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馬來西亞華人的中文比新加坡人的中文好呢?

範範243228451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也牽扯到了一些歷史問題。新加坡建國初期華人比例比現在高得多,國家的締造者也是華人,當時的新加坡可以說是全世界第二個華人為主的國家,當時新加坡華人的中文水平與中國大陸是平齊的。由於政治原因-主要是國際上的反共反華聲浪以及中國自身存在的極左思潮以及輸出革命等諸多因素導致新加坡後來的治國方略是類似於日本那樣的“脫亞入歐”-這個歐其實也就是美國主導的西方世界,再加上新加坡的民族構成也是多元的,英語便成為新加坡事實上的第一語言,而華人家庭則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英語越好,這就導致新加坡的華人更加崇尚英文第一的理念,我所接觸的新加坡華人在交流之前總喜歡先聲明一下自己的中文不好-意思是自己是以英文為第一語言的,多少有那麼一點兒中文低於英文的意味。反過來即便新加坡華人的英文是新加坡式的英文,他們在和歐美人交流的時候恐怕也不會自謙英文不好吧……

新加坡華人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在用中文交流的過程中經常會停下來問某某英文單詞中文怎麼說,這就反映出第一他們的中文水平的確存在問題,第二即便知道自己中文水平上的不足也不會像對待英文那樣加緊學習努力提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就是對中文乃至講中文的中國人還存在著某種心理優勢-儘管語言不分高低貴賤。不要說新加坡人,即便是一少部分香港人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潛意識。頗為好笑的是如果他們的中文從口音到流利程度都與大陸人沒有區別的話就會失去潛意識中的那一點兒心理優勢的。不是嗎?一些香港演員在接受採訪時不是也很願意說著蹩腳的普通話而樂此不疲嗎?反過來他們在說英語的時候如果也是如此蹩腳恐怕早就去請家庭教師補課了吧……

那麼什麼時候可以不再具有那種淺薄的心理優勢呢?恐怕只有等中國大陸的經濟水平、文化影響力越來越強大之後才會徹底根除吧。臺灣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號稱在日本、韓國旅行的時候儘量不講中文,怕的就是被當成大陸人,這也是那些人骨子裡不認同中文及中國文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吧……

至於馬來西亞的華人,由於馬國自身存在著的歧視中國人(包括華人)的歷史遺留問題,這就導致中國大陸越強大馬來華人就越認同中文及中國文化,再加上馬來西亞華人從小都上華文學校,客觀上也促進了華人的中文水平....

最後想說的是一些華人不認同中國文化也和一部分中國人較低的素質有關,在國外旅行時嘰嘰喳喳、不拘小節、不認真排隊(有的人即便排隊也是站得歪七扭八)、使用完廁所不清理乾淨等等一系列問題都影響了別人對中國的認同感吧……反過來如果中國大陸整體的文明素養不斷提高,到了哪裡都受歡迎和尊重,全世界華人對中國的向心力也一定會越來越強的!


徐鐵人


小編有很多朋友是馬來西亞來的華人,他們的中文水平和國內學生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甚至比國內的學生還要多會兩種方言,比如粵語或者福建話等等。和他們在一起生活,如果不深入瞭解其背景,真的會以為是從國內來的。並且在一起也有很多共同的文化背景可以聊的,比如他們也會說說方言,還會引經據典,這個真的是很牛的。

新加坡的華人朋友聽說挺好的,但是不認識漢字,平時聊天也就基本說中文,但是上網聊天什麼的就要用英文,他們看不懂漢字,去餐廳吃飯點菜的話也只是看英文那部分內容。不過也看處於哪個時代的新加坡人,在新加坡剛剛推行這個華語學習的時候,學校是很用心在教的,認字,寫字,考試等等,一點也不比中國的學生容易,這部分新加坡人的中文一般都很好。不過後面也有段時間,對華文的要求沒那麼高的時候,學校也會教華文,但是不會特別嚴格要求學生,所以這批人的中文水平相對弱一些。

之前在高校華語辯論賽新加坡的的參賽隊伍都是清一色的外援,馬來西亞隊清一色的本土隊員。華文能力只是一方面,對中國主流文化的適應能力也是超強的。新加坡的環境很難培養出這樣土生土長的人才,這點來說也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最大的文化差異。

新加坡政府推行的雙語政策,英文和母語,在八十年代中後期道現在,已經失去其原先的承諾和原則。教育部為了討好大部分的國民,從八十年代起,就已經開始逐步放鬆和降低學生們對華文這科的教學質量。


加拿大家園



剛從古晉回來,民風淳樸,老少無欺,8成華人會講華語


Je-deviens-moi


馬來西亞是多民族融合的國家,華人佔比四分之一,華人在馬來西亞享受的待遇沒有馬來人好!一直感覺自己是外來人,因此華人比其他人種更加努力和團結,要想團結必須要有共同的認知和文化!為此馬來西亞華人誓死保留華文教學體系!為此馬來西亞華文教學體系是除中國外最多的也是最為完整的中華文化教育體系!為此馬來西亞華人基本都會中文。
而新加坡雖然百分之七十多都是華人,但其官方語言是英語,新加坡由於面積太小,資源太少的遠,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金融、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這些都是要和歐美國家打交道更多,所以英語使用更多。新加坡人的華語大部分都是家庭內部的言傳身教!隨著上一輩人的減少,其華語使用量還會減少!
因此馬來西亞華人的中文普遍比新加坡人的中文要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64abca131bf4c178a883c1ee14d7964\

趣馬來精選


一、教育重視程度不一樣;

新加坡政府推行英文教育。這是李光耀在建國時,為了向西方靠攏,向先進的國家學習而決定大力推廣英語的結果。眾所周知,新加坡的官方語言為英語,學校教育政府部門都在刻意淡化華文,因此在今天,華文說的好的新加坡本地人其實不多,大部分人,只要通過了學校的華文考試,就不會再繼續華文的學習。

但是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推行就好的多。當年很多華人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埋頭苦幹成為馬來西亞的富商。五十年前,馬來西亞一些大城市,比如吉隆坡,新山,馬六甲,大片的莊園,整條的街道,大多是屬於一些華人的,說明華人的富裕程度非常可觀。雖然馬來政府大力壓制華校教育,由於擁有雄厚的財力,華校辦的非常成功,甚至有比較富裕的馬來人家庭也送自己的孩子上華小,接受正統的中文教育。

二、華人地位差異

由於馬來西亞定居的華人大多財力雄厚,因此馬來西亞華文學校發展勢頭強勁。1954年,馬來西亞成立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不斷推廣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而且華文教育中,人們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很有一套,畢竟從孔孟開始,就在探討教學方式了。如今,馬來華人年輕人接受華文教育的已經超過90%,全國有華小1280多所,在校學生60多萬人;華校發展勢頭強勁,許多外族人都爭先恐後地將子女送進華校,所以馬來西亞的華文普及程度也很高。

在新加坡,華人的地位高嗎?似乎政客、名人不乏華人的後裔,但他們對自己的華人基因的認同度卻並沒有那麼高,對新加坡的國家概念反而更加強烈,而且最重要的,他們的英語說得更好。此外,在當下的新加坡,少有人只會講華文,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底層出身,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因此華文在新加坡始終矮了一大截。

社會地位高的人,作為社會典範的一言一行,都會對整個社會有著潛在的影響,這種心理的驅動下,新加坡華文式微也是必然。


三、社會文化心理

新加坡推行的民族融合,一直在避免人口上佔優勢的華人,會對其他的種族形成孤立。因此社會在不斷淡化華文的影響力,以免影響族群和諧。反而從一定程度上,有人說在新加坡說華文會受到歧視,這其實說明了,新加坡整個民族的和諧。

在馬來西亞,馬來人作為主體民族,對華人的排斥和打壓也推動了華文的發展。在華人的民族基因中,外人越欺壓華人,華人就越抗爭越團結,就越珍視華文教育。而華文教育也成為馬來西亞華人不被馬來人同化的利器。


新加坡眼


去年和家人一同到新加坡遊玩幾天。剛好有一箇中文書展,於是就進去逛逛。沒有想到百分之八十是英文書,中文書只有20%。好奇之下,拿起幾本高中的中文參考書,不看還好,看了嚇你一跳。高中的中文,只有馬來西亞中文小學三四年級的水平。在此可以看出,新加坡現在基本新的一代,已經不能夠用中文表達所思所想。更不用說去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哲學內涵。在回看自己的國家馬來西亞,由於先輩們的堅持保留自己的文化,在中文教育上做出無私奉獻,現在回想真的非常感激。也因此,最新一代的馬來西亞華人,依然可以很好的讀寫中文,擁有打開中華文化的鑰匙。


百思畫


因為大約95%的馬來西亞華人學生會進去華文小學接受華文基礎教育而新加坡華人是100%從小就接受英文教育,華文只是新加坡華人學生必修的一個小課程。馬來西亞還有私立的華文中學和大學接納5到10%從華文小學畢業的華人學生。另外還有五萬和六千華人正在臺灣和中國的大專學府求學深造。


馬來西亞熱帶水果


這是因為馬來西亞的華人堅持華語教育,有自己的華語學校,而新加坡全面推行英語教育,對華語學校是實行打壓的政策,新加坡曾經把東南亞最好的華語大學關閉了,詳情我用一個視頻來介紹。\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3467108b425a24ad1f3f96bedc03a805\

腦洞歷史觀


12-15年在馬來西亞工作過3年,不請自答。

其實,作為遊客,我們去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和當地華人交流,雖然感受到不同的華語水平,很多人嘲笑他們的口音,實際上背後是一群海外華人對中華文明的苦苦支撐。

在大馬生活3年,周圍的東南亞國家都去了一遍,當然也包括去了N次的新加坡,一開始認為新加坡是純粹的華人國家,在當地用中文可能會更好交流,實則卻不然,反而和馬來西亞的華人用中文交流更順暢。

手機碼字,就總結出幾條為何新馬華人中文差異為何如此之大。

歷史原因、政治原因、民族情節

新加坡原屬於馬來西亞的一個城市,後來自己獨立,成為一個國家,李光耀當時認為做美國的小弟才能發展壯大,直接把新加坡官方語言定為英語,商務、學校等主流場所都是英語,緊抱美國大腿。新加坡作為前亞洲四小龍,經濟提上去了,成為全球第二貴的城市。導致今天新加坡人,特別是年青一代沒有中文環境,所以中文越來越差。

而馬來西亞則不然,自從上世紀中國沿海居民因為“下南洋”,來到馬來西亞後,很多馬來西亞人至今還保持著中華民族情節。這裡要說一下馬來西亞時下的政治因素:馬來西亞這個國家有三個種族構成:馬來西亞本土人種(簡稱馬來人)、外來印度人種、華人。其中馬來西亞所有的官員公務員均為馬來人,也就是馬來人統治馬來西亞,同時馬來人又不思進取、心胸狹窄,同樣也把英文作為官方語言,公立學校也定位全英文教育。

為什麼說馬來人心胸狹窄呢?馬來西亞整個國家的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是由百分之30的勤勞工作的華人佔有的,因為公共事業的工作全部由馬來人來做,那華人只能做生意了,勤勞的華人做生意賺了錢,就被馬來人所嫉妒。導致華人和馬來人買房子,買車子的標價直接標不一樣的價格,同樣的車子,華人買更貴,赤裸裸的歧視和欺負人。在教育上,馬來西亞好的大學名額百分之80留給馬來人,百分之20留給華人。再加上馬來西亞執政人刻意渲染兩個種族之間的隔閡來爭取馬來人對政府官員的支持。

身在外鄉,回華無門,飽受歧視和欺凌,因為馬來西亞政府不支持華語學校,大馬的華人反而更堅持讓後代傳承母語和中華文化,所以很多當地的華人企業和商會出錢出力,自掏腰包創辦華語小學和中學,讓華語繼續傳承!

當然,華人創辦的華語小學和華語中學得不到馬來西亞政府一分錢的資助,沒有政府資助的學校自然難以為繼,如今馬來西亞都會倒閉幾所華語學校,雖然如此,我相信大馬華人依然會不遺餘力的傳承華人文明之根——中文!

相反,如今的新加坡人,認為華語並不是什麼必須得需要,新加坡女人也更想嫁到澳洲或者北美。

參考前一陣子的一個新聞新加坡地鐵上,一個新加坡人大罵中國人是低劣的種族。

在大多數新加坡人心裡,他們並不認為有華人血統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

如我一開始文中所言:海外華人,他們的中文水平是他們苦苦堅持的民族情節。所以我和很多馬來西亞華人成為了朋友,而我的微信和facebook裡沒有任何一個新加坡人。

圖為馬來西亞華人寫春聯,過農曆新年。


德宏寰宇


馬來西亞華人自己很注意文化傳承,自辦華校,既或華文對他們進入公務員毫無用處,也堅持在商界和其他行業求存。新加坡不一樣,是華人自己放棄了華文,高層只視華文為裝飾品,秀場工具,無論在官場商場都以華文為羞。所以一個事物最怕的是被自己打倒唾棄,到這一步無人可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