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上世紀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面對小小車臣為什麼卻損失慘重?

假如把車臣的體量換成哪怕是阿富汗,車臣人能把戰鬥民族出身的俄羅斯攪個地覆天翻!

上世紀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面對小小車臣為什麼卻損失慘重?

車臣有多小?車臣人自己舉例子:“車臣戰爭時的車臣男人都參了軍——要不就是參加俄羅斯的部隊,再不就是反俄羅斯的武裝。”足以說明車臣人好戰的同時,也道出它小國寡民的現實。

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境內的小加盟共和國,面積跟北京市大小差不多,第一次車臣戰爭那個時代,全國總人口不到110萬,車臣族人正好100萬,扣除女性50萬,老人孩子30幾萬,剩下的10來萬人,還得劃分為兩個陣營,可不就是隻有全填到戰場上。

上世紀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面對小小車臣為什麼卻損失慘重?

蘇聯解體的前夕,1991年的10月,車臣進行了總統和議會的選舉,杜達耶夫當選為總統,趕在蘇聯解體之前,杜達耶夫就急不可耐的宣佈車臣共和國獨立,拉起了六萬人規模的武裝隊伍。俄羅斯聯邦政府先期採取妥協政策,甚至把北高加索軍區的軍事設備轉交給了杜達耶夫,其中包括最先進的T-80坦克,縱容車臣人事實上的獨立,更是助長了杜達耶夫的氣焰。車臣開始大規模驅逐俄羅斯族人,造假幣、偷石油、搞綁架,這些措施就是新生的車臣共和國的主要資金來源,沒辦法啊,全國精壯男人的主要任務是軍事化武裝,根本不事生產,你讓他們怎樣生存?

俄羅斯形勢穩定之後,車臣問題就開始凸顯,對能源私自外流是俄羅斯不能容忍的創傷,想要止血,只有蕩平車臣。1994年12月,第一次車臣戰爭宣告爆發,俄羅斯聯邦軍隊兵分三路,攻入車臣境內。一直到1996年8月31日雙方簽定停火協定戰爭停止,俄羅斯官方數據顯示,俄軍死亡3826人,負傷17892人,失蹤1906人,考慮到車臣人的武裝規模,損失不可謂不慘重,俄方也沒有達到戰略目的,車臣仍然處於事實上的獨立狀態。

號稱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人為什麼在車臣戰場吃了如此大的虧?

上世紀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面對小小車臣為什麼卻損失慘重?

其實答案基本上已經在前文顯現了。

一、俄羅斯歷經數年動盪,人民信仰缺失、國內經濟凋敝,導致軍心渙散、軍備不整。

二、從阿富汗戰場不體面的撤出後,俄羅斯軍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缺少實戰、尤其是巷戰經驗。

三、俄方盲目樂觀自信,戰術失誤:其國防部長格拉喬夫戰前誇口,只要一個空降營,就能拿下車臣首都格羅茲尼,從戰術上來講,不該急功近利,在缺乏準備的情況下突入格羅茲尼,造成重大戰損。

四、車臣全民皆兵,很多都是從阿富汗退伍的老戰士,這正是俄羅斯士兵不具備的特質。

五、車臣人保家衛國,精神鬥志高昂,面對大量平民傷亡這等新仇,復仇意志堅定兇狠。

六、首都的城市巷戰和南部山區的山地戰,都是車臣人的拿手好戲,具體原因可參照阿富汗。

上世紀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面對小小車臣為什麼卻損失慘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