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獐子島底播扇貝規模減半 董事長稱“今年必須賺錢”

獐子島底播扇貝規模減半 董事長稱“今年必須賺錢”

距離1月30日晚獐子島(002069,SZ)宣佈扇貝異常的消息,已經整整過去4個月。

在5月31日召開的獐子島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當記者問及重塑投資者信心的話題時,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再次向各位投資者道歉,並將公司近年來出現的虧損稱之為“重度虧損”。

在回應多位投資者提問時,吳厚剛反覆提到對公司今年業績的期許。在2017年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中,這一期許被具體化為“淨利潤為正值”。這是獐子島2018年的預算目標,基於生產經營整體情況編制,不構成盈利預測。

引入戰略投資者仍在路上

在5月14日的2017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對於獐子島近年來“反覆”受災,吳厚剛表示公司會“深刻反思,痛定思痛”,同時加強內控,“成為廣大投資者喜愛的公司”。在5月31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吳厚剛進一步解釋稱,“今年(公司)必須賺錢,不賺錢的話ST風險可能會更大。”

吳厚剛向記者表示,“節流”應該說是公司今年利潤完成的關鍵,包括控制營銷、管理、財務費用等。吳厚剛透露,目前獐子島的海洋牧場的人員減少了幾百人,對費用及成本的縮減效果會在三季度末、四季度體現得更明顯。

“誰投資不想分紅啊?誰持有股票不想保值增值啊?”吳厚剛說,公司需要未來經營穩定,建立盈利能力,修復品牌和商譽,把“再振雄風的歌譜寫起來。”

2014年10月底,獐子島曾舉辦針對“冷水團”的災情說明會,吳厚剛當時提出了五點,包括第一時間行動降低損失、多元化營銷、加強團隊建設和內控制度等。如今針對2017年的大幅虧損,吳厚剛提出了“五大重心”,包括企業“瘦身”,割捨一些品種,並處置一些資產;保障現金流安全;提高盈利能力;引進戰略投資者;重構海洋牧場。

2018年2月5日,在公佈蝦夷扇貝盤點情況時,獐子島表示制定了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措施。5月14日,獐子島首席財務官勾榮在業績說明會上回應稱,公司擬引進新零售、長期資本等特定目標類型的戰略投資者。

吳厚剛表示,就引入戰略投資者這件事來說已和大股東、二股東達成共識,“一定要爭取在有效的時間內把戰略投資者引入”,解決資產負債率高的問題。截至2017年底,獐子島的資產負債率高企,達到89.78%。

吳厚剛表示,海洋生態方面的知識需要向大眾普及,現在全球的海洋生態已經發生變化,各種災害很多。“我們在實踐中去體驗海洋風險,甚至拿錢去‘鋪’。”

投資者質疑公司管理制度

對於蝦夷扇貝養殖及海洋牧場的風險,多位參加股東大會的投資機構人士表示密切關注。有機構投資者詢問如何防災減災,對風險進行防範。吳厚剛表示,事情出在蝦夷扇貝上,公司今年先把這部分的規模縮減,往年一般是底播60萬畝,今年最多30萬畝;過去是蝦夷扇貝放養3年收穫一輪,現在變成兩年一輪。

“另外還是要做預警防範工作,現有技術還是比較難實現風險的化解。”吳厚剛說,如今縮減扇貝養殖規模屬於“賠了兩次”得出的經驗性預警,還需要建立科技預警。

對於目前的蝦夷扇貝養殖情況,吳厚剛表示,春季抽測還未完成,目前沒有報告不正常信息。

此外,有機構投資者提出,第一,每天的扇貝捕撈量是否可以公佈;第二,目前獐子島對蝦夷扇貝的抽測是春、秋,以及年度抽測。“是否可以由海洋牧場的工人,最基層的部門來提出預警?不要‘高大上’的一個東西,不需要搞得這麼神秘。”該人士認為,公司若有信心把每天捕撈出來的海產品在網站上公開一下,“市場對你的看法就會改變。”

上述機構投資者指出,公司目前按照現有的規章制度做事,但還是出問題,是否要懷疑規章制度的有效性?“藏著掖著一定不行。”同時,獐子島相關人士也提出,一個基層工人的數據恐怕難以體現全面情況,公司應尋求一種方式規範地向外界公佈。

吳厚剛表示,需要衡量哪些信息是商業秘密,哪些則可以公開。可以形成關於牧場透明化的方案,逐步完善。

·END·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版權聲明:“新消費”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010-88890472

獐子岛底播扇贝规模减半 董事长称“今年必须赚钱”

新消費

由《中國經營報》快消連鎖版組打造

挖掘消費行業新趨勢、新機會與新模式

打造快消業與連鎖業上下游良性聯動的新型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