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農村低保與精準扶貧有什麼區別?待遇有哪些不同?

孫長玲544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低保戶這個詞,但是精準扶貧卻很少見,從字面上可以看出扶貧就是幫助貧困戶,低保戶是指年收入低於最低保障標準的家庭,看似這兩個名詞是一樣的意思,那麼實際又有什麼差別呢?



農村低保:農村低保戶的扶住對象是農村居民中家庭收入低於當地最低保障標準,主要是因為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難的農村居民,凡事符合這個條件的農村家庭,都可以得到當地人民政府獲得最基本的生活物質上的幫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是能夠維持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飯、穿衣等一些費用。最低的生活標準會根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隨之進行調整。


精準扶貧:精準扶貧是根據當地貧困區的環境、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幫扶、管理的治貧方式。精準扶貧的前提是運用合理、有效的程序,從居民中選取真正貧困的居民來進行幫扶,根據“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工作方針,在“人、錢”兩個方面細化,確保每一個貧困居民都能得到幫助。根據貧困居民的實際情況來切實改善群眾的生活條件,幫助其發展,增加收入。

總得來說,農村低保是國家對於符合低保標準的農村居民只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標準費用的補助。精準扶貧是對於貧困戶提供金錢、技術等服務,使其脫離貧困。


小馬話三農


大家好,我是“農策分析”,祝您在新的一年裡新年新氣象、新年發大財!

“農策分析”長期在基層工作,是一名基層三農工作者,就以我們當地為例來解答:

農村低保與精準扶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管是認定標準、補助待遇、還是扶持政策,都是完全不同的。但又有聯繫,部分低保戶可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但並不是所有的低保戶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認定標準不同

農村低保——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和《甘肅省社會救助條例》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主要看戶籍狀況、家庭收入、家庭財產三個條件。

精準扶貧——國家農村扶貧標準。國家農村扶貧標準:以2010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不變價)為標準,2014年為2736元,2015年為2800元,2016年為2855元,2017年為2952元。除此之外,還需要綜合考慮一戶農戶的住房是否安全、子女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家庭成員特別是主要勞動力是否健康等情況,整戶識別。

哪些人不能被認定為低保戶或者貧困戶

5類人群不能被農村低保戶
  1. 有5萬元以上機動車或大型農機具(汽車及汽車列車、摩托車及輕便摩托車、拖拉機運輸機組、輪式專用機械車和電動車等)。

  2. 有財政供給人員(僅限於具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關係)。
  3. 有購買商品房(不含徵地拆遷安置房等政策性保障住房)。
  4. 有經商辦理市場主體。
  5. 有3萬元以上存款。
7類人群不能被納入貧困戶
  1. 家庭成員擁有企業或股份、實際出資並分紅的。

  2. 家中有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文書、副支書、副主任的。

  3. 家庭擁有5萬元以上消費型小轎車、大型農用車、大型農機具或工程機械的。
  4. 在城鎮購買商品房、商鋪(因易地扶貧搬遷和災後重建等原因,在城鎮、園區購入安置性房產的除外)的。
  5. 家庭成員或法定贍養人、撫養人中有財政供養人員或在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工作相對穩定、年收入在3萬元以上(軍烈屬除外)的。
  6. 家庭為當地種養業大戶或家庭成員長期從事各類工程承包、發包等盈利性活動的,長期僱傭他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
  7. 為享受精準扶貧政策,不如實提供家庭收入和資產情況,經核實屬故意隱瞞或放棄、轉移財產的。

政策待遇不同

低保戶。按照被評定的低保等次,每月每人享受一定的補助資金。

貧困戶。按照政策規定,享受相應的扶持政策,主要有一定期限內免息的精準扶貧貸款,免費投放的牛羊、塑料育苗大棚等產業扶貧政策,免費的電焊、拉麵、電工等技能培訓,易地扶貧搬遷補助,高於其他農戶的住院報銷比例、低於其他農戶的住院起付線,政府代繳的養老、合作醫療保險,等等。

退出機制不同

低保戶。當家庭人均收入高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之後,非貧困戶的低保戶下個月立即退出,是貧困戶的低保戶可降低一個保障類別,享受降低後的保障類別6個月後再退出。

貧困戶。以年為單位進行脫貧,但是,脫貧後並不意味著馬上就不能享受扶貧政策,而是“脫貧不脫政策”,依然享受相應的扶貧政策。

歡迎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農策分析”為您解答更多此類問題,帶您瞭解更多農村農事,幫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


農策分析


首先要明白二者的幫扶對象是不一樣的。農村低保的幫扶對象是在農村中,居民的家庭收入低於這個地區的最低保證的標準,也就是收入低於最低值的農村居民。這些人主要是由於年老體弱或者是病殘等原因使得勞動力不夠而造成家庭的貧困,不能滿足生活的需求,這部分人是可以受到當地的政府給與的幫助。政府給與的幫助是保證當地貧困村民的最基本的生活的費用。

而精準扶貧的幫扶對象一般來說是一個地區。主要針對這個貧困地區的特殊情況,採取一些科學的有效的方法來幫助貧困區的人民脫貧。精準扶貧是幫助真正貧困的居民運用適合自己當地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來進行合理規劃,幫助他們發展,增加家庭收入,進而使這些貧困戶能實現真正的脫貧。總的來說,農村低保是保證貧困戶的基本生活,精準扶貧是為貧困戶提供真正脫貧的方法,使其能實現自食其力。

希望能幫到您,更多資訊請關注農醫生,農醫生祝您成功。


農醫生


農村低保與精準扶貧有什麼區別?


區別很大,小夥子在這裡簡單的給你分析一下有哪些區別?最簡單的解釋的就是,低保可以每月領取一定的生活費用,來保持最低的生活保障,扶貧是給你一定優惠政策,幫你走出貧困生活!


低保戶:是指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家庭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戶。主要是身體有重大殘疾,年老病弱,喪失了的勞動能力以及各種原因造成的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戶。是由當地的民政部門負責的。

精準扶貧戶: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於國家農村扶貧標準,是有勞動能力的農戶。國家給與一定的政策扶持,讓其精準脫貧。是有扶貧辦負責的。


低保是有當地民政部門負責的,是需要申請才有資格批准的,就算你生活困難,不去申請,誰會知道你生活困難。不會給你資格的,要記住,申請或許有機會獲得低保資格,不去申請一定沒有機會獲得低保資格。

精準扶貧是一項國家政策。是為了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的一項政策。是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一對一的進行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扶貧方式。目前精準扶貧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扶貧貸款,扶貧創業,扶貧教育,等等很多。


低保戶可以是貧困戶,但是貧困戶不一定是低保戶。低保可以申請扶貧,但是扶貧不可以申請低保!低保和扶貧都是貧困戶,差別還是很大的,隨著扶貧政策的加大,未來低保將是社會兜底脫貧的對象。

以上就是我對低保和精準扶貧有什麼區別的回答和建議。如有不當歡迎指正!我是賣柚子的小夥子!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轉發!


賣柚子的小夥子


等我來,精準扶貧,是指年人均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指導標準(現在是3200),愁吃,愁穿,醫療,教育,住房存在問題的家庭(簡稱兩不愁三保障)。低保,是指低於當地政府公佈的最低收入標準的家庭給與定期補助的救助制度。

1.貧困戶的准入標準低於低保,由於種種原因,精準扶貧准入的標準放到兩不愁三保障只要有一項不達標就可以准入。而低保,僅僅是保障基本的生存。所以,精準扶貧裡面有一項,就是兜底保障,對靠自身能力無法發展的,兜底保障。所以,全國農村低保對象才2600來萬,建檔立卡對象是7000萬。

2.兩者的優惠政策不一樣。低保和貧困戶,在教育,醫療,住房上,都有優惠政策,但貧困戶的優惠力度更大,很多地方,貧困戶的醫療保障達到住院總費用的90%而低保對象最對80%。

3.由於低保考慮到必須的教育和醫療開支,導致低保對象不一定是貧困戶(加之農村樸素的好事不能讓你家佔完思想,讓本應該和貧困戶重疊的出現二選一)

4.理論上,經過精準脫貧後,除了兜底對象不應該有其他的低保對象。但是,由於精準脫貧的標準過低,低保將長期存在,農村精準脫貧將一段時間內不復存在。


不燕


精準扶貧是貧困家庭的幫扶,利用各種資源或方法幫助脫離貧困,適用於有勞動能力或適度勞動能力的人。低保是扶貧的最後手段,是不餓死的底線,有些家庭沒有勞動能力,幫扶不會起作用,只能給予低保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