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鶴壁太行南麓的大山深處,有一個只有97人的小山村,卻出了百餘位科級以上幹部(其中縣處級以上30餘人)。很多人以為,這個名叫西頂的山村地處“北頭七星”的勺柄位置,因為風水極佳的緣故才會有此際遇,事實真是這樣嗎?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但完全可以確認的是,現在的西頂,因為一對滑縣夫婦的嘔心瀝血,已經從一個不起眼的石頭村變成了城裡人趨之若鶩的世外桃源,本週末,豫記尋找新鄉賢第二站,我們將同鄭州滑縣商會一起,邀請有緣人一同探秘尋幽,共話河南鄉村振興的未來與走向。

王又又 | 文

一個只有97人的小山村

居然出了30多位處級以上幹部

太行南麓的大山深處,散落著七個古老傳奇的村落,它們地理分佈狀如北斗七星,被當地人稱為“北斗七星”古村落群。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這樣有山有水且自然形成的村落群並不多見,冥冥之中似乎都透露出一個信息:風水好。

也確實如此,尤其是勺子和勺子柄連接處的西頂村,風水之好無出其右。提起村子的風水,村民大多會給指著附近的一座酷似官帽的山給你講講故事。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沿著當地人俗稱的官帽山一路向下,半個小時左右,便能走到鶴壁地區有名的佛教聖地“靜居寺”。

靜居寺,始建於漢朝,過去是浚縣開元寺的下院,到現在一千多年,明清時期曾經過多次修繕。建寺之初,山路難行,全靠羊一磚一瓦馱物料上山,至今,“群羊馱磚”的美談還在附近的村莊流行。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靜居寺

為啥要在這兒建一座寺院呢?傳說當年打南邊來了一個風水先生,風水先生雲遊至此,掐指一算覺出此處皇脈很重,怕將來是要出皇帝。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靜居寺牆體的壁畫

皇帝哪能隨隨便便就換人呢?於是,風水先生就讓人在此處修了靜居寺壓住皇脈。但誰也想不到的是,靜居寺雖然壓住了“王氣”,卻沒壓住“官氣”。

當然,這些都是經過民間演繹的戲說,不足為信,但西頂盛產官員倒是真的。

西頂村目前只有97口人,歷史上人口最鼎盛的時候不過三四百,但讓人吃驚的是,就這麼一個人口基數,1949年以來,居然出過百十來位科級以上的幹部!

不信你大可以敲門去問,村子裡每戶人家幾乎都有一位在外面做官。

說來也怪,靜居寺附近的石頭,一個個都是官帽的樣子,而上文提到的官帽山,過去曾是西頂村村民的祖塋。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當然,也有人對“風水”持另一種看法,西頂村位於姬家山鄉的鳳凰嶺,在附近幾個村子中是海拔比較高的。這裡之所以盛產官員,或許是因為村子的海拔高,生長於斯,人的視野和心胸都不免開闊起來,所以容易出官員。

這說法不無道理。但真正瞭解這個村子的人都知道, 西頂之所以會出這麼多官員,和重視“耕讀”的傳統是分不開的。

在當地,過去流傳著這麼一句順口溜,“西頂用錢辦學,黃廟溝用錢買騾”。這簡直是“再窮不能窮教育”的翻版了。一個山溝裡的村子能擁有一所學校,這在過去是很少見的。

所以,在全國尚有80%文盲的時代,西頂村村民的文化水平還是比較高的。如今想來,“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古人誠不欺我。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即便風水好、出官員,即便景色秀美民風淳樸,西頂仍然無法逃脫鄉村空心化的命運。這麼說吧,這個佔地7200畝的村子只生活著二三十個留守老人,青壯年無不外出工作。白天還好,到了晚上,村子安靜得讓人害怕,處處瀰漫著孤獨的氣息。

但這一切卻在三年前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故事還得從一對兒夫妻說起。

來自滑縣的一對夫婦

用旅遊帶動鄉村脫貧

男的叫陰自義,他的太太叫孫彩霞,倆人都是滑縣人。大學畢業,他們白手起家,創建了自己的橡塑企業。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陰自義孫彩霞夫婦

2014年,企業想要入駐鶴壁市姬家山產業園,跟當地有關部門洽談業務的時候,他們會去附近的農莊飯店吃飯。也就是藉著吃飯的契機,他們發現了西頂這個宛如世外桃源的山頂村莊。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靜湖

整個村中所有的建築全是由大塊大塊的石頭組成,村路高高低低,一條條羊腸小道連接一戶又一戶民居。村民們用枯枝圍出院牆,烏黑髮亮的門板一看就知道經歷了很多風霜。

兩人產生了承包山頭開飯店的想法,哪怕是作為自己接待朋友客戶的場所也好。恰好,當時西頂村原來的承包商不做了,2015年,夫婦倆正式拿下了西頂村的開發權。

一個田園夢的藍圖似乎要實現了,但眼前的現實又悄悄地伸出小手,給了夫婦倆一個巴掌。

西頂是個原生態的村子,沒有任何基礎設施。甭說什麼遊客接待中心了,就連村裡的舞臺和龍王廟都年久失修、搖搖欲墜。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俗話也說得好,隔行如隔山。陰孫夫婦從未接觸過旅遊行業,面對著一堆斷井頹垣,不說兩眼一抹黑,也至少是兩臉懵那啥。

於是,夫婦倆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從最基本的基礎建設做起,沒有基建,其他都是扯淡。

村子道路不好,走起來坑坑窪窪,高低不平,他們找來建築工人修好每條街道,還要用石片鋪設路面。

村裡沒有井,原來村民一直用東齊村的井水。但是,用水緊張的時候,東齊村是不供水的。16年到17年,夫妻倆硬是靠著五千方的天然雨水收集池度過了難關。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16年春天,房屋基建完成了一大部分,具備了接待能力,開始營業,火爆持續到七月初。雨季來臨,連續一週的大暴雨衝了旅遊道路。切斷了外出道路,繞道二十多公里到市區。

這一停止就是一年,直到次年秋天才修通了道路,恢復接待遊客。但是,一切宣傳工作又要重新開始。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但這些年的折騰並不徒勞。夫妻倆租到了村中二三十戶石頭屋把房子改造成四人間、二人間的客房。如此,既滿足遊客的住宿要求,村中的村民也可以創收。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但僅靠房屋出租並不能真正改變這個村子貧窮的面貌。西頂村常住人口三十來人,但貧困戶就有35戶,還有16戶低保戶,要想徹底改變村子的貧窮,必須解決村子裡剩餘勞動力問題,建立長久可持續的經濟發展體系。

好在山裡別的不多,就荒地多。於是,孫彩霞承包荒地,僱村民種地,給村民發工資。如今,後山鳳凰嶺有1000餘棵櫻桃,1000餘棵桃樹,2000餘棵美國紅楓,不僅美化環境,結出的果實又是一項創收。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針對些勞動力弱的村民,孫彩霞就讓其在自己的旅遊開發公司做些雜活,燒飯,打掃衛生等等。

除此之外,陰自義、孫彩霞夫婦也經常會邀請一些企業家來村子裡做慈善,關愛村裡的留守老人。

西頂村的“孫二孃”

想要把山頭變成啥樣子?

山下還有工廠要管理,夫婦二人分工,陰自義管理工廠,孫彩霞主要負責山上的事情。他們的旅遊開發公司,孫彩霞是總經理。她把西頂村改名西頂小鎮,自然而然,她自己也就也成了“鎮長”。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經歷了這幾年的努力,西頂的村民已經完全從心底接納了這對“鎮長夫婦”。每到節假日,西頂村的村長和附近民警都會自發在村口或進村要道站崗,維護交通和安全。

也許是受夫婦倆熱情的感染,政府還專門出資為西頂小鎮修建了停車場,可一次性容二三十輛小型轎車。

三年過去了,西頂小鎮如今終於走上正軌,夫婦倆租來的房子,可一次性接待七十位遊客的住宿。

為了提高遊客體驗,也為了村民可以擁有更豐富的業餘生活,孫彩霞還致力於為這小山村注入文學藝術的力量。

今年年初,孫彩霞萌生在村子裡舉辦音樂節的想法。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自己文藝界的好朋友時,立刻得到了眾人的響應,大家一拍即合,隨即確定了每週六到西頂小鎮來一場音樂演出。

夫婦倆邀請了鶴壁優秀音樂人,民族器樂、聲樂,古典音樂,流行音樂,嘻哈說唱無所不有。他們甚至做了長期規劃,四月的主題是二胡,五月是鋼琴,六月是吉他藝術月,七月是鼓手,八月是嘻哈……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音樂演出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力爭做到親民、接地氣。

四月世界讀書日前夕,兩人還在西頂舉辦了鶴之聲朗誦沙龍活動,很多朋友在山間雲霧中放飛自己的文藝情懷。

前不久,西頂還迎來一批山下的小客人,夏令營的學生們在過去西頂小學的舞臺上盡情歌舞。這讓我不由得想起村裡的村民,他們雖然都已年過半百,但幾十年前,他們也曾如這些小朋友一樣,將歡樂灑滿舞臺吧。

為了更好實現西頂小鎮的旅遊開發建設,孫彩霞專程去欒川等旅遊開發成熟的地方學習。學成歸來的孫彩霞化身拼命三娘,以“孫二孃”之名活躍在朋友圈、公眾號,常常見其凌晨還在更新動態,早晨七八點便開始回覆信息。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近期,針對高端商務接待項目的建築已經破土動工,只待來年投入使用。但隨著西頂小鎮知名度的提升、公司的發展,孫彩霞又遇到了新的挑戰。

山裡員工有限,而有相關管理經驗的專業人才更是鳳毛麟角。人才後續力量跟不上,勢必會拖慢西頂旅遊開發的腳步,對此,孫彩霞感覺壓力很大。

但孫彩霞天生樂觀,她說:

“我想把這打造成高端休閒中心,吸引更多的高端企業會議,做高端商務接待。持續搞好環境綠化,種花種樹,種菜養殖,讓客人來這吃到健康放心的食品,體驗美麗的自然和人文環境。”

她相信,西頂從原始到人文的蛻變需要時間和過程,而身處其中,她會遇到一群氣味相投、追尋最美民宿的人。

她甚至自詡:山頭變成啥模樣,關鍵還看孫二孃。

這話十分給力。

如今,正逢初夏,山上山花爛漫,豫記聯合鄭州滑縣商會邀請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登山、探秘、尋幽、飲酒,在西頂開啟豫記尋找新鄉賢的第二站。我們需要更多陰自義夫婦一樣的新鄉賢,發現鄉村的美和振興出路。

如果你也醉心山水,恰好對鄉村建設還很有自己的見解,不如我們來一場西頂之約。有興趣的朋友可在文末評論或掃碼聯繫豫記小秘書(henandianfusiwei)報名,接頭暗號“約”。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一個出了30多幹部的村子,被一對滑縣夫婦變成了“桃花源”

集結時間為25日下午五點西頂小鎮,當晚烤全羊溫酒夜話,26日上午暢遊西頂,下午鄉村振興論壇後返程。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