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阿里巴巴與亞馬遜搶奪5萬億美元市場,哪些國家成了焦點?

全球最大的電商巨頭亞馬遜正與來自中國的強勁對手展開激烈交鋒。

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日前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亞馬遜和阿里巴巴正在本土以外的地方尋求電子商務的增長,雙方將在印度、拉丁美洲、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爭奪5萬億美元的市場機會。

目前,亞馬遜主要佔領了北美及歐洲市場,在澳大利亞和新加坡也有佈局,並正努力進入印度市場。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大電商,在東南亞也完成了戰略合作關係和投資關係佈局,正在進入印度和澳大利亞市場。

事實上,亞馬遜不僅只有阿里巴巴這一競爭對手,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和中國電商巨頭京東也加入了這場戰局

阿里巴巴與亞馬遜搶奪5萬億美元市場,哪些國家成了焦點?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搶佔東南亞市場

根據谷歌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預測,到2025年,東南亞的電商銷售總額可達到880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0倍以上

在東南亞、南亞這些尚未打開的市場,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競爭日漸升溫,其中印度正成為新的“戰場”。摩根士丹利的研究預計,印度的網上零售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150億美元暴漲至2026年的2000億美元。

早在2015年2月,阿里巴巴就開始進入印度。但從賣家平臺做起,隨後進入支付和物流領域的阿里巴巴,在印度正在以相反的順序進行擴張。

阿里巴巴首先對金融科技初創公司Paytm進行了一筆具體信息未公開的投資——隨後再次注資6.8億美元成為Paytm的第一大出資方,之後取得了Paytm旗下電商平臺的多數股權。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在東南亞,一直以歐美為主戰場的亞馬遜面臨著一些障礙

。其一就是該地區信用卡和銀行賬戶普及率較低。阿里則看到了智能手機在東南亞的普及,將注意力放在已在中國站穩腳跟的電子結算系統“支付寶”上。

除了佈局支付領域,阿里巴巴也在購物和配送方面進行了戰略投資。阿里巴巴不僅拿到了領先在線食雜零售商BigBasket總值2億美元的股權,並投資了物流集團XpressBees。

阿里巴巴與亞馬遜搶奪5萬億美元市場,哪些國家成了焦點?

亞馬遜則採取了不同的策略。2013年,亞馬遜在印度以向當地零售業者提供網上賣場等的模式,開設了購物網站,並通過全資子公司的自主經營快速增長。

為了提供更多的支付選擇以驅動市場增長,2016年初,亞馬遜收購了總部位於印度的創業公司EMVANTAGE Payments。收購完成後,亞馬遜宣佈該公司的員工將加入亞馬遜的支付團隊,開發其印度電子商務支付平臺。

傑夫·貝索斯還承諾投入超過50億美元,以便在印度的電子商務蛋糕中佔據一大塊。不過,令亞馬遜沒想到的是,沃爾瑪也來搶奪印度市場。

不久前,沃爾瑪以160億美元收購印度在線銷售巨頭Flipkart77%的股權,這是世界最大規模的一筆電子商務交易,外媒分析稱這可能重創亞馬遜在印度的遠大抱負。

收購Flipkart後,沃爾瑪表示將向其注資20億美元,讓印度這家電子零售商擁有更多競爭資金,以擊潰來自亞馬遜的巨大挑戰。

目前,在印度的電商領域,三強格局日漸明顯,分別為攜手騰訊控股、微軟、沃爾瑪的Flipkart陣營;居第二位的亞馬遜陣營;以阿里巴巴集團和軟銀集團為資本來源的Paytm品牌陣營。

雖然亞馬遜在印度市場暫時領先,但阿里巴巴在東南亞市場更勝一籌。

2016年,阿里巴巴將東南亞最大電商零售企業、新加坡的拉扎達(Lazada)集團變為子公司。

2018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還宣佈將向Lazada增資20億美元。至此,阿里巴巴對Lazada的總投入達到40億美元。

Lazada集團現任董事會主席彭蕾指出,Lazada已經佔據戰略先機,完全有能力把握住東南亞互聯網商務下一階段的發展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京東也將目光投向東南亞

2017年11月,京東與泰國最大零售企業尚泰集團聯手,成立合資公司,在泰國和整個東南亞推出一個全新的線上零售平臺JD.co.th。此外,京東已經牽頭投資越南電子商務公司Tiki.vn,以擴張東南亞業務。

有分析指出,在中美兩大市場勝出的電商巨頭正面交鋒,這種在其他地方前所未見的競爭將在東南亞上演

在澳大利亞播種

除了在東南亞市場角逐,電商巨頭們也在澳大利亞播種。

知名創投調研機構CB Insights發佈研究報告指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澳大利亞用戶網上零售總額達到183.8億美元,這仍然只佔該國零售總額的7%左右,低於美國的9.12%和中國的19.6%。

網上零售的增長潛力,再加上澳大利亞零售市場的碎片化,這無疑給電商巨頭們創造了機會。

CBInsights認為,兩家公司採取了不同的市場進入策略,到目前為止沒有形成直接的競爭。亞馬遜正擴張商家在國內的覆蓋範圍,而阿里巴巴則主要把澳大利亞的公司推向全球化。

阿里巴巴與亞馬遜搶奪5萬億美元市場,哪些國家成了焦點?

當前,亞馬遜正在創建第三方賣家平臺,讓國內第三方商家能夠在大洋洲地區銷售商品,並且專注於將低價格、選擇廣泛和快速配送模式推向澳大利亞各地的消費者。

亞馬遜還表示,將於今年下半年在澳大利亞開設另一家物流中心,表明該公司在去年將其完整零售網站引入本地消費者視野之後打算繼續擴張。

據悉,亞馬遜在澳大利亞的現有配送中心位於墨爾本附近,第二家物流中心將建在悉尼西南地區隸屬於Goodman Group的物業之上,旨在為澳大利亞消費者創造更快的運輸條件和增加產品種類。

阿里巴巴則瞄準了中國赴澳大利亞的旅遊潮,首先佈局的就是支付寶業務。

據澳大利亞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約有140萬的中國大陸旅客前往澳大利亞,同比增長了13%。預計在2020年,中國遊客將在澳大利亞消費將近130億美元,其中包括教育費用。

為了實現將其手機支付平臺擴張到澳大利亞旅遊業的目標,2017年11月,支付寶與澳大利亞旅遊出口委員會(ATEC)達成了合作伙伴關係。

澳大利亞旅遊出口委員會指出,這次合作主要是為了教育澳大利亞旅遊業的店家與員工“如何利用支付寶的5.2億名中國活躍用戶”,並提高他們的技巧。

此外,阿里巴巴集團也和澳大利亞出租車公司Cabcharge開展合作,截止至2018年2月已有2.2萬輛出租車支持支付寶付款。

中國遊客購買澳洲商品的熱情,也讓阿里巴巴看見了商機。

2017年2月,阿里巴巴與澳大利亞政府合作開設了第一家總部。CBInsights指出,該總部成立後,已經有1300個澳大利亞和400個新西蘭商家通過支付寶的在線零售平臺,天貓和天貓國際上進行銷售。

阿里巴巴集團澳洲及新西蘭公司董事總經理周嵐總結道,阿里巴巴在澳大利亞的目標是,通過雲計算、在線支付和物流,“構建所需的全部運營基礎設施,以支持當地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擴張”。

眼下,電商巨頭們在澳大利亞市場還沒有一決勝負。

不過,澳大利亞零售商協會執行董事拉塞爾·齊默爾曼指出,雖然澳大利亞零售商對亞馬遜的影響感到擔憂,但可能未來中國的阿里巴巴給澳洲零售業帶來的衝擊要比亞馬遜更大。

齊默爾曼認為,阿里巴巴與亞馬遜略有不同,因為它擁有更長的價值鏈,不僅包括銷售,還包括數據收集、人工智能輔助營銷、支付等元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