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鐵嶺白塔(圓通寺塔)

原名圓通寺塔,鐵嶺白塔為其俗稱。此塔位於鐵嶺市區內銀州貿易城東南側,古鐵嶺城西北隅,是遼北現存最早的古塔。一些書刊文章言其為唐代所建,主要依據圓通寺石碑刻《重修圓通寺塔記》,該碑刻載該塔建於唐太和二年。但據考證,銀州歷史並非始於唐,另參照多種史料,鐵嶺白塔亦不具唐代塔的特徵,該塔建築所用之磚考古稱為溝紋磚,為遼代特徵磚,遼以前沒有這種磚,此有文物部門鑑定,唐代不可能用遼磚來修塔,故石碑所刻年代,不足憑信。據日文版《滿洲寫真帖》記此塔為遼塔,也有文章言及此塔為金大定年間建,但無論如何此塔不會早於遼代。

鐵嶺白塔(圓通寺塔)

該塔在明代即已破敗不堪,明萬曆十九年,遼東總兵李成梁夫人出資,予以修繕。此塔為八角十三級實心密簷式,塔身為青磚壘造,略成錐形。塔頂剎杆有銅盤和寶珠,塔座八面嵌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個大字,八面各有浮雕佛像一尊,並飾寶蓋。第一級塔身南部是神佛像,塔簷下部有磚雕斗拱,塔基和塔身有磚雕裝飾。每層塔簷都懸掛銅鏡和鈴鋒,塔身塗白,故稱白塔。古時此塔為城中最高建築,《志書》記為“二十里外能望而見之”。每當雨後,塔高雲低,雲飄塔間,故有“白塔橫雲”之美稱。古人曾用“山雨過城頭,雨晴雲未散;忽見白塔尖,鑽入青天半”的詩句讚美白塔的秀麗景色。

鐵嶺白塔(圓通寺塔)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波及鐵嶺,將白塔上面串葫尖震落,因剎杆有鐵鏈相系,故剎尖斜插入第三級塔身南側簷上。

鐵嶺白塔(圓通寺塔)

1987年,鐵嶺市對塔進行修復,但由於沒完全按照文物修復辦法,新修復的白塔雖展新姿,但文物價值恢復不夠理想。

鐵嶺白塔(圓通寺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