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這份手藝傳承千年,收入近萬,但卻後繼無人


安徽省有個地方叫做歙縣,在古代的時候叫做徽州,這個地方盛產徽墨,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聞名全國。到了現代,經過工資很高,5000-10000不等,但是從事這份手藝的人,基本上只剩老一輩。

千年徽墨的文化,正飽受著現代化的衝擊,面臨著後繼乏人的窘境。圖為當地一家制墨廠的一名工人。

在制墨的過程中,和料是最神秘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其工藝十分講究,細節很多,甚至很多東西至今還處於保密階段

圖為一名制墨工人的手,被染的烏漆嘛黑的。

不過雖然制墨的整個過程以髒苦為主,但是廠裡的車間,卻經常瀰漫著一股淡淡的墨香味和中藥的味道。

圖為和料結束以後製成的墨餅,把這些墨餅一排排的放在車間的工作態勢,就可以進入制墨環節了。

圖為車間裡的工人正在工作,他們要不斷的進行敲敲打打,然後把初具形狀的墨塊晾曬。

制墨的工程需要很細心,首先要用天平稱出重量,然後將一定重量的墨充分揉搓捶打後,放入模具成型,等冷卻完畢後取出。

圖為工廠裡一名48歲的工人,而他已經是男工人裡最年輕的了。

墨錠徹底定型以後,就會交到女工的手上,為這些墨錠描金。這些女工要比男工年輕不少,一般都是三十歲左右。

一塊完美的墨錠支撐以後,工人從來不會擔心它們的銷路,額從來不會擔心墨錠帶來的效益。徽墨現在唯一的缺點,是人手。

制墨環境的髒亂,導致這份手藝基本沒什麼人願意傳承下去,甚至包括了這些工人們的下一代,也都拒絕這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