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究竟是不是中國芯?高通“華芯一號”將於下半年正式商用!

相信大家都對美國高通略知一二,而自從我國中興華為在美國有了一些貿易上的摩擦後,國人們對美國高通的好感度也下降了一個層次。不得不承認的是,近幾年來,我國和高通的技術交流不斷增多,而高通也陸續向中國市場送出“大蛋糕”。近日,一則新聞的出現證明高通在中國的技術開放程度越來越高,那就是: 高通與中國合資研發的“華芯1號”芯片將於下半年商用。

究竟是不是中國芯?高通“華芯一號”將於下半年正式商用!

其實,這款被扣上國產頭銜的外籍芯片的產生絕非偶然,它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嶄露頭角。據悉,在2016年的一月份,高通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就已經組建了“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旨在開發應用於中國市場的新品。就在這個公司成立半年之後,華芯通就宣佈其已經獲得ARM ARMv8-A 64位處理器架構授權。2016年5月25日,雙方公佈華芯通的研究項目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時至2017年年底,高通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宣佈,華芯通自主研發的第一款服務器芯片“華芯1號”試產流片成功。這對於華芯通來說無疑是歷史性的一刻。

究竟是不是中國芯?高通“華芯一號”將於下半年正式商用!

近日,“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將在貴州舉行,時間範圍為5月26-29日。有相關人士透露,在該博覽會上,高通將展示華芯1號的服務器芯片以及其相關應用。除此之外,華芯通的第二代產品“華芯3號”也正在研發中。

究竟是不是中國芯?高通“華芯一號”將於下半年正式商用!

其實,我國芯片領域一直受到“能否自主研發”這個問題的困擾,就連實力派華為也難以擺脫這個問題的影響。雖然華為的麒麟芯是自家的技術,但它依舊受到產能的影響。畢竟麒麟芯:GPU授權ARM技術、受安卓系統的制約、部分基帶芯片來自高通、臺積電代工……由此可見,麒麟芯的產能受到外界的因素影響相當大,可以說是受制於人了。而隨著中興陷入被制裁的困局,國人也逐漸意識到核心技術領域自主產權的重要性。對此,許多網友提出疑問:“實現自研芯片的華為沒了高通等外來的技術,是否還能獨立研發生產麒麟芯片?”小編覺得,倘若華為沒了國外的技術支持,目前可能會舉步維艱。希望我國包括華為在內的科技企業能夠加把勁,爭取早日在芯片領域中獨立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