也多。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保定事兒


我是雲南人,老家在雲南曲靖,現在生活在昆明,以前也曾經在大理和麗江待過一段時間,可以說對生活在旅遊城市有很深的感受了。很早之後就感覺到,旅遊就是在一個地方呆膩了,跑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玩兒。

在雲南這個旅遊大省,你經常會遇到揹包客、遇到光鮮亮麗的旅行者、甚至遇到明星,生活在這裡,會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我有一位朋友,她是從北京來雲南旅遊的,想要找到大理一家非常有名但是難找的餐館,就在街上迷了路,我把她帶到之後,她非常開心的邀我坐下來吃飯,於是就這樣成為了好朋友。

作為一個旅遊城市的一員,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裡真的很美,而美景也真的可以淨化你的心靈。特別是生活在大理的時候,如果心情不好,我就會想到洱海邊轉兩圈,吹吹風,遠眺蒼山,你會有種非常寧靜的感覺。雖然柴米油鹽生活瑣碎會讓你覺得煩躁,但是其實你自己的生活肯定也有很多人在羨慕的。


曲靖身邊事


座標:魔都上海

我老家是江蘇的,14年畢業後就和男友一人拉了一個18寸的小行李箱就踏上了上海的征程,單純的像是開啟了一場旅行。到現在已經快四年了,也稍微有資格從自身的角度聊一聊上海,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

到上海很幸運的沒有搬過一次家,一直住在徐匯和閔行交接的地方,可謂進可攻退可守,可能是生活在中環的邊邊,生活節奏並不是特別的快。但是到各個地方去逛街、遊玩都很方便。

家旁邊的貓


剛來上海的時候很喜歡去南京路步行街,去外灘,去東方明珠。

因為秉信如果想要感受真正的上海,你就要在華燈初上之時,去上海的地標性建築——東方明珠塔上俯瞰江面,感受魔都的流光溢彩。

想要感受真正的上海,你就要去,南京路、淮海路、陸家嘴等讓你眼花繚亂的購物天堂,當然還有杜莎夫人蠟像館、中國博物館、上海野生動物園。

但人真的是很多,熙熙攘攘的,就不提什麼五一節、國慶黃金週了。哪怕是每個普通的週末,在這些地方都是排隊排隊排隊。關鍵的關鍵,附近吃的東西真的是不敢恭維,空有花架子。

現在每個有空的週末,到是喜歡去衡山路那邊去散散步,逛一逛比較有意思的小店。或者走街穿巷的去到某個藏在別人家院子的茶室,約上三兩好友談談心、沉澱下自己。

夜色降臨,穿過蔥蔥郁郁的法國梧桐,偶然一輛紅色的法拉利紅色跑車飛快的駛過,像一陣風,一團火,唰地飛馳而過,轉瞬,又恢復了寧靜。

走上兩步,轉幾個彎,就可以到淮海路的大型購物商場iapm,繁華和寧靜就在轉瞬間。可能這是一個假期來上海旅遊的朋友所感受不到的,畢竟時間寶貴。上海的著名景點那麼多。

每次想去一個景點的時候都會挑一個工作日調休一下,或者找一個下雨的週末。比如去遠近聞名的城隍廟、上海植物園、迪士尼樂園。特別是去看設計展、傢俱展、車展的時候,不要捨不得錢,一定要調休!O(∩_∩)O哈哈~

呆在上海蠻久了,感覺也離不開了。只要出差了,迫切的想回去。或者是節假日回老家陪父母,過的久一點,就想回去了。感覺上海已經是一個家,而不是一個漂泊的地方。


以前有句話這樣說,愛上一座城,可能是因為有你愛的人在這裡,但是,如果一個地方有你的故事,和與你故事有關的人,這座城市就在在記憶鮮活了。


附贈:

最佳出遊時間

春秋兩季是前往上海旅遊的最佳季節。春季降雨較多,但3月至5月的上海溫度適中,草長鶯飛,適合郊外踏青,觀賞桃紅柳綠;9月至11月期間的上海秋意濃濃,此時,正是在上海,不能錯過品嚐膏足、肉美的大閘蟹。

柳絮桃花、自在飛鶯的春季最適合郊外踏青。南匯的桃花、顧村公園的櫻花、上海鮮花港內的鬱金香競相開放,是賞花的最好時節。

紅葉漫天的秋季是品嚐大閘蟹的最佳時節,所謂“秋風響,蟹腳癢”,此時的大閘蟹蟹黃足、蟹脂厚、蟹肉美,令人垂涎欲滴。

(內容來自去哪兒上海介紹)


前幾天我就去顧村公園看櫻花了,租上一個小船,在水上看櫻花和垂柳,偶爾清風吹過,很愜意。


來上海旅遊的遊客,可以關注多彩投頭條號私聊我,免費給你當一個最稱職的導遊。


多彩投


我,19年前來到成都,今年剛好19歲,不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還在成都。成都現在算是比較火的旅遊城市了吧,所以細扒一下,這座美好的城市讓我有什麼體驗。

大家都知道,成都,出來名的慢,悠閒。這就造成了以前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是慢吞吞,不慌不忙,但是,正應為這樣出了好多錯誤,沒有時間觀念,所以現在自己正在改掉這個習慣。



對於大家來成都必打卡的幾個地方,錦鯉,寬窄巷子,熊貓基地,杜甫草堂等等等等,我聽到這些名字的時候都有一種排斥的感覺,真的為那些遊客捏了一把漢,一切隨緣吧。

成都作為著名的旅遊城市,吃的也不在話


下。所以在成都,你就不要擔心沒有吃的,不要擔心不好吃。酸甜苦辣鹹麻,樣樣皆有,想吃哪種口味的,全都為你準備好了。這就導致每當去其他地方的時候,總是嫌棄沒有成都的好吃。

成都的綠化覆蓋率很廣,每到春天的時候,周邊的花啊也開了,樹也綠了,曬著太陽,真的太舒服了,再喝點茶,搓盤麻將,真的不想離開這裡了。


大家都覺得旅遊城市的交通很堵,但成都真的算好的了,而且地鐵基本上都覆蓋完了市區,成都東南西北站,也都裡市區很近,雙流機場,一個10號線就搞定,不像其他很多的旅遊城市高鐵火車站,機場離市區十萬八千里,極不方便。

生活中成都這個旅遊城市,感覺很好,吃的不貴(前提是會找吃的),玩的也很多,這就導致了我懶癌越來越嚴重,根本不想離開這裡了

(ps:太梓喜歡旅遊喜歡分享自己的旅遊觀念,還喜歡拍點視頻、照片。喜歡旅遊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裡面有幾篇關於進藏還有搭車乾貨可以參考下。還有些旅遊觀點文歡迎討論。)


吃貨太梓


寧波倒也算不上是一座特別有名的旅遊城市,不過來寧波遊玩的人還是不少的,畢竟眾多的景點和海鮮的魅力實在是有些難以抗拒。

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自己習以為常的景色,在別人眼中卻難得一見的美景。還記得去年有一次因為要做一個街頭採訪的視頻,所以跑到寧波的老外灘去採訪的時候,遇到一幫從湖北過來遊玩的大媽。恰好我那一次街採的主題也和寧波有關,問到這幫大媽的時候,一個個都興奮到不行,還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見過寧波老外灘這樣漂亮的景色,海鮮也很好吃,聊得根本停不下來。

生活在寧波,習慣於環繞在自己身邊的海鮮了,碰見那種見到一隻梭子蟹都能大驚小怪的人就特別無語。當然,作為一個外地人,在習慣了寧波的海鮮之前,我也是這樣的。還記得有一次被邀請去象山的海鮮美食節,那次是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寧波的海鮮,有些東西甚至都不知道居然能吃。於是一桌人一起吃飯,只能等別人先動嘴,看他們怎麼吃的,於是自己再跟著吃,結果還是被我象山的同事發現了,傳來了一陣鄙視。


西門町吃在寧波


本人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這裡雖然算不上什麼旅遊城市,但是也的確和朋友聊過這個話題。那年有幸去大連旅遊一趟,雖然趕著個節假日,人非常多,但是還是覺得大連一趟,不虛此行。於是回來以後和大連的朋友寒暄時羨慕的問她,“你就生活在大連一定特別幸福吧!”朋友在手機那頭什麼表情我不知道,她發過來一串省略號,意思大概是這樣的:生活在大連這樣的旅遊城市有好也有壞,雖然很多景點就在手邊,但是讓人頭疼的事還是一樣不少。


比如黃金週節假日大街小巷人特別多,本地生活的人正常出行都有些困難。又比如被髮達的旅遊業抬高的物價,雖然上海呀其他城市物價也高,但是人家工資也高呀,可大連可以說是物價高,工資也不高了。
還有一個感受就是,大連城市裡大大小小的酒店多的讓人懷疑他們怎麼經營!因為甚至不是景區內都有七天連鎖這樣的酒店。由此看來,生活在旅遊城市也不全是幸福的感受了,但是人只要知足就會常樂了。


包頭吃喝玩樂攻略


你好!我生活在金華,金華不算一座真正的旅遊城市,但是也算一座半商業半旅遊的城市吧!這個半怎麼理解呢?就比如義烏,是金華的一個縣級市,義烏被譽為世界小商品之都,這裡也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那這個小商品市場自然也就是我所說的半商業半旅遊,因為來到義烏這座城市,幾乎每個人都會去小商品城看看,看看有什麼稀奇,或者說可以淘點什麼商品,或者發現一些什麼商機,而就因為人們的好奇,小商品城也算是一個旅遊景點,但也是地方的商業所在。

其實還有一個地方也是我上面所說的半旅遊半商業,那就是被譽為中國的好萊塢橫店,橫店擁有8大景區,而每個景區都是不同年代,這裡也是中國最大的影視基地,很多的古裝戲都出自於橫店,正因為很多的古裝戲來自於橫店,才讓橫店名氣大增,慕名前來的遊客也是絡繹不絕,造成了橫店發展很好,一面是旅遊景點,一面也是影視基地。

生活在這樣的城市,感覺不是很好,來過金華的人都知道,時間呆長了好像沒什麼好玩的地方可以玩。


金華身邊事


生活在國家海濱旅遊城市~三亞的我每個週末都可以帶著家人小孩漫步海邊,遊游泳,堆沙堡,撿貝殼,曬曬美照!特別是在冬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零下,穿著厚厚的棉衣羽絨服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穿著泳裝下海游泳🏊

空氣指數排名全國前茅,有數不清的熱帶水果和蔬菜,椰子、芒果、火龍果、香蕉、菠蘿、菠蘿蜜、木瓜、荔枝、龍眼、人生果、蓮霧等等

還有無數叫不出名字的海魚、蝦等,物產豐富,可是由於國際旅遊島,自由貿易港等等原因吧,三亞的消費趕超北上廣,讓我這種拿著三四線工資的勞動者倍感惆悵

對於我這種普通勞動者想在三亞買房是不可能的,一輩子都是不可能的,除非某天中大獎


花從中來


雖然看起來,現在很多城市都有人去旅遊,但是不一定有人旅遊的城市就是旅遊城市。

旅遊城市,是指具備獨特的自然風光或者人文資源等獨特資源,能夠吸引旅遊者前往,具備一定旅遊接待能力,以景區景點為核心、以旅遊產業為主體、旅遊業產值超過城市GDP的7%的一類城市。

既然問到了生活在旅遊城市是種怎樣的體驗?那我就以所在的西安聊聊!

1、城市真的會越來越好看

自從西安過年時的“西安年,最中國”唱響以後,西安的夜景簡直美不勝收!大唐芙蓉園、城牆的燈盞,網紅咖啡街區的燈光秀,網紅街大唐不夜城的夜景。

別說你們外地人了,本地人看到這些也非常開心,跟又可以起擠著看燈展,擠在網紅街去感受西安的熱鬧和繁華,畢竟是好的變化!

2、節假日的逃離

很多時候,一到節假日,西安城市到處都是人。本地人走哪都是人,熱鬧是熱鬧,但是也有不方便。路上的車牌號是是全國各地的,擠個公交車都是說其他方言的,飯館人也多。所以,部分本地的人到節假日也是逃離。

遠一點的去別的城市幫忙添堵,近一點的也就去個郊區民俗村玩玩,反正逢年過節市內的大景點真的是不敢去,人太多。

3、硬件設施的改善

為了接納四面八方來的遊客,硬件設施是一定得做到位的。層出不窮的酒店,讓人很好奇有那麼多人住嗎?但一過節假日看看接待遊客的人數就明白了。各種出行等的都會覺得便利。畢竟一個城市也是一個生態,它一定要強大到能再多接納很多人口的程度。

4、會變得熱心腸

經常遇到遊客啊,問東問西,能幫上忙還是挺開心的,結果,一不小心越來越熱心腸。

5、會對城市有更深刻的認識

對美食,甚至有的本地人還沒有遊客知道得多。對好玩的,甚至遊客玩的更小眾。這就有時候讓我更想去熟悉這座城市,瞭解背後的歷史文化,以及前沿潮流,從而發現更多好玩的好吃的。

不知道生活在西安的你們,或是別的城市的朋友,會有怎樣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