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紅評|芙蓉高臺,起於人才累土

5月7日,長沙“驚天”。452米樓上樓,長沙國金中心開門揖客,都市“朝天髻”平步青雲。5月8日,株洲“動地”。自動循跡、軌跡跟隨,列車奔向大馬路,實體鋼軌遁地無形。“湖南第一高樓”能立起來,仰仗“湖南工匠”;全球首條智軌列車能跑起來,依賴“湖南智造”。紅五月驚天動地大事件接連,“湖南太有才了”並非孤例。

全國“兩會時間”,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第一資源”堪稱國家戰略資源。

哪裡重視人才,哪裡風生水起;哪裡漠視人才,哪裡草木不興。“人才第一資源”於21世紀,越發稀缺昂貴。“搶人大戰”雖不見瀰漫硝煙,卻能舉國乃至全球嗅到火藥味。昔日千金買馬骨,如今不少一線城市“掐人尖兒”,祭出千金難求的本地戶籍“撒手鐧”。

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排出“四五一”陣型:四個創新、五大行動、一個芙蓉人才行動計劃。這等陣型表明,給力“創新第一動力”,人才是支撐根基、核心裂變要素。創新這活兒,智力密集最絞腦汁。唯有人才,腦洞最易大開,最能卷下一場場“思路花雨”。想攬創新“瓷器活”,須先亮人才“金剛鑽”。創新驅動實質即人才驅動,掌控不了人才優勢,科技優勢、產業優勢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超級計算機、超級雜交稻、磁浮軌道交通,湖南黑科技令世界刮目。一批戰略性產業新興,“製造大省”湖南,向“智造強省”強勢轉型。身居產業爆發期、轉型關鍵期,促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湖南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渴求人才、珍視人才。

自改革開放以來,湖南首度作出人才戰略宏大布局——芙蓉人才行動計劃手筆空前: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廣聚高層次科技英才、創新型經營帥才、產業一線匠才、青年俊才、鄉土賢才。優化結構、健全機制,本土人才、海歸人才並用並重,湖湘人才集群窪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牢牢對接芙蓉人才行動計劃,各市州也紛紛廣植梧桐林,築巢引金鳳。長沙“人才新政22條”,豪擲百億巨金,儲備百萬才俊,詳列百項政策點,盡顯“百分之百”誠意。株洲努力探索政府僱員制,作出聘期管理、協議工資等制度性安排,鬆綁用人主體。湘潭拋出“橄欖枝”,一流團隊、頂尖人才領銜項目,最高支持1000萬;現有人才蓮城奮鬥滿三年,若加冕兩院院士,一次性獎勵500萬。衡陽“人才雁陣”,每年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上億,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新創業雁城,最高可享1個億資助,含“金”量極高配置舉國鮮見。

湖南人魏源說過:“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渴求人才,人才如井噴一般湧現;擱置人才,人才好比枯礦越來越匱乏。引才、聚才、鑄才、育才、扶才、優才,芙蓉人才行動計劃獨具識才眼光、用才膽識、容才雅量,暢通人才選拔渠道,給人才施展平臺、穩定可靠職業預期,讓諸路英才沐芙蓉國朝暉脫穎而出。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科教大省湖南,人才曾經或“孔雀東南飛”,或“雖楚有材,晉實用之”。時過境遷,新舊動能轉換,湖南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向心力、吸附力雙重發力,破解人才逆向流動命題,人口大省穩步邁向人才強省。

立長沙國金中心樓頂,目光跨過湘江,西岸嶽麓書院“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楹聯,穿越歷史煙雲,深情對視湖南一方新高地。九層之臺,起於累土。芙蓉國裡“芙蓉高臺”,無不起於人才“累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