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今年的P2P還能買嗎?

今年,P2P的主旋律就是備案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我們先來看看備案的要求,

下圖是網貸之家整理的備案要點。

今年的P2P還能買嗎?

從表格來看,不誇張地說,行業裡面合規性做得再好的平臺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能按照這個要求通過備案的可能性極低,所以需要整改,而且整改之路也是比較漫長。

就拿第6條債權轉讓來說。之前一直以為它只是針對平臺對接一些線下平臺或者金交所產品進行債權轉讓的產品,不予通過。現在從細則上看來,對於一些集合標的,也是不允許的。而現在大部分平臺都有這類的產品。

以前的網貸產品,大家是看到有借款標的,覺得合適就投資。

後來,這種方式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標的時間過長,投資者的信心不足。或者投資者有一大筆錢要投資,奈何標的金額太小,只能分散投資於幾款產品。

所以就有平臺想出了集合標這種標的。拿錢直接投集合標,平臺再把你的錢分散借個不同的貸款人。到期了還本付息,把很多散標包裝成一個理財產品。

但這其中一定會存在期限錯配的情況,比如你投一年期的,而貸款人貸的是3年期的。那麼這就需要等鎖定期到了之後,通過債權轉讓的方式把標的轉給其他投資人。在資金頻繁轉讓可能會增加信息的不對稱,投資者看不清楚投資去向,從而擴大信用風險。

現在監管要求整改這一塊,估計很多平臺都需要做出改變。整改之路非常漫長,所以備案延期也是預料之內的。另外,備案不通過的平臺該如何處理也是一個大問題。

大家都知道備案不通過的平臺是先走合規清算

清算就是把投資者的錢還回去,該交的稅款交了,剩下的則在股東之間按比例分配。這雖然保障不了全部收益,但至少本金還在。合規清算還不至於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而如果平臺沒有足夠資金走清算的流程,就只能選擇破產。可是現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尚未建立破產援助基金等破產配套措施,於是,喪失清償能力的P2P平臺實現規範退出就成為一個問題。破產之後,平臺的投資人權益誰來負責?平臺的債權怎麼處理?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所以,網貸備案之路還是任重道遠,目前的備案節奏也只能督促平臺進行整改,真正要定個通過名單還是一個大工程。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都在擔心備案之前還能否投資。

P2P還是能投資的,但就是多注意幾個要點,一個就是我之前說過了分散投資(網貸又一巨震!投資千萬別忘了這事)。

這是投資的一種策略,另一個就是選合適的平臺。

首先,就是能實現盈利的平臺。當前已經能實現盈利的話,也算是創業成功的案例了,那麼股東也不會放棄這塊肥肉。無論如何也會按照要求完成整改,爭取備案通過的。

而且已經實現盈利的平臺,運營也會相對穩定一些,對我們的投資也是有好處。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老生常談的那些要求(三看三查)也需要多多注意。比如經營時間的足夠長,股東背景強大,按要求滿足監管要求。

(後臺回覆“三看三查”溫習一下舊文)

總之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要記住分散投資,總不會有人嫌棄自己雞蛋多,而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