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央視點名批評演員天價片酬?

lingzisea


央視點名,這是給過熱的娛樂業澆上一盆冷水,是一件好事。

商業逐利,往往會陷入一個死循環之中,並非製作商,或劇組不知道演員的片籌太高不好,而是陷入了急功近利的燥動狀態而無法自撥。實際上娛樂業的近狀如同賭博瘋狂的場景。每一個人都以為為贏,都想趁機撈一把。賭徒的瘋狂就只能不斷的搶奪有限的資源,明星,小鮮肉,的使用又會加重這樣的籌碼,而且也能說增加資商的信心和投資的意願。

這時央視的點名會使得整個行業會趨於冷靜。在電影票房動輒幾億幾十億的票房的誘惑的今天。這種資本的瘋狂可想而知,並非明星本身的職業技能有多值錢,而是其知名度很值錢,但知名度是否就可以等於高票房卻是未必。但相對於採用低價的演員其風險會小很多。在這樣的行市下,只有央字號的點名才能把過熱的瘋狂冷卻。


源頭的風景


引導語:

作為一名普通公民來說,我是堅決支持央視點名批評演員天價片酬的。一個為國家、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恐怕一輩子也掙不了多少錢!



咱們先來談談天價片酬對影視業以及社會的不良影響:



一,對青少年以及社會錯誤的引導。




試想一下,明星天價片酬網絡上鋪天蓋地,再加上現在社會很多人的金錢觀。青少年勢必嚮往當明星,辛辛苦苦搞一輩子科研,也達不到明星的一個代言!這是多大的誘惑,多大的無奈。

二,對影視文化、影視業負面影響。



一部影視作品一大半的錢都用來付給明星片酬,作品的製作費再節約能有什麼出色的製作。都知道外國的特效厲害,而我們國家俗稱五毛錢特效!這是多大差距,差在哪?就差在沒有資金投入到這些技術和後期製作。天價片酬使影視作品質量大打折扣,觀眾體驗能好?

三,造成天價片酬明星嚴重自負。



現在的明星動不動就上億粉絲,動不動就幾千萬,甚至上億片酬。比一個上市公司盈利還多,愛一個科學家搞幾輩子科研。有些明星就開始自負了,你想一下他多厲害?人家能不傲嬌麼?

由此看來,控制明星天價不僅迫在眉睫,而且百利無一害:

一,促進影視業良性發展。



明星如果真的能獲取與自己的實力相對應的片酬。對老演員、老戲骨也是一種安慰,能夠引導年輕演員學習演技,提升自己的演員素養。而不是去整容,靠膚淺的顏值去吃飯。

二,對青少年正確的引導。



也可以讓青少年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不在盲目的崇拜明星,羨慕明星。因為不當明星也能成功,也能過上好生活,取得別人尊重。

三,使明星對自己認識更加客觀。



讓年輕的明星們意識到,不靠演技是沒有市場的。只有把錢大部分投入到作品質量上,才算一個合格的作品。不能絞盡腦汁只圖掙錢,做一些偷稅漏稅的違法行為。

希望相關部門儘快根據娛樂圈實際,制定相關政策,給娛樂圈創造一個有利環境!


娛樂偵查局


近年,央視多次點名批評天價片酬問題。今年更有崔永元爆出的演員陰陽合同問題,一時間公眾目光再次被引向天價片酬,一個明星片酬動輒數千萬,更有甚者達到上億元。

這些明星真的值這些錢嗎?

也許有人說,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製片方願意付高薪,與別人無關。有書君只想問,這種社會現狀真的正常嗎?

既然央視點名批評,就是他們已經發覺了天價片酬這個娛樂圈毒瘤,已經想整頓這種不正常現象。

有書君為央視此舉點贊,有書君覺得,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不僅僅是單純天價片酬那麼簡單。且聽有書君梳理分解。

一,良心經典作品稀缺。

有人說,天價片酬是市場調節形成的,有書君卻覺得,這是媒體導向使然,這也導致製片方無奈之舉。

我們細看天價演員大多是一些流量明星,並非演技精湛的老戲骨。

我們試想製片方投資是固定的,其為了追求流量,將大部分資金用於邀請流量明星,真正用於製作的資金已經所剩無幾,又怎能打造製作精良的作品呢?

況且流量明星只有顏值並無演技,甚至有時靠摳圖完成製作,可想而知,其向公眾傳播只是一些浮誇、粗製濫造的肥皂劇而已。

我們再看《人民名義》中,眾多老戲骨互飆演技,其表現都可圈可點。據悉所有演員片酬之和只有8000萬,只抵一個流量明星的片酬。

而《人民名義》向公眾傳播的正能量豈是肥皂劇可比?

天價片酬問題再不整頓,其將日益成為娛樂圈惡性循環的毒瘤。在製片方叫苦連天之餘,充斥網絡熒屏的肥皂偶像劇爆滿,而良心經典劇稀缺。

網絡媒體只有低俗表演,將失去向公眾傳播正能量的號召力。

二,戲子當道,英雄無人問。

有書君記得八月份曾看到一則新聞,《人民日報》表彰了包括林俊德、李小文、袁隆平等九位無雙國士。

這九位科學家中,可能只有袁隆平因解決了吃飯問題廣為人知外,我相信公眾對其餘幾位就知之甚少了。就如82 歲的女院士張瀰漫,有書君也是第一次聽聞其名。

這則新聞只有一兩天就被娛樂八卦湮沒了,充斥網絡的依舊是某星出軌,某星吸毒等八卦新聞。某星的一頂綠帽子就可以被媒體津津樂道幾個月。

可是這些無雙國士,國家真正挺直的脊樑卻無人問津,他們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又豈是明星們可比?

明星們帶來的只有低俗娛樂而已。

就如林俊德將軍,他紮根邊疆五十載,終其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試驗。

在其得知身患癌症後,因其電腦中保存著太多的國家科技機密,他拒絕治療,只想爭分奪秒把資料整理交接好,在其生命的最後一天,還在電腦前拼命工作。

可是這些科學家們又能得到多少酬勞?

他們都是憑著愛國信念,傾其一生獻身科學。

據說,我國最高科學獎只有500萬,這也並非科學家們人人都有,只有少數科學家能得到。

500萬多嗎?不多,某星一個月生活費就要幾十萬,500萬隻是某星幾個月生活費而已。少數科學家傾其一生心血,得到的只是明星幾個月生活費。這種現象正常嗎?

有書君覺得,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的怪圈,正是網絡媒體盲目追求娛樂流量,導向偏差所致,其也變向的導致天價片酬的哄抬。

央視想整頓天價片酬問題,只有追根溯源,先整頓網絡媒體的傳播導向。

三,娛樂至死的陷阱。

有書君覺得,我國文化之現狀,和波茲曼所著的《娛樂至死》所述頗為相似,現代由於網絡媒體的興起,我們的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甘願成為了娛樂附庸。

美國在冷戰時期,曾制定了“奶頭樂計劃”。

他們妄圖在別國通過各種娛樂發洩方式,來麻醉國民的精神,使其失去思考的能力。

他們慣用的伎倆,就是推廣網絡遊戲、挑起口水戰、拍攝大量肥皂偶像劇、發佈明星醜聞八卦、以及播放真人秀等。

令這些刺激感官的奶頭充斥公眾視野,使其日益沉浸其中無法自拔。美國就是將娛樂至死陰謀運用的如此淋漓盡致。

我們反思一下,美國將鞏俐、王菲等捧為國際巨星時,我國民眾心中崇拜的偶像,已經從英雄人物悄然變成了各類明星。

我國開始進入狂熱的追星時代,而且愈演愈烈。

比如某星大婚、某星公佈戀情、某星家暴等狗血八卦充斥網絡媒體。

明星們為了博上位蹭流量熱度,不厭其煩的自爆緋聞。

明星八卦動不動就上百萬流量,媒體也更熱衷於追明星熱點。

娛樂至死的惡性循環,造就了沒有流量明星參演就沒流量,從而也造就了天價片酬,最終麻醉了公眾。

有書君覺得,娛樂至死之言並非聳人聽聞,我們不應只看到天價片酬問題,更應看到今日國民麻木、含著奶頭沉醉於娛樂之現狀。

我們唯有呼籲,國家早日整頓娛樂圈之毒瘤,多出產良心經典制作,傳遞正能量,弘揚我中華精神。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我都不看內容了,直接說話,光批評當啥事?科學為國出防做出了那麼大的貢獻,得到了啥?軍人為國捐軀得到了啥?國家直接出手不就解決了,光說不幹,淨說空話放閒屁!已經引起民憤了,戲子誤國!


綠樹成蔭50


批評明星有用嗎,明星偷稅,稅務局幹麼去了,不監管都會去偷稅漏稅,片價高,廣電局幹麼的,什麼不管,設廣電局是養大爺的嗎


彥保2


早該查了,一個演員比科學家的貢獻大嗎?演員有飛機,科學家買不起,不公平,應向科學家學習


user46680406356


其實看電影就是看電影,演員只是一份工作,或許需要高薪,但也要有個度!不能佔太多影視資金的!資金都被佔去了,能拍出好電影才怪!什麼大製作,超強特效!都變成渣了!我們要看電影,明星效應固然存在但我們也不是傻子!弄2個明星上去演一堆沒營養的你看誰還去看國產電影!就特麼是圈錢!


呼倫貝爾一大渤


哎!悲哀。范冰冰範氶氶,倆範無德無能,都是靠整容涮臉混娛樂圈。腦殘粉絲捧紅成了豪門範爺,她不僅僅自己享受著豪門範爺的風光。還準備帶上她父親,範氶氶,範朵朵。全家進軍娛樂圈。好大的野心。娛樂圈成了你范家的了?戲子猖狂







讓俺飛會兒


我們鎮是產糧名星大鎮,一年水稻產值不及一部2O集電視劇。剩至不及個別演員一年岀場和廣告費收入。


用戶6113261332674


這幫只貢獻娛樂,卻得天價報酬的藝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完全背離了經濟發展階段,完全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所得收益完全沒有可供參考的底線。這種不平衡性對社會經濟發展做成極大的破壞,那種少勞多得,燈紅酒綠,炫富鬥豪,前呼後擁,豪車華宅,醉生夢死的宣揚,對社會精神生活做成更大的破壞,誤導人們的奮鬥目標,增加社會矛盾的發生。所以央視出手整治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時的,堅決擁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