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龐大集團“賣魚竿”是對是錯 龐慶華“不差錢”說給誰聽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思很明確,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之飢,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將魚竿放在自己手裡。近期,龐大集團這位“漁夫”卻賣掉了魚竿,此舉意欲何為?


龐大集團,可謂來頭不小,2017年7月31日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第97位,曾連續多年蟬聯唐山第一納稅大戶,實力十分雄厚,作為汽車銷售服務為主業的大型汽車營銷企業,龐大集團已經站在了行業頂峰。然而,近期的一則新聞,讓龐大集團的資金鍊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質疑。

“賣魚竿”意欲何為

龐大集團5月14日發佈公告稱,公司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洛陽奔馳與廣匯汽車簽署《收購協議》,擬轉讓公司及洛陽奔馳合計直接或間接持有的5家奔馳4S店100%股權,轉讓價格擬定為12.53億元。

此公告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部分媒體與網友認為,龐大集團此舉意味著其資金流惡化,需要出售資產來補充現金流。

對此,銠君向龐大集團官網郵箱發送採訪函,向對方提出“資金緊張狀況是否屬實?以及”五家奔馳4S店一年可以為貴公司帶來6億以上的收益,那麼貴公司為何要出售這五家4S店?等問題,截至發稿時止,龐大集團並未以任何方式聯繫銠君。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龐大集團在其2017年年報中顯示,2017年是其經營環境最艱難的一年,被中國證監會調查為其經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特別是融資困難、資金緊張制約了公司的正常經營。

可見,資金壓力是龐大集團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否則也不會做出“賣魚竿”式的行為。

龐大集團公告顯示,轉讓的5家奔馳4S店2017年的累計淨利潤為1.1億元。而根據龐大集團2017年財報,去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2億元,足見這五家店對龐大集團利潤貢獻的重要性。

汽車流通行業分析師桑之未也表示。目前,奔馳4S店在所有品牌中是盈利最強的,而最近幾年奔馳的銷量也一路上揚。

事實上,奔馳是豪華品牌中稅前利潤率最高的品牌。對於龐大集團而言,奔馳是其目前最好的“魚竿”,把 “魚竿”賣掉,用來緩解資金壓力,本質上無異於飲鴆止渴。

“如果資金充裕,誰會賣奔馳店呢?”汽車流通行業分析師桑之未表示。

但龐大集團力挽狂瀾的動作,除了變賣產業,也在宣稱自己“不差錢”的現狀。

龐大集團“賣魚竿”是對是錯 龐慶華“不差錢”說給誰聽

“不差錢”言論能否力挽狂瀾

“這個就是正常的企業資產買賣,根本無所謂‘錢多錢少’。賣幾家店不能說明什麼,說我沒錢,我剛在北京亦莊買了店,花了六千多萬。我都懶得說了。” 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表示。

相比龐大出售奔馳4S店,龐慶華的言論顯然更加引人注目。無論從財報、年報或是公告中,都顯現了龐大集團面臨的資金壓力,那麼,龐慶華的“不差錢”又是說給誰聽呢?

這還要從其涉嫌三宗信披違法事項說起。據龐大集團5月17日公告顯示,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龐大集團涉嫌違法事出有三:“未如實披露權益變動情況、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未披露自身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調查”。

鑑於此,證監會對龐大集團及龐慶華做出了頂格處罰,公告顯示,對龐慶華處以 90 萬元的罰款並給予警告,對龐大集團處以60萬元罰款並給予警告。

龐大集團“賣魚竿”是對是錯 龐慶華“不差錢”說給誰聽

值得注意的是,龐大集團去年公告被立案調查後股價出現巨大波動,2017年5月3日當日即以3.37元跌停開盤,當日以跌停價收盤。隨後的幾個交易日,股價連續下挫,並在2017年5月11日跌至2.66元。對比立案調查公告日前一交易日即2017年5月2日當天的最高價3.77元,短期內最大跌幅範圍達29%。

因此,龐慶華選擇此時宣城自己“不差錢”,不僅是為了平息外界對龐大集團資金問題的質疑,同時也有安撫投資者的目的。

然而,龐慶華所提出的六千萬買店究竟能不能塑造“不差錢”的形象呢?事實上,無論是變賣產業還是集團董事長的發聲,遠不如找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靠譜。

轉型之路問題重重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2014年,龐大宣佈暫停擴張,結束了與廣匯持續了近兩年的經銷商集團“老大”之戰,此後,龐大進入了戰略收縮期。隨後,龐慶華表示,要打造企業可持續盈利能力,龐大目前要做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龐大集團“賣魚竿”是對是錯 龐慶華“不差錢”說給誰聽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龐大將著力打造五大整車板塊(商用車、斯巴魯、大眾、奔馳和韓系),此外還要拓展諸如改裝、租賃、二手車和新能源車等全新業務。

可見,龐大集團轉型都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方向,但在商用車方面,龐大集團由於在中低端佈局很多,雖然銷量不錯,盈利卻並不高,而老對手廣匯旗下寶馬、奧迪、捷豹等豪華品牌4S店高達近195家,可見龐大集團在高端商用車方面需要發力。

同時,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其 “拳頭”產品之一,斯巴魯在華銷量僅為3.1萬輛,同比下滑34%。龐大集團財報顯示,由該公司100%持股的中冀斯巴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為26.17億元,淨利潤僅為176萬元,如何在讓斯巴魯再現輝煌,對龐大集團來說是一篇命題作文。

事實上,無論對傳統項目的轉型升級,還是對新項目的開發,都離不開資本力量的助推。例如,龐大在網約車項目的投資就高達50億元,相對動輒幾十億的投資,龐慶華提出的六千萬似乎也沒有那麼顯眼了。

本文為銠財原創,如需轉載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