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加拿大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李安ooooo


加拿大是世界第二領土大國,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非常高。



1.加拿大國土面積998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領土大國,擁有3630萬人口。2017年GDP是16403億美元,是世界第十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印度、巴西、意大利。加拿大2017年人均GDP是44773美元。加拿大一半的國土都位於北緯60°,因此加拿大氣候寒冷,與俄羅斯差不多。



2.加拿大在歷史上是法國的殖民地,由於加拿大地大物博,給法國帶來了非常豐厚的經濟回報。英國人看法國在加拿大發了大財非常眼紅,因此與法國爆發了戰爭,最終英國取得了勝利。1763年加拿大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雖然英國贏得了在加拿大的殖民權利,但是英國為了得到更多的戰爭軍費與法國打仗,對美國13個殖民地強加稅收,這激起了美國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引發了美國獨立戰爭,導致英國最終贏得了加拿大而失去了美國。1926年加拿大獲得了外交獨立。如今加拿大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英國後裔佔45%,法國後裔佔29%。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法國後裔佔80%以上,因此魁北克省天天要求鬧獨立。



3.加拿大的北部是北冰洋、西部是太平洋、西北部是美國的阿拉斯加、東部是大西洋、南邊是強大的美國。由於美國和加拿大是盟國關係,因此加拿大根本不需要防衛美國,也沒有沉重的軍事負擔和國防開支。加拿大這麼大一個國家,只有6萬軍隊。由於美國是世界上第一經濟大國,因此加拿大通過依靠向美國出口石油、天然氣、農產品飛黃騰達。加拿大高科技產業非常發達,加拿大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社會非常富裕。加拿大生活節奏比較慢,因此很多國家的移民都非常喜歡移民加拿大。目前加拿大國內人口中,20%以上都是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這就是加拿大的一些基本情況。


香堂風子


作為香港人,我可以告訴你,在97迴歸之前,加拿大可以說是港人首選的移民國,佔據了最大分額的移民比例,那時候身邊朋友移民過加拿大的真不少,但也很多是過去二、三年便迴流香港,尤其是年輕一輩,大多原因都是不適應那邊的生活節奏和太無聊等等。

而我自己就選擇了97後上來了國內發展,需不說有什麼成就,但也在國內組織了小家庭,也認識了很多好朋友,有房有車,這些都是我在香港時想都不敢想可以有的。在國內生活了快二十年,見證著國內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條件一天比一天好,移動支付及網絡的便利讓生活輕鬆,一臺手機基本已經可以應付了所有生活所需,當然國家需要改善的空間還有很多,尤其是教育和醫療方面,但我深信各方面只會更進步而不會倒退,最後說句,很慶幸能身為中國人,謝謝祖國!


AngelN888


之前回答這種問題都是從國內來到加拿大,說生活感受,學習感受等等。加拿大是個怎麼樣的國家?看一下,從一個加拿大人朋友角度來說說,他在國內生活一段時間,然後對比加拿大和中國生活,談了談他們自己的想法。

作為一個加拿大人,我竟然有些不適應加拿大的生活了!

我帶著我的女兒去加拿大旅行了3個禮拜,剛剛結束回來。我有大約五年的時間沒有回加拿大了,乍一回去竟頗感不適,其中有些記憶令我印象尤為深刻:

買東西-掏出我的手機就想要使用微信二維碼來支付

我和女兒一大早就飛抵了溫哥華機場。我當時想要去蒂姆霍斯頓喝杯咖啡,吃個早餐三明治,這是加拿大最受歡迎的咖啡-小食連鎖店。我排隊等候了大概10分鐘,然後下單。接著,不自覺的,我掏出了手機並打開了我的微信付款碼。當我將微信付款碼向收銀員出示時,她看我的眼神彷彿覺得我是個智障一般,然後對我說“請使用現金或信用卡”。我的信用卡還壓在行李箱底呢!我總不能為了區區9刀去兌換現金吧!拜託呀,加拿大!接受微信支付吧!!算了…反正那裡的咖啡也難喝。我喝它彷彿只不過是為了緬懷一下再次迴歸加拿大的感覺吧。


野生動物-我女兒問它們是不是很美味

我們來到了我母親的家中。我是在這裡長大的,四周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 – 鹿,浣熊,臭鼬鼠,松鼠,豪豬等等。我們在北京的北部山區有一所房子,但是我們在那裡除了鳥之外很少能夠看到其他動物。山裡面為什麼會沒有野生動物呢?我這樣問我的岳父,他面無表情(十分認真)地告訴我說“野生動物都被我們吃光了!”所以,當我的女兒在來到加拿大的第一晚第一次見到一隻北美臭鼬的時候,她先是問我這是什麼動物。我說“寶貝,這是臭鼬”。她的第二個問題讓我意識到我們需要在加拿大多呆些日子。她接著問我的是“老爸,它好吃嗎?”“問你姥爺去,寶貝 ”


駕駛-加拿大人才不會開車

我不確定是不是在中國的每一個人都能夠意識到這一點,但是中國人在西方真的是出了名的不會開車。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在北京生活了近十年的時間了,鑑於北京路面汽車/自行車/滑板車/行人的密集程度,我認為相比之下,北京的事故率是非常低的。當我重返加拿大還不到一天的時間,我就意識到實際上真正不會開車的是西方國家的司機,我同時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舉例來說,在北京,每一個司機都始終會有這樣一個預設,也就是其他的司機要麼不守規則,要麼就是一個新手,所以他們要不斷地提醒自己做好應對的準備(大多數時間)。但是在加拿大,沒有人會預設其他司機會不守規則,絕對不會,所以,如果有人忽然違規駕駛了,其他司機對此將完全不會有心理準備。即使問題並不嚴重,(比如有人不打轉向燈就變道),加拿大司機同樣會非常生氣,朝你大聲喊“你這個白痴!你差點害死我!!!”對此我能想到的只有一點,如果這些傢伙去北京開車的話,他們估計一小時內就要死翹翹!速食米飯是什麼鬼??!!


在來中國之前,我對大米可謂是一無所知。

對我而言,我只認識三種米-白米,糙米和即食米(又稱“速食米”),與絕大多數加拿大人別無二致。在中國呆了大概有10年之後,我基本上變成了一個大米專家。我可以根據餐廳端上來的米飯的質量來判斷其水平如何,而且我還知道他們是如何進行烹飪的。大米,與茶,咖啡或酒水一樣,製作工序大為考究,需要考慮的因素之多可謂不勝枚舉。於是有一天,我邀請我的阿姨和表弟來我媽家裡做客,由我來下廚,同時誇下海口,要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中國美食(沒錯,我會做中國菜)。買菜之前,我問我媽家裡有沒有大米,她說有。我當時也忘記問她家裡究竟有哪種米。我買好肉,蔬菜和調料之後就開始做飯。結果當我準備做米飯的時候才吃驚地發現,家裡只有“速食米”。我只能將就著做,結果味道非常糟糕。速食米吃起來感覺就像是泡沫塑料,口感真的沒多大差別。加拿大人不懂大米。雜貨店 –最好的肉價格最便宜,因為加拿大人不會烹飪。 說到雜貨店,我在加拿大本地的雜貨店裡既驚奇又愉快地發現,我最喜歡的肉類竟然是最便宜的。由於某種原因,加拿大人更喜歡吃那種精瘦的,乾乾的,無骨去皮,沒什麼味道的肉,所以這類肉是最貴的。無骨,去皮的雞胸肉是不去皮、不去骨的雞腿肉價格的4倍。究竟誰會願意放著多汁、美味的大腿肉不吃去吃既乾巴,又沒滋味的雞胸肉呢?而且那裡幾乎沒有人願意吃動物器官!我大概只花了1刀就買到了一塊豬肝,而且售貨員當時看我的眼神彷彿覺得我已經瘋掉了!(“你是要拿它來餵狗狗嗎?”)見到我最喜歡的像牛腩,豬肝,雞胗,還有所有其他美味的肉類都是雜貨店裡最便宜的,我倒是非常開心!哈哈


禮數 –“你想要來一個嗎?”

“不,謝謝” … 到此為止!這次重返加拿大,對於西方文化的其中一個方面我還是比較認同的。如果有人想要給你點什麼,比如小食,飲料,香菸,水果,等等,無論什麼東西,我覺得正確的回答應該是比較直接的:如果你想要,你就說,“好的,謝謝!”如果你不想要,你就說,“不,謝謝!”就這麼簡單!這個過程中不該有糾結,不該有客套,更不該爭的面紅耳赤!我對別人說不的時候不會感覺到壓力,因為他們不會認為我是在跟他們客套。我記得我回到加拿大的第二天,我媽的一位朋友在晚飯後前來造訪,我們當時正在吃蛋糕。我媽對朋友說“來吃一塊吧!”,她的朋友說“不,謝謝!”,有關蛋糕的對話到這裡就結束了。我當時實際上有點替我媽感到難為情,因為我下意識覺得她應當堅持一下,但是我忽然想到了加拿大文化(在某些方面)相比中國文化要直接的多。當她的朋友說不的時候,她是認真的,不是在客套,而且我媽對此也完全理解。


排隊-距離產生美

我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因為沒有注意到正確的排隊“姿勢”被人吼過好多次。我完全、徹底忘記了排隊過程中彼此該保持怎樣的間距才是適宜的!在北京,我排隊的時候習慣站得離前面那個人非常近,近到我基本上可以舔到他的脖子的程度!但是在加拿大,我第一次去ATM機取錢的時候,我看到有個傢伙站在那,不開玩笑,他當時離機器至少有2米遠,(當時有另外一個人正在使用機器),於是我以為這個傢伙並沒有在排隊,就站到了當時正在使用機器的那個人的後面,結果之前站在我前面的那個傢伙忽然向我吼了起來“嘿,回去排隊!”真是見鬼了!如果有10個人排隊的話,那隊伍豈不是至少要20米長!


還有幾點感觸:出於某些原因,我之前從來沒有注意到所有的出租車司機都是印度人(因為我一直開我自己的車)。相比之下,我還是覺得北京出租車司機比較容易聽懂。加拿大人不耐熱。我在天朗氣清,溫度在25℃的某一天出去慢跑了一會。我的半數家人都警告我說不應該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下外出鍛鍊。真的嗎??我在北京38℃的時候照樣出去慢跑,而且從來沒出過問題。真是無語。“加拿大”式中國菜,口味真的是非常糟糕。加拿大生產的Whiskey的價格在中國賣的反而更便宜一些。這是什麼道理??我完全忘記了有些加拿大人到底是有多胖。中國有很多肥胖人士,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與那些最胖的加拿大人站在一起完全沒有可比性。哇哦。


JOHOME全球房產


加拿大是個北美洲的國家,西抵太平洋,東抵大西洋,北抵北冰洋,南鄰美國。地理環境優越,是個移民國,首都渥太華。加拿大地域遼闊,領土面積1000平方公里左右,森林覆蓋面積44%,世界第二大國。素有-楓葉之國-的美譽。政治體系-聯邦制-君主立憲制-以及議會制。是個典型英法雙語國家。加拿大適個典型的移民國家,人口稀少,土地遼闊,華裔人口占比很大,適合移民居住。



加拿大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高度發達的科技,使其成為擁有高生活質量,社會富裕,經濟發達的國家之一。加拿大在教育,政府透明度,社會自由度,生活品質,經濟自由等都名列前茅。


恭恭榮譽288


加拿大是個在國際事務中不太起眼的國家。雖然是北約組織成員國,常備軍隊也才有幾十萬。若有出兵海外,也只是象徵性的派出區區數十百人,志在參與罷了。在經濟上, 加拿大的經濟以農牧業,油氣等能源經濟,木材,旅遊等為主。


雖然由於歷史的原因,它仍然留在英聯邦,英國女王是加拿大的最高象徵性王權。以總督代理其虛位統治加拿大。然而,加拿大的實權握在加拿大議會極其選出的總理手中。是一個實際上主權獨立的國家。

由於加拿大的對外政策趨於中道,不太張揚,這麼大一個國家可以說是徒有其表,就像一個國際社會中的大宅男,過於關心自己的小日子是否能夠得到滿足。僅僅偶爾問問他人的什麼民主和人權什麼的,也為此時有在觀念上得罪人。

加拿大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我在這隻提一點個人感受吧!

對於我這個曾經生活在加拿大溫哥華和美國洛杉磯的人來說,我比較了一下對美國洛杉磯和加拿大溫哥華的第一印象,我還是比較喜歡溫哥華。我覺得生活在加拿大比較有人情味。舉一個例子吧:有一次我在洛杉磯違規停車,被警察看到後,他就立馬當著我的面開罰單。而同樣一件事,在加拿大遇到警察要給我開罰單時,當他看到我來了,就會停止書寫手中的罰單,僅僅口頭警告我下次要注意了而已。就這樣讓我輕鬆的“逃脫”了。

當然,這是生活小事。從大的方面來說。我可沒有忘在1958年新中國成立初期,加拿大是第一個“突破封鎖”,把小麥賣給新中國的西方國家。我也沒有忘記加拿大現任總理小特魯多的爸爸老特魯多是在其任職加拿大15任總理期間,於1970年不顧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反對,堅決要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加拿大此舉曾被媒體喻為帶領世界上的西方國家和其他國家與新中國建交的“報春花”,掀起了其他國家與中國建交的熱潮。

哦,對了,我還記得白求恩呢!

其實, 人無完人,國家也同樣是這樣。取長補短,求同存異,共同發展才是國家間相處的王道。

總而言之,就我個人來說,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的同時,也不想隱藏我對加拿大有那麼一點點好感。


顏二哥有言23


加拿大位於北緯41°~83°、西經52°~141°之間的北美洲北部,北部濱臨北冰洋,東北同丹麥的海外領地格陵蘭隔海相望,東部濱臨大西洋,南部和美國本土接壤,西部濱臨太平洋,西北和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接壤。加拿大國土面積9984670平方公里,是僅次於俄羅斯的世界第二領土大國,人口約為3628萬,其中城市人口占69.1%,多倫多、蒙特利爾和溫哥華三個最大的城市集中了加拿大35%。加拿大人口中英裔佔21%,法裔佔15.8%,蘇格蘭裔佔15.1%,愛爾蘭裔佔13.9%,德裔佔10.2%,意大利裔佔4.6%,華裔佔4.3%,烏克蘭裔佔3.9%、荷蘭裔佔3.3%、包括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的土著居民佔3%,此外有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的南亞移民約130萬,另外還有部分來自拉美、非洲等地的移民。英語和法語同為加拿大的官方語言。

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海岸線約長24萬多公里。加拿大的國境邊界線長達8892公里,是全世界最長的不設防疆界線。加拿大東部是低矮的拉布拉多高原,東南部是五大湖中的蘇必利爾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間有世界第一大的跨國瀑布——尼亞拉加大瀑布。加拿大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的落基山脈,其中許多山峰在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山洛根峰位於西部的洛基山脈,海拔為5951米。中部的大平原和勞倫琴低高原佔據加拿大國土面積的一半左右。加拿大絕大部分國土屬大陸性溫帶針葉林氣候,北部靠近北極圈一帶的領土為寒帶苔原氣候。整個加拿大國土跨越紐芬蘭時區(西四區)、大西洋時區(西四區)、東部時區(西五區)、中部時區(西六區)、山地時區(西七區)、太平洋時區(西八區)六個時區。

作為世界第二領土大國的加拿大有44%的國土為森林所覆蓋,森林面積高達4億多公頃,森林面積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巴西,森林覆蓋率居世界第六。加拿大領土中有89萬平方公里為淡水覆蓋,可持續性淡水資源佔全世界的7%。加拿大第一長河馬更些河全長4241千米。全長1287公里的聖勞倫斯河連通了五大湖和大西洋,是加拿大徑流量最大的河流。加拿大擁有60餘種礦產:其中鉀以44億噸的儲量位居世界第一,鈾以43.9萬噸的儲量位居世界第二,鎢以26萬噸的儲量位居世界第二,鎘以55萬噸的儲量位居世界第三,鎳以490萬噸的儲量位居世界第四,鉛以200萬噸的儲量位居世界第五,原油儲量是僅次於沙特的世界第二大國。

加拿大是由十個省和三個地區組成的聯邦制國家,下轄阿爾伯塔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曼尼托巴省、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新不倫瑞克省、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愛德華王子島省、魁北克省、薩斯喀徹溫省、努納武特地區、西北地區、育空地區。加拿大首都為渥太華,第一大城市和金融中心是安大略省省會多倫多,多倫多、蒙特利爾和溫哥華為加拿大最大的三座城市。

加拿大國旗是長寬之比為2:1的長方形楓葉旗:左右兩邊為紅色,分別代表大西洋和太平洋,中間的白色正方形象徵加拿大廣闊的國土,在白色正方形的中央繪有一片紅色楓樹葉,楓樹是象徵加拿大民族的國樹。加拿大國徽是1921年制定的,圖案中間為盾形,盾面下部為一枝三片楓葉;上部的四組圖案分別為:三頭金色的獅子,一頭直立的紅獅,一把豎琴和三朵百合花,分別象徵加拿大在歷史上與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和法國之間的聯繫。盾徽之上有一頭獅子舉著一片紅楓葉,既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徵,也表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加拿大的犧牲者的悼念。獅子之上為一頂金色的王冠,象徵女王是加拿大的國家元首。盾形左側的獅子舉著一面聯合王國的國旗,右側的獨角獸舉著一面原法國的百合花旗。底端的綬帶上用拉丁文寫著“從海到海”,表示加拿大的地理位置——西瀕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加拿大的國歌是《哦!加拿大》,有英文和法文兩種歌詞。加拿大國慶日為7月1日。

加拿大和其他美洲國家一樣本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與因紐特人的居住地。1535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航海家傑克斯·卡蒂埃去探尋“新世界”,以求找到一條通往印度的航道。卡蒂埃爾首次探險來到了聖勞倫斯海灣。這時他並不知道會在這裡發現什麼,但他希望這是大洋的一個分支,並是他通往遠東征程的必經之路。於是他沿聖勞倫斯河逆流而上。然而他並沒有到達所期盼的亞洲,卻來到了魁北克,當地的印第安人稱它“Stadakona”。正是這時Canada一詞被寫進了國家的歷史。Canada一詞源於印第安語的“Canada”意為“群落”或“村莊”。卡蒂埃爾在向法王報告時首次使用了“Canada”來指他所到達的魁北克。公元18世紀北美的廣袤土地已成為了歐洲列強的豐盛戰利品。在你爭我奪的瓜分大戰中法國人取代西班牙人佔有了這片大陸的大部分地區。1750年法國宣佈了對加拿大的佔有權,並把它稱為新法蘭西。他們還宣佈了對面積大約是現代美國三分之一的路易斯安那的佔有權。但是英國的勢力在不斷地膨脹,強大的哈德森海灣公司正蠶食著有利可圖的法國皮毛貿易。在東南方馬薩諸塞和弗吉尼亞的英國定居者也夢想著向西擴張。衝突在所難免,英軍已經向加拿大發起了進攻。1763年戰敗的法國被迫和英國簽訂《巴黎和約》:加拿大由此成為英屬殖民地。1926年英國承認加拿大為與英國本土享有“平等地位”的自治領,加拿大開始獲得外交獨立權。1931年加拿大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其議會也獲得了同英國議會平等的立法權,但仍無修憲權。 加拿大的魁北克作為當年法國殖民時期重點經營的地區和英法爭奪的戰略要地如今是加拿大法裔居民最大的聚居區——這裡超過80%的人口為法國後裔,是北美地區的法國文化中心,官方語言為法語。儘管1774年英國議會通過《魁北克法案》確保了魁北克地區的法語和法國文化不受威脅,但隨著美國革命的爆發,越來越多的英裔保皇黨進入加拿大,使得法裔的不滿日益增加。一方面隨著英裔保皇黨進入加拿大使加拿大英裔人口超過了法裔人口,另一方面當時的加拿大畢竟是英屬殖民地,因此英裔文化成為了加拿大的主流文化。隨著南部同樣以英系文化為主流的美國崛起成為世界霸主以及美加關係的發展,英裔在加拿大政界、商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這就使魁北克地區的法裔居民在加拿大國內的主流氛圍中顯得格格不入。1977年勒維克領導魁北克人黨贏得省選並頒佈了《法語憲章》,確立了法語在魁北克作為唯一官方語言的地位並延續至今。1980年魁北克省就主權問題在全省舉行了第一次全民公投,選民中百分之六十的魁北克人投票反對脫離加拿大。1995年10月30日魁北克省第二次關於獨立問題的公投再次未被通過,但雙方的選票非常接近(50.6%反對,49.4%贊成)。2006年11月27日加拿大國會以266票同意16票反對通過了總理哈珀的“魁北克人是統一的加拿大中的一個民族”的動議。

作為英聯邦國家的加拿大奉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但加拿大的實際行政仍由民選的加拿大政府掌握。加拿大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國家政體:掌握立法權的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議員由聯邦總理提名,由英國女王委任的加拿大總督任命,眾議院一共有308席,由按各省人口比例劃分的聯邦選區直接選舉產生的眾議員任期4年;掌握行政權的是由眾議院中佔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的總理所組建的政府內閣;司法系統設有聯邦、省和地方(一般指市)三級法院。自1867年加拿大建立聯邦以來加拿大實際形成了自由黨和進步保守黨輪流執政的局面。

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業化國家之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的統計數據:加拿大以1.653萬億美元的GDP總量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居第十位,位於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印度、意大利、巴西之後,人均GDP45032美元,位居世界第九位,人類發展指數1.888,排名世界第八位。加拿大可耕地面積約佔國土面積16%,其中已耕地面積約6,758.67萬公頃,佔國土面積8%。加拿大的漁業也相當發達,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產品出口國。加拿大在航空航天、有色冶金、信息通訊、動力裝備、電力水利、紙漿造紙、微電子軟件,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從2011年起加拿大元成為世界七大流通貨幣之一。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為大英國協一員的加拿大,在1867年後享有憲法上獨立,但在名義上仍尊英皇伊莉莎白二世為最高領袖。現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國家,與歐洲面積相近,總人口約為3200萬,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兩個人,位於東岸的多倫多是最大的城市。

位於北美洲,在美國北邊的加拿大,是由十個省和三個地方組成,十個省─卑詩省、亞伯達省、薩克其萬、曼尼託巴、安大略、魁北克、新伯倫瑞克、新斯科細亞、愛德華王子島、紐芬蘭,三個地方則指的是─西北部的育空地方、西北領地以及努勒維亞。

加拿大的人種比起美國來相當單純,以白人和原住民為主,近日加國開始正視原住民(印第安人)的權利,除了稱其為First Nations,更允許原住民向政府提出居留地的權利歸屬問題,並可進一步要求賠償。另一個政治上的問題同樣也是來自文化異同,加國其他地區皆以英語為主,而加東的魁北克講的卻是法文,因語言及文化的獨特性,魁北克曾針對是否需獨立於加國之外舉辦過全民投票。

華人跟加拿大的第一次接觸是來自於鐵路,當時華人是以勞工身份入境,打造跨加國東西的大鐵路,今日的華人移民身份丕變,由於九七香港迴歸,加上加拿大鼓勵投資移民與技術移民,有許多香港華人移民溫哥華等城市,像大溫哥華區的列治文Richmond就是新一代華人移民聚集之處,目前約佔當地人口的50%。早期華人移民以來自香港為主,但1995年起臺灣移民亦迅速增加,但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這兩地移民已逐漸降低,取之而來的是大陸地區移民,2003年約有3萬名來自大陸的新移民。


小羊生活號


偶來說說。加拿大核心區是從溫莎倫敦多倫多蒙特勒人魁北克這麼一條線,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這裡了。其餘的就是海洋三省的漁民,草原三省的農民(哦,現在有石油業),以及溫哥華這個所謂亞洲城市。北面幾個省基本無人區了。

人是British為主,佔44%,法裔佔20%,其它就是雜七雜八了,華人佔5%。所以人口結構跟美國不一樣的。

加拿大根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是兄弟國家,同屬一個女王。

經濟跟美國類似,汽車石油農業,其它就是服務業了。絕大部分人在服務業工作,最好當然是醫生律師公務員教師這些高級服務員,不夠優秀就是營業員餐飲業清潔工這些了。

稅收很高所以淨收入都差不多,基本上低級工作需要夫妻倆都工作,高級服務員老婆就在家happy了。

基本開支一家人一個月2500刀。最低收入一個人全職淨到手2000刀。所以生活算容易。


加拿大黃昏


加拿大🇨🇦人友善,志願者多,貧富差距小,綠化覆蓋率和空氣質量全世界排前列。公共設施發達,社區各種各樣的設施全部免費,對老人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照顧的很好。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房華


加拿大是北美北部的一個國家。它從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向北延伸到北冰洋,面積達998萬平方公里,使其成為世界上陸地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加拿大這個名字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是“定居點”或“村莊”。

楓葉是加拿大的象徵,在國旗上佔有突出地位。

加拿大由10個省和3個地區組成。

加拿大是一個聯邦議會民主國家和君主立憲制國家,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國家元首。

加拿大使用的兩種主要語言是英語和法語。

根據初步估計,2016年加拿大的人口估計為3575萬。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人口估計為90萬人。

主要城市包括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哥華,埃德蒙頓和卡爾加里。

該國有一半的國土覆蓋著森林,世界上10%的森林都在這裡。

加拿大估計有31752個湖泊的面積超過3平方公里.湖泊的總數量則無法估計,但估計至少超過200萬個。

加拿大約有200種哺乳動物,其中一些是馴鹿,駝鹿,狼獾,麝牛和北美海狸,它們是加拿大的主要象徵。加拿大有近250萬隻北美馴鹿。加拿大約有630種鳥類。世界上有50%的北極熊生活在努納武特地區。

馬尼托巴丘吉爾的遷徙被認為是北極熊年度最大的遷徙之一。

加拿大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岸線202,080公里。美國和加拿大邊境是世界上最長的國際邊界。

美國人在1775年和1812年兩次入侵加拿大。他們兩次失敗。

加拿大1947年的最低記錄溫度為-63ºC。

加拿大最高的山是洛根山,海拔5959米。

瓦薩加海灘是世界上最長的淡水海灘。

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的重力都比地球其他地方低。這種現象在20世紀60年代被發現。

加拿大西北地區的車牌形狀像北極熊。

加拿大丘吉爾的居民將他們的汽車解鎖,以便為可能遇到北極熊的行人提供躲避。

加拿大是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超過一半的居民擁有大學學位。

在加拿大的紐芬蘭,大西洋有時會凍結,所以人們會在上面打曲棍球。

加拿大的友根街擁有1,896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街道。

最“加拿大”的食物包括培根和楓糖漿。

加拿大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消費更多的通心粉和奶酪。

約翰卡博特是1497年第一個到達加拿大的探險家。

加拿大東海岸於公元1000年左右由維京人定居。

可追溯到2萬年前的工具是加拿大歷史上的第一個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