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美國為何要單方退出伊核協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並重新對伊朗實施更加嚴厲的制裁,特朗普要求其所有企業在6個月內縮減在伊朗的活動,隨後將頒佈新制裁方案,美國此舉立即引發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強烈反應。

美國為何要單方退出伊核協議

一、歷史背景及伊核協議的主要內容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同意不提煉丰度5%以上的濃縮鈾,停建阿克拉重水反應堆,允許核查,有關六國將不追加對伊新制裁併鬆綁部分現有制裁。2015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伊朗核協議,長達10年的對伊朗制裁自此被取消。

美國為何要單方退出伊核協議

作者楊承軍

(一)伊核協議形成過程

美國為何要單方退出伊核協議

伊朗導彈

2005年8月,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在聯合國演講強調,伊朗有權研發核能。

2006年2月,伊朗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核問題報告後,宣佈恢復鈾濃縮活動。

2006年6月,中美俄英法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與伊朗的重要貿易伙伴德國開始就解決伊朗核問題展開磋商,並從此形成會談機制。

2006年,安理會通過要求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的第一份決議,之後四年間,安理會一共通過六份決議,並逐漸加大針對伊朗的制裁壓力。

2009年9月,伊朗艾哈邁迪內賈德贏得連任後不久,美國總統奧巴馬聲稱,伊朗擁有地下鈾濃縮設施。美國和以色列正認真考慮採取軍事打擊伊朗核設施的消息隨後外洩。

2013年3月-6月四年後,艾哈邁德內賈德任滿前夕美伊關係出現緩和,兩國官員展開秘密會談。

2013年9月,溫和派伊朗總統魯哈尼上臺三個月後,奧巴馬致電魯哈尼,這是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美伊領導人的首度接觸,被視為兩國由對抗轉向合作的新開端。

2013年11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談判順利,兩個月後在日內瓦達成一份被稱為"聯合行動計劃"的臨時性協議。

2014年7月,未能按要求達成協議,談判的最後期限兩度延期。

2015年3月,伊核問題六國與伊朗外長在瑞士洛桑舉行外長會,擬製了協議文本。

2015年4月,伊朗與六國宣佈達成框架協議,並將雙方達成全面協議限定在六月底。

2015年6月-7月,伊朗與六國在維也納展開最後一輪密集磋商,並在兩次延期加時磋商後,於7月中旬完成了這場長達9年的漫長談判。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

美國為何要單方退出伊核協議

伊朗前總統在視察核工業設施

(二)伊核協議的內容

主要包括九項:

1、伊朗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尋求、開發和獲得任何核武器。

2、成功落實協議,將使伊朗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相關規定下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力,伊朗的核計劃也將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其他簽約國受到同樣對待。

3、伊朗將把離心機的數量削減三分之二,從約1.9萬臺減少至6104臺。

4、國際社會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將再持續5年。

5、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可以在24天內進入伊朗境內被認為可疑的地點。

6、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實伊朗核計劃的和平性質後,聯合國、美國以及歐盟將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和金融制裁。

7、如果伊朗方面違反協議,相關制裁將在65天內恢復。

8、伊朗有權對國際核查人員的核查要求提出異議,由伊朗和六國人員組成的仲裁機構將做出裁定。

9、伊朗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將重建,僅用於和平目的。

(三)伊核協議的執行情況

據我長期跟蹤觀察、分析、瞭解和掌握的情況,對於伊核協議,從伊朗執行的情況看,我認為他們對這個協議的落實是認真的,基本執行了協議的精神,在這些年裡他們並沒有對手中掌握的核材料進行提純處理並研發核武器。

二、緣由及影響

這是特朗普上臺之後所採取的又一次不按照常規出牌的典型實例,他之所以這麼做,有在國際社會上再次顯示美國是“老大”的情況、有特朗普個人經歷及性格的原因,也有國內對他多種質疑的因素。特朗普此時打出這樣的牌,不能不讓人認為他有著轉移對他不利的國內視線和矛盾焦點的考量。對此,即將開幕的歐盟索菲亞峰會也已經將伊核協定問題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

(一)反對之聲形成主流。國際社會認為,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是不負責任的,這將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對於任何經多方、多年形成的協議,都應持慎重、負責任的立場和態度,在沒有徹底弄清事態情況之前,不輕易做出草率和單方的推出。

(二)美國盟國對此並不贊同。在已經有四個明確表示不贊同,英國還在猶豫和忐忑之中。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與伊朗總統魯哈尼互通電話時稱,將與所有簽署國合作繼續實施伊核協定;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外長也或將在14日與伊朗外長會面;中國和俄羅斯對美國推出伊核協議的行動已明確表示不贊同。

(三)再次體現了美國在核問題上的雙重標準。在核問題上,美國曆來堅持雙重標準。他們對朝鮮、對伊朗是零容忍,但是對印度、對以色列、對日本卻非常寬容,甚至在2005年與印度簽訂了民用核設施合作協議,並向其出售了核材料,他們明知進行提純處理就可以作為核武器使用,卻仍然這麼做。

(四)伊朗有可能再次走上發展核武之路。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9日稱,除非歐洲等國能夠提供可靠擔保,在美退出後繼續與伊朗保持貿易關係,否則德黑蘭也將退出協議,這將意味著伊朗將重啟核武器研發進程。

三、思考與對策

凡事涉及核因素的動向都會影響到地區乃至世界安全,對此我們應予以高度關注,同時發揮好自身在參與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

(一)密切關注事態發展。要指定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跟蹤和分析事態發展情況,緊密結合我國情況,適時拿出指導性、針對性、操作性性強的分析結論和對策建議。

(二)堅持通過會談方式解決爭端。利用外交途徑和聯合國這個平臺,讓相關六國都儘量參與對美國推出伊核協議的問題進行調解,儘量通過談判方式解決爭端。

(三)充分施展國家影響力

充分施展這些年來我國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不斷提升的優勢,利用“一帶一路”帶來的積極影響,在伊核協議問題上發揮好勸解作用,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決好現實衝突。

(四)做好各種應急準備

我們應視伊核協議爭端發展情況,在外交、經濟、軍事、救援、方案、核安全等多個方面做好相關準備,在任何情況下都做到有備無患而不是手足無措,最大限度的維護好中國的核心利益不受侵犯。

(楊承軍:火箭軍參謀部退休研究員。教授,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安全委員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