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朱熹是福建人嗎?

LaBelle2059


  世有一語:“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這句話說明了朱熹對中國古代文學做出的巨大貢獻。隨著朱熹聲名的遠播,他的祖籍地、出生地、寓居地、長期定居地和終老之所都隨之提高了知名度。關於朱熹是哪裡人,成為許多人爭論的一個焦點,並且一直存在分歧。有人稱朱熹是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又有人說朱熹是福建人。那麼朱熹到底是哪裡人?和福建又有什麼關係呢?

  廈大學者曾論述過朱熹為福建人。朱熹的祖籍原在北方。朱瓌為婺源初祖,朱熹是其九世孫。朱熹的祖父朱森、父朱松入閩定居,朱熹遵父遺言入籍建州建陽。因此,朱熹的籍貫便有建州建陽說、徽州婺源說。但據入閩朱氏事蹟和傳統籍貫論說,朱熹的籍貫是建州建陽,祖籍是徽州婺源。故 朱熹是福建人,而今朱熹子孫後代仍在福建地區。

  朱熹一生除兩三年在外為官外,近70年時間都在福建。生於福建尤溪長於福建,求學定居著書立說都在福建,其學說被稱為“閩學”。曾自書“建人”、自署籍貫“建州建陽”。朱熹雖說是徽州人,但是在其祖父朱森任職福建時,舉家遷入福建,朱熹在《與程允夫書》中曾說:“先世南來,八人度關嶺(按仙霞嶺)入閩。”朱松入閩後再未回過婺源老家,臨終將兒女寡妻託付給福建朋友,希望朱熹能習研儒學發揚光大。

  朱熹為官下放閩北時結緣朱子學,到任同安後進一步理解儒學“理-分殊”道理,為同安做了許多實事。曾長時間居住訪遊泉州,講學辦書院在泉州形成了教育網,提高了民眾的文化素質水平。至今泉州仍有許多朱熹留下的遺蹟。晚年朱熹還居建陽,葬於建陽縣黃坑大林谷。

  由此可見朱熹可以算是福建人,並且和福建歷史息息相關,和福建各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閩南網:凌芹莉)


福建閩南網


不需要長篇大論,簡單的說就是朱熹的爺爺 爸爸都是江西人,然後去福建生下了朱熹。就這麼簡單。你說朱熹是哪裡人? 如果放在現在說,你爺爺你爸爸 都是河南人,去北京生下了你,你覺得你是哪裡人?按照現在說 你肯定不能算北京人,因為你沒戶口。那些說朱熹生於福建長於福建的算福建人這句話有點偏坡了。你放在現在就是北京住一輩子都不可能是北京人的,你還是外地人。我們中國習慣性的還是按照祖籍算哪裡人,也就是你爺爺輩算哪裡的你就是哪裡人。懂了沒。。。按照這樣說也就是朱熹的孫子算福建人,朱熹包括朱熹的兒子只能算江西的。你們可以查查你們的履歷表都是這麼寫的,祖籍地很重要。


一個單身的善良孩子


簡單概括朱夫子偉大光輝的一生:祖籍婺源,孕於政和,生於尤溪,學於建甌,長於建陽,成於崇安(即今天的武夷山),葬於建陽。

朱熹70年不平凡的人生,有57年的時光是在閩北度過。

所以2010年,為了紀念朱熹誕辰880年,中國郵票總公司特別發行了兩張紀念郵票。郵票的首發儀式選擇了三個地方:江西婺源,福建尤溪和武夷山。這是準確的。

關於婺源,雖然是朱熹的祖籍地,但朱熹的父親朱松被朝廷委派到政和當縣尉時,已經變賣了家產和田產,舉家遷入福建。因此,從這個角度說婺源和朱熹只有名義上的故鄉關係。

朱熹生在福建,成長在福建,娶妻生子在福建,思想體系的成熟與完善也在福建。最後安葬在福建。

這難道還不是福建人嗎?

朱夫子,不折不扣的福建人。


竹翁與茶婆


對!朱老夫子是南宋時期福建三明尤溪縣人!被尊為禮學大師!掦時,揚龜山先生也是福建人,生於北宋,故於南宋紹興年間,是福建三明將樂縣人,與朱老夫子相鄰縣。與我同鄉!😁😁😁被世人推為閩派禮學之祖!


聚閒莊主


朱熹對中國來講更多的傷害,沒有為國家的歷史進程起多大作用,特別定女性,自他以後中國的婦女完全束縛,沒有半邊天的作用,直到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才解放中國婦女。朱熹是我們福建人,說他好的大多是福建人,也許是想沾光罷了。反正我不支持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