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中國畜牧養殖業的現在與未來

1中國當前畜牧養殖業發展現狀

中國畜牧行業的發展其實就是短短三十多年,與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緊密相連。泰國正大於1979年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個飼料廠,也是深圳第一個外資企業,從此揭開了中國畜牧行業蓬勃發展的一幕。中國在短短三十年中,從“雞屁股是銀行,殺豬過年,雞犬相聞”的小農經濟,發展到現在以小規模散養戶為主體的養殖模式,部分養殖企業已經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養殖,但是中國畜牧養殖仍以個體養殖戶養殖為主體。現在散養戶普遍屬於劣勢群體,在整個產業鏈中制約整個產業的發展,無序發展,造成養殖市場忽高忽低不正常波動,飼料廠飼料銷售競爭激烈,宰殺廠原料競爭激烈,中國養殖戶辛辛苦苦卻賺不到錢,絕大部分利益流入了中間渠道。

中国畜牧养殖业的现在与未来

上圖為我國過去十年的生豬養殖規模化水平走勢,圖中數據顯示散養戶的規模一直在呈現一個整體壓縮下降的趨勢。2008年有一個上升的波動,是因為在前一年至2008年3月份之前,豬價曾經持續上漲到一個令人咂舌的高度,利潤十分可觀。因此吸引了大批散養戶重新入場。散戶養殖的弊端是什麼呢:肉價暴漲時一哄而上,肉價跌時揮淚殺豬。因為基數龐大,所以對豬價的影響也很大。一輪一輪的豬週期怪圈,反覆循環。

調查表明,全國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下的分散飼養約佔養殖總量的30%,而在中小型規模養殖場(戶)中,大部分養殖場(戶)生產設施設備落後,飼養管理粗放,養殖環境差,標準化養殖比重較低;目前,我國生豬生產總體上仍處於追求數量增長的粗放模式狀態,出欄量雖然增長較快,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生產效率和成本存在較大差距。

近年來,隨著生豬產業的快速發展,環境汙染問題開始顯現。2014年後各種政策頻出。2015年“水十條”規定2017年底前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2016年4月,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將全國生豬養殖劃分為四類區域;2016年11月“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再次重申2017年底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

中国畜牧养殖业的现在与未来

截止至2017年上半年,各省份禁養區搬遷進展

國內環保政策逐步收緊,環保執行力度非常強,對國內生豬養殖企業進行地毯式檢查,對企業環保設施使用情況持續監督。加速了養殖行業整合,散戶退出會逐步加速,推動了養殖行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生豬存欄減少。禁養區拆遷後,原有生豬和能繁母豬隻有兩個去向:屠宰廠和遷往其他非禁養區。但遷往其他禁養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對於小養殖戶來說,成本壓力更大。因而大部分選擇送往屠宰場,另外疊加主動去產能等影響,我國生豬存欄自2014年開始下滑。

中国畜牧养殖业的现在与未来

2014年後生豬存欄顯著下滑

產業集中度提高。在環保壓力下,部分小養殖戶招淘汰,行業產能向大戶集中。2014年我國規模化養殖廠(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出欄佔比42%,到2015年我國規模化養殖場生豬出欄佔比44%,到2016年佔比已接近一半。

中国畜牧养殖业的现在与未来

規模以上養殖戶數量增加,規模以下養殖戶數量減少

中国畜牧养殖业的现在与未来

國內生豬養殖規模化結構變化

2當前畜牧養殖行業存在問題

當前畜牧養殖行業存在的問題主要如下:

01利潤分配不均,養殖戶利益得不到保護,隨著勞動力成本提升,廣大農民寧可出去打工也不從事養殖。而飼料經銷商、獸藥經銷商們依靠掌握一定的資源與飼料廠和食品廠討價還價謀求個人利益,成為行業中最大的贏家。

02肉食品藥殘超標,出口受阻,國內宰殺廠低價惡性競爭。無論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對中國是肉品均抱著不信任的態度,致使中國肉食品行業只能從事代工或低價競爭,陷入低價低效的惡性循環。

03國家為了平抑物價和隨著WTO協議的逐步生效,肉食品進口激增。因為消費習慣不同國外進口食品價格偏低,對國內宰殺行業造成巨大沖擊。特別是國家2008年對養豬的補貼造成一窩蜂的母豬增欄,存欄量過大,供求關係失衡,豬肉產品價格一落千丈,連帶其他肉食品價格一蹶不振。

04廣大散養戶養殖觀念陳舊不能接受新的管理理念,養殖水平參差不齊。

05養殖人員知識水平普遍偏低,中國自古雖然重農輕商,但是建國以後國家政策對農業傷害太大,極大的打擊了農業的積極性。農村優秀的人才絕大部分進入工業與行政事業系統。大部分養殖戶基本上是不願背井離鄉打工,土地收入又極為可憐的情況下,被逼從事養殖行業。養殖從業人員知識水平低,而且由於中國養殖行業發展時間很短,缺乏高級養殖技術指導人員,大部分屬於養殖戶自己摸索養殖經驗,許多想當然的理論推斷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個虛假的錯誤基礎上面。養殖理論上絕大部分採取拿來主義,借鑑西方養殖經驗,但是由於氣候,環境,從業人員素質等原因造成許多管理理念與設備多有水土不服。

06行情的無規則劇烈波動。由於養殖戶的群體基數過大,養殖理念不成熟,特別是國人的羊群效應特別明顯,跟風造成一窩蜂的上,一窩蜂的下,行情急劇的波動。國內部分不正規小飼料廠,小宰殺廠也得以生存的機會。要麼養殖市場極度萎縮,造成配套企業行業性虧損,小廠們則偃旗息鼓等待時機,大廠苦苦的掙扎,要麼養殖市場火爆異常,造成配套企業產能緊張,供求關係嚴重失衡,小廠趁機出海,對養殖戶利益進行打壓,造成養殖環節絕大部分虧損;養殖戶養殖熱情退潮,重新進入行情低迷期。

3中國畜牧養殖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國是一個豬肉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伴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人們對牛、羊、魚的需求必然會增加,對豬肉的需求必然會下降,如果達到美國2009年水平20.56頭,那麼2020年可能我們只需要能繁母豬1552萬頭,未來胴體會高於目前的標準達到90kg以上,那麼可能只需要1330萬頭,等於要下降70%的能繁母豬。大量沒有競爭力的豬場開始逐漸關門。當然這只是理想算法,2020年可能下降沒那麼快,但這是總的趨勢,養豬業形勢不容樂觀。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將導致生產方式逐漸改變。中國複雜的地形結構造就了世界上最多的地方品種,未來10年內人們對豬肉的需求絕對是求優、求精,如果還想用目前的快大豬(雞)平淡的口味去滿足市場需求,成為市場的主流,利潤空間肯定不會高到哪兒去。目前病態的高密度、高集約化的生產方式之所以持續併成為主流,可能是被世界發展中國家豬肉溫飽的市場需求空間,如何保護和開發地方品種、開發個性化的市場需求,去實現健康、綠色、有機、環保飼養模式絕對是未來的一個大方向,也是一個大趨勢。

飼用日糧結構、環保消納面積決定豬場的規模與佈局調整。自從養豬規模化開始,玉米—豆粕型日糧就成為主流,但中國的飼用玉米、豆粕均無法自給自足,依賴進口。當中國的養豬原料開始依賴進口,並且讓汙染在中國的土地持續,而且還是免稅的,這應該不是一個發展中的政府願意看到的。未來市場、政府應該會主導飼用日糧結構的多元化、區域飼料資源開發和有效利用,該方向應該和地方豬的開發利用有更高的契合度,從而帶動養豬模式向新型環保、健康、生態方向發展。

種豬場之間的競爭將會愈演愈烈,二元種豬基本沒有利潤空間,原種場面臨整合,大型種豬公司、豬場管理服務公司將逐步興起。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首次明確種業國家戰略地位,大眾對種業發展有迫切的願望,未來10年是種豬公司從“拿來主義”到“洋為中用”到“自主培育”的重要時期,因為商品豬6%-11%的低資本回報率必然導致種豬公司及種豬服務公司整合升級、搶佔種豬市場。純種豬的利潤空間應該在1000-2000元/頭,一個投資2.1億的十萬頭原種場,如果30%的種豬能賣出去,其資本回報率可高達20~40%,但如何才能當種豬賣出去,並穩定客戶群體,將完全依賴強悍的技術團隊去開發市場契合度高的種豬,用強悍的售後服務團隊去穩定客戶群體,並從企業層面整合上游飼料、中游商品豬、下游屠宰加工及市場等各環節,完善整個產業鏈,建立策略聯盟,才能實現穩定的共贏。未來10年畜牧公司必須進行自我定位,才能適者生存。

我國未來十年的要素稟賦結構變遷決定了豬場難以實現完全的機械化。儘管2010年是劉易斯拐點,人口紅利已經接近尾聲,但中國13億人口的基數,不管要素稟賦結構如何變遷,勞動力應該始終有盈餘,越是先進的豬場,未來在開放競爭環境中的自生能力越差,尤其對於資本回報率較低的商品豬而言。人機互助、因地制宜才能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政府希望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安排農民就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目前政績導向,導致各地都想建成國際大都市,大量的農民工在全國各地搞基礎性建設,等基礎建設搞得差不多,房地產熱慢慢回落,城市的集中發展轉向衛星城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開始起步,農村發展逐步起步,民工潮就開始迴流,當地農民進入規模化豬場,只要豬場條件搞好點,迴流的人變成從事養豬的人就慢慢變成主流,比豬場完全機械化更符合政府的既得利益,同時在開放競爭的市場中更有自生能力!

作者:XXX;來源:樹山農業科技;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