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牙周炎讓6種疾病翻倍!這種細菌甚至可能吸入肺

不少人認為“年紀大了自然會掉牙,不用太在意”。

還有一些人圖省事,不定時潔牙,有病牙不治,甚至缺牙也不去補,等到牙周發炎嚴重才發覺為時已晚……

牙周炎讓6種疾病翻倍!這種細菌甚至可能吸入肺

告訴你一個悲傷的消息: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齲病、牙周病等會破壞牙齒、牙齦等,進而影響心、腦、肺等臟器的功能。

事實上,牙周炎比齲齒危害還大,齲齒只會壞掉一顆牙,而牙周炎會導致一排牙脫落。

牙周炎還可引起口腔頜面部其他疾病,如頜骨吸收、骨髓炎、面部軟組織間隙感染、咬合創傷性良惡性病變(潰瘍、癌等)。

《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專家,教你防住牙周病。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口腔科主任 王左敏

牙周炎自我診斷方法

牙周炎,是指發生在牙齒支持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感染性炎症。

我國成人牙周炎患病率在97%以上,咬東西時牙齦出血

就是牙周炎的表現,但多數人卻沒當回事。

牙周炎讓6種疾病翻倍!這種細菌甚至可能吸入肺

2017年9月,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35~44歲居民中,牙石檢出率為96.7%,牙齦出血檢出率為87.4%,與10年前相比,竟然上升10.1%。

牙周炎自我診斷方法:

  • 如果你經常牙齦出血、紅腫、持續性口臭,你已經是牙周炎早期了;

  • 如果你突然感覺牙齒咬東西咀嚼無力,很可能你的牙周炎相當嚴重了;

  • 如果你的牙齒用手搖一搖,都能感覺出鬆動,你的牙周炎已經到晚期了。

牙周炎讓很多病翻倍

牙齒就像一面鏡子,可以反映出全身的健康狀況,以及疾病的發作風險。

1、癌症

美國塔夫茨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牙周炎與一系列癌症有關。

這項研究持續14.7 年,追蹤調查7000 多人。研究發現,患有嚴重牙周炎的人,比患有輕度或不患牙周炎的人,患各種癌症的風險平均高 24%。

具體來說,肺癌風險增加133%,結直腸癌風險增加51%。

2、慢阻肺

在一項包含1200多例患者的病例對照研究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口腔科主任王左敏課題組發現,幾乎100%的慢阻肺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

牙周炎讓6種疾病翻倍!這種細菌甚至可能吸入肺

研究發現,慢阻肺患者呼吸道內的病菌與牙周疾病的致病菌具有同源性。

最簡單也最直接的途徑就是,致病菌有可能被吸入肺中,而且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內壁上皮經常有眾多小潰瘍,致病菌及其毒素可以通過潰瘍進入血液循環,從而引起感染,誘發慢阻肺的急性發作。

3、糖尿病

各國研究發現,牙周炎已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危險因素,牙周炎患者患糖尿病概率是常人的7倍。

4、中風

患中度牙周病的人患冠心病、中風的幾率也比常人高很多。

5、早產

懷孕期間得牙周病,容易引發早產。牙周病還可能造成新生兒體重過輕及日後多種先天性疾病。

國際牙科研究協會年會上宣讀的這項研究成果認為:母親牙周組織中的細菌會通過某種生物機制進入血液,並影響胎兒。

6、記憶力減退

充分咀嚼利於大腦供血,牙周炎導致牙齒脫落後,咀嚼變得困難,記憶力便會受影響。

口腔病之所以和全身疾病產生聯繫,是因為口腔微生物環境提供了慢性病的病理生理機制核心——炎症。

通過炎症環節,微生物可能會對全身器官造成影響,進而與各種慢性病相聯繫,包括癌症。

5大原因引發牙周病

1、刷牙沒刷乾淨

牙齒有三個面,三個面都要刷到,因為細菌會移動,如果有一面刷不到,就等於沒刷。

建議每天刷牙3次。吃完早飯、午飯後各刷一次,晚上睡前刷一次。每次刷牙3分鐘。牙刷首選刷頭較小、刷毛軟細的,比較靈活,容易刷到最內側牙齒。

牙周炎讓6種疾病翻倍!這種細菌甚至可能吸入肺

2、塞牙

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會發酵,產生細菌,散發異味。飯後要漱口、食物嵌塞時用牙線清理。淡茶水含殺菌消炎和促進牙齒再礦化的物質,常用其漱口可保護牙齦。

3、牙石和牙菌斑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石和牙菌斑,它們會刺激牙周,引發炎症。定期洗牙能防患於未然。

4、牙齒擁擠

牙齒擁擠就是牙齒排列不整齊,牙間很容易存留食物,一旦刷牙不仔細,就容易引發牙周病。

5、不良習慣

吸菸酗酒、睡覺磨牙、用嘴呼吸等不良習慣也會導致牙周炎,應儘量糾正。

專家建議,只要發現口腔內不舒服、牙齦腫脹、刷牙出血,要及早到醫院觀察治療。治療牙周病,可通過洗牙、刮治等手段,80%以上的牙周病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