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河南省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嵩山風景名勝區

嵩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中部的登封市境內,是我國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世界地質公園、河南黃金旅遊“三點一線”之中心組成部分。

嵩山雄偉險峻、氣勢磅礴,是“中華五嶽”之一。嵩山以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優越的地理環境,自古就成為歷代帝王將相祭祀封禪,文人學士遊宴講學,高僧名道講經傳道的重要場所,所以留下了許多寺廟,是我國宗教及禪道的勝地。

河南省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塔林

嵩山名勝古蹟遍佈,其中有中國六最:禪宗祖庭——少林寺、現存規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現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嶽寺塔、現存最古老的石闕——漢三闕、樹齡最高的柏樹——漢封“將軍柏”、現存最古老的觀星臺——告城元代觀星臺。中嶽廟是河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建築群。嵩陽書院氣宇恢宏、古樸高雅,宋時與睢陽、嶽麓和白鹿洞書院並稱四大書院。此外還有蒼翠清幽的法王寺、迴環險絕的軒轅關、慧可斷臂求法的立雪亭等。

嵩山風景名勝區現已形成八大各具特色的景區:少林寺景區、嵩陽書院景區、太室山景區、法王寺景區、中嶽廟景區、盧崖瀑布景區、觀星臺景區、少室山景區,是觀光旅遊、登山探險、考察研究、休閒娛樂的最佳去處。

雲臺山風景名勝區

雲臺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焦作市修武縣境內,總面積240平方千米,是一處以太行山嶽豐富的水景為特色,以峽谷類地質地貌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集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於一身的科普生態旅遊精品景區。

目前,雲臺山是河南唯一一家集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八個國家級稱號於一身的景區。

河南省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紅石峽

雲臺山包含有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青龍峽、峰林峽、萬善寺、子房湖、獼猴谷、茱萸峰、百家巖、疊彩洞等11個景區。從東漢起,雲臺山備受帝王將相、達官貴人垂青,併為魏晉名士所經營,道家所開發,南北朝以後逐漸由儒釋道三教在此合流共處,世世代代為眾多文人墨客、四方名流聚散地。始建於明代的萬善寺位於茱萸峰翠屏峰腳下,是佛家教派臨濟宗祖庭。魏晉時期,“竹林七賢”隱居百家巖竹林二十餘年,並先後結識孫登、王烈等隱士,留下了孫登嘯臺、王烈泉、劉伶醒酒臺、嵇康淬劍池等遺蹟,百家巖也成了中國山水園林文化從宮廷走向民間的發祥地。還有唐王試劍石、一斗水村、藥王洞、雲臺山大瀑布、天門瀑布、黑龍潭瀑布等景點。

雞公山風景名勝區

雞公山風景名勝區位於信陽市溮河區境內,大別山最西端,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譽,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也是新中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全國八大景區之一,第一批列入全國44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雞公山以“雲中公園”而聞名中外,“佛光、雲海、霧凇、雨淞、霞光、異國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稱為八大自然景觀。景區有報曉峰景區、北崗景區、長生谷景區、大東溝景區、登山古道景區、李家寨景區、頤廬景區、避暑山莊、月亮湖、南街、中正防空洞等。

河南省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報曉峰

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國別和風格的建築群,既反映了當時中國所處的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時也向人們展示了各國的建築藝術。在這些建築物中,以頤廬、將軍樓、煙雨樓、會景樓、美國教堂、瑞典大廈等最有特色的建築物,有“萬國建築博物館”之美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公共租界。

雞公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森林茂密、生物資源豐富,有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大鯢、長尾雉、香果樹等,是河南農林、師範、醫藥等高校教學和科研基地。

龍門風景名勝區

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市郊,是國家5A級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風景清麗、寺院林立,歷來是詩人遊客流連忘返之地。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佛塔50餘座,造像10萬餘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龍門石窟與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

河南省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以北魏和唐代造像達到當時藝術的頂峰及匠心獨具的皇家典範、中原風格而異於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題記數量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譽為“古碑林”;以造像內容廣涉佛教信仰的眾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題材也是石窟藝術中所罕見。

王屋山風景名勝區

王屋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濟源市,是國家AAAA級景區,總面積265平方公里。王屋山是中國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也是愚公的故鄉,愚公挖山的故事家喻戶曉。整個景區森林覆蓋率在98%以上,其中最為珍奇的是被稱為"世界植物活化石"的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銀杏樹。

河南省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王屋山

以主峰天壇為中心這裡一山突起、群峰環繞、丘阜卑圍的拔地通天之勢,獨具"王者風範"。唐著名高道司馬承禎把天下名山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列為"天下第一洞天",號"小有清虛之天",奠定了王屋山洞天福地的宗主地位。在唐數十年間,王屋山相繼建成發紫微宮、陽臺宮、清虛宮、十方院、靈都觀等規模宏大的道教宮觀,成為全國道教活動中心。千百年來,王屋山還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尋幽探勝,陶冶情操,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佳句。

王屋山主峰天壇山海拔約1700餘米,是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設壇祭天之所,世稱“太行之脊”,“擎天地柱”。陽臺宮是王屋山旅遊線路的起點,現存的主體建築三清殿和玉皇閣為明正德年間重修。千年銀杏樹是中國五大銀杏樹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為我國現存最大的銀杏樹,是神奇的不老不死之樹。

堯山風景名勝區

堯山風景名勝區,又名石人山,位於河南省魯山縣西。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得名,為天下劉姓發源地。先後多次被評為“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十佳旅遊好去處”和“河南最美的地方”,是河南省首批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

堯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分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白牛城、秘洞、溫泉十大部分。專家評價堯山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堯山的奇峰怪石、山花、紅葉、飛瀑、溫泉、 湖面、雲海、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及人文景觀構成了完整的風景體系,現已命名的景觀有240多處;石人、將軍峰、千丈巖、和合峰、白牛城口、王母轎、通天河、九曲瀑布、鬼門關、南天門、 報曉峰、猴子拜觀音等景點遍佈景區。

林慮山風景名勝區

林慮山風景遊覽區是林州市林慮山一系列景區的總稱,景區面積有100平方公里,包括桃花谷、太行大峽谷、王相巖、黃華神苑、洪谷山、柏尖山、五龍洞、太行平湖、太極山、天平山、冰冰背、王相巖等景區景點,位於河南省林州市,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也是“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

河南省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紅旗渠

林慮山歷史悠久,從南北朝時期起就已成為眾所矚目的旅遊勝地,因此,匯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景區內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0處,市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71處,旅遊資源豐厚。

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形成了以“人工天河”紅旗渠、太行大峽谷、太行之魂王相巖、冬夏倒置桃花谷、北雄風光天平山、翠柏園林龍鳳山、石門湧泉萬泉山、龍洞天橋五龍洞等景觀為主體的獨具特色的風景名勝區。太行大峽谷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吸引著四方遊客。每年接待觀光野營、休療養生、滑翔攀巖等大批遊客。現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博愛縣,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由天井關、大泉湖、三姑泉、觀音峽、佛耳峽、靳家嶺、月山寺等七大遊覽區、308個景點組成。青天河風景名勝區素有“北方三峽”之稱和“奇泉異洞蓋中原”之美譽。

河南省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青天河

大泉湖遊覽區既有一川碧水之靈秀,又具幽谷深峽之奇觀,兩岸林泉之美、峰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勝實屬罕見,故有“北方三峽”、“桂林山水”之美譽。佛耳峽遊覽區是一個以奇峰秀石為主的峽谷景區,素以奇峰異石、山重水複而著名,有夏觀“水瀑仙境”、冬賞“冰瀑銀山”的別樣風景。靳家嶺遊覽區有數萬畝人工松林,是焦作秋季太行紅葉的最佳觀賞地。月山寺始建於公元1158年,是歷史上著名的佛教聖地,與少林寺、白馬寺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清三姑泉泉口直徑2.18米,呈喇叭形帶狀,常年湧水4—8個流量,雄冠“華夏第一”。天井關遊覽區位於天井關古戰場至青天河水庫大壩之間,既是古時兵家對壘的古戰場,又是現代縱情藍天碧水的天然娛場。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

神農山風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河南省沁陽市紫陵鎮趙寨村。內有8大景區136個景點,有九山兩河二十八峰。傳說,神農氏曾在這裡設壇祭天,神農山也因此而得名。西晉女道士魏華存在此修道42年,著述了被稱為“四大天書”之一的《黃庭經》,並創立了道教上清派。北魏高僧稠禪在此開鑿太平寺摩崖石刻,興建雲陽寺、臨川寺、太平寺和沐澗寺。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動植物種類繁多,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動物的有金雕、麝等5種,珍稀植物有照山白樹、領春木等10種,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險奇曠幽的原始森林,更有天下一絕的白松嶺。15600餘株白鶴松姿態萬千,生長於懸崖絕嶺之巔,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

雲陽河風景區有云陽寨、清靜宮、神農文化廣場、財祖廟、醫祖廟、雲陽塔林、風雨石、雲陽寺、獼猴苑、始祖峰、王母洞等景點。仙神穀風景區有靜應湖、靜應廟、太平寺摩崖石刻、沐澗寺、真谷寺、西石甕、十里畫廊等景點。臨川山景區有臨川寺、神農大峽谷、人間天上、百草坡等景點。黃花嶺景區有“中國第一鬼村”的封門村。

黃河風景名勝區

黃河風景名勝區位於鄭州市西北20公里處黃河之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

河南省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炎黃二帝像

黃河風景名勝區現已開放面積20多平方公里,已經建成並對外開放的五龍峰、嶽山寺、大禹山、炎黃二帝、星海湖等五大景區,分佈著炎黃二帝巨塑、哺育像、大禹、黃河碑林、萬里黃河第一橋、毛主席視察黃河處、浮天閣、極目閣、孔雀園等四十餘處景點。其中炎黃二帝巨型塑像採用中國傳統雕塑藝術和中國建築藝術相結合的手法進行建造,高106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

黃河風景名勝區繼2007年成功舉辦落成大典後又連續三年舉辦了 “中國·鄭州炎黃文化周”活動,已成為全球華人和國際友人尋根祭祖、觀光旅遊的聖地。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河南省十佳文明景區、河南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國家4A級旅遊區。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河南省桐柏縣,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是淮河的發源地。

這裡自然景觀奇絕,人文景觀薈萃,分為淮源、桃花洞、太白頂、水簾洞四大各具特色的區域。有豫南第一高峰海拔1140米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享譽海內外的佛教禪宗白雲系祖庭雲臺禪寺,譽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水簾洞。河南四大名寺之一的水簾寺,險幽神秘的淮河源等以及新開發的三條黃金旅遊線路,通天河《西遊記》文化遊、盤古溪生態遊、情人谷休閒避暑遊等各類景觀118處,其中一類景觀46處。集雄、奇、險、幽、秀於一身,兼具南疆北國之神韻,被有關專家評價為“比華山之險,與黃山競秀”。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還飽含濃厚的蘇區文化。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李先念、王震、楊靖宇、彭雪楓、王樹聲等都曾在這裡戰鬥和工作過。從1925年到1947年22年間,這裡先後建立過6個省級、5個地級、12個縣級黨政軍領導機構,原中原軍區、中共中央中原局都曾設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