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解碼溫氏模式”系列報道④,企業文化的“溫氏實踐”

一家企業從資產8000元發展到市值逾千億,35年間為何能增值逾千萬倍?

這奇蹟來源於“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共建共享企業文化。儒家思想裡的大同世界,人人安居樂業,生活和諧美好。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建立至今都在全力譜寫這段“大同傳奇”。溫氏集團創業於1983年,如今已是一家涵蓋養殖、食品加工、農牧設備、實業投資等幾大產業的大型現代化、信息化的農牧巨頭。在溫氏集團裡,所有員工都是大同世界的建設者和守護者,他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踐行著齊創共享的發展理念,把大同的信念“種子”播種在不同角落,化為企業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

“解碼溫氏模式”系列報道④,企業文化的“溫氏實踐”

溫氏文化展覽館

夢想的起源

“七戶八股”故事的美好傳承

在溫氏文化展館裡,有一個區域用雕像塑造當年“七戶八股”會議的模擬現場,人物惟妙惟肖,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溫北英等人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的真實寫照。“我們集團的企業文化核心理念是‘精誠合作,齊創美滿生活’,這是我們先董事長提出的……”在溫氏集團文化展館展出了溫氏35年的發展歷程,解說員娓娓道來。說起溫氏集團的大同夢想,不得不從溫氏集團創辦人溫北英先生說起。溫北英是新興縣簕竹鎮石頭衝村人,自幼熟讀《三字經》、《弟子規》、《論語》,一生受釋儒道思想及新式教育影響,形成了大同主義思想,並踐行一生。1983年,52歲的溫北英以七戶八股的方式集資8000元,創辦新興縣簕竹畜牧聯營公司。翌年,改名為簕竹雞場,開始了以“以仁治場”、“科技興場”的發展之路。在他的帶領下,大同夢想從此揚帆啟航。1993年,溫北英成立了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為溫氏集團首任董事長。溫北英開創了“公司+農戶”合作模式,實行全員股份制,實行“產、學、研”相結合創新模式,制定“幹部準則”、“員工準則”、“技術人員準則”,建立稔村服務中心,成立新興縣溫氏集團有限公司。他奠定了溫氏的發展基礎,為溫氏輸入大同的信念,為企業塑造出持續發展的文化動力。

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內生源動力。 溫氏“七戶八股”故事甘醇至美。35年來,溫氏集團始終堅持“齊創共享”的企業核心理念,把實現“共同富裕、造福員工、造福社會”作為辦好企業的宗旨,與股東、員工、農戶、客戶一道精誠合作、發展致富,並致力造福社會。

“精誠合作,各盡所能。用科學,辦實事,爭進步,求效益。文明禮貌,胸懷寬廣,磊落光明。同呼吸,共命運,齊創美滿生活。”,如今,溫氏集團這44個字的文化理念被譜成了溫氏集團之歌。這理念讓溫氏養殖戶在擁抱幸福感的同時,更加眷戀溫氏這片土地,釋放出更多的潛能。

“解碼溫氏模式”系列報道④,企業文化的“溫氏實踐”

企業的擔當

引領農民發家致富“模範生”

穿過良洞村鋼製的小區式大門,人們走進這裡會不由自主地感慨生活的美好:村道兩旁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花草相伴,生活環境乾淨衛生,休閒公園、健身設施、文體活動中心……生活配套一應俱全、盡善盡美。“良洞村的每一寸水泥路、每一步的發展,都離不開溫氏,年輕人創業,會把溫氏當成第一選擇。”良洞村支書秦木養對此頗有感觸。如今,大部分良洞村人都從事養殖業或在溫氏下屬企業打工,享受著土地收租分紅和股份分紅,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是溫氏集團齊創共享理念的最好體現。

“溫氏為農戶出發展方案、出技術,豬苗雞苗、藥物、飼料等一應俱全,還負責成品回收,還有良好的跟蹤服務,所有虧損由溫氏集團承擔……” 華農溫氏新興分公司辦公室主任陳進彩向記者介紹溫氏模式時說。發展是第一要務。“公司+農戶”合作模式,是溫氏三大法寶之一,正是大同理念的重要實踐,致力於帶領養殖戶共同發展致富。

溫氏集團在發展過程中,曾遭遇了兩次重大的考驗。一次是1997年-1998年發生禽流感,溫氏集團賠了兩億多元,公司差點倒閉;一次是在2004年-2005年,遇上H7N9事件,溫氏集團賠了36億元。在危機中,溫氏員工主動要求減薪和緩發工資,合作客戶始終不離不棄……溫氏人堅守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在遭遇危機時體現得淋漓盡致。三十多年,風雲變幻,全體溫氏人與養殖戶攜手並肩,一步一個腳印,讓溫氏發展成為養殖業的農牧巨頭。

在簕竹鎮,一個嶄新的現代化養雞場映入眼簾:簕竹鎮良洞種雞場擁有中控降溫系統的28棟現代化雞舍、無菌養殖模式,還有中式風格的嶄新辦公樓和員工宿舍,改造升級後的雞場讓員工生產和生活變得更舒適。

良洞種雞場是溫氏集團發展“第一桶金”的發源地,如今是年產2300苗雞苗的現代化雞場。它的出現成為了當地鄉村振興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我今年50歲了,在溫氏幹了10多年,原來4000多元的工資,有退休金,還有員工宿舍,生活挺美滿的。”雞場退休工人朱阿姨笑著向記者說。

“坐北朝南陽光好、通風透氣、佈局合理、安靜、面積夠大……”養禽生產技術部王曉瓊進入溫氏集團工作近10年時間,如願以償選到了溫氏集團四期安居樓員工房。安居房是溫氏集團為員工度身打造的溫馨的家,真正做到了讓員工安心發展、幸福滿滿。像王曉瓊一樣享受溫氏員工福利的還有很多。溫氏員工認為,只要努力、踏實肯幹,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

“解碼溫氏模式”系列報道④,企業文化的“溫氏實踐”

文化的魅力

齊創共享迸發新活力

溫氏有“三大法寶”,包括“公司+農戶(家庭農場)”的合作模式、“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和“齊創共享”型的企業文化,簡單說就是“機制”、“人才”和“理念”,這三大法寶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值得我們思考,這便是創新的理念貫穿始終,是解密溫氏企業發展的重要“基因密碼”。

機制活,企業興。溫氏創造出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公司+農戶(家庭農場)”模式似乎有“魔法”,其為合作農戶搭建一站式服務支撐平臺,形成了產學研結合、一體化養殖的產業鏈, 就是通過龍頭企業或服務組織的牽動,把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銜接為一體,形成有機結合並相互促進的組織機制,變市場交易為組織內部交易,從而解決廣大農戶進市場難、風險大的問題,小投入聯結大市場。 溫氏集團採用的全員持股計劃,之前就有6千多名股東,“全員持股”模式形成了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和事業共同體。溫氏集團培養了一支穩定、團結的管理層,溫氏股份有10多名董事會成員,通過團隊決策、群體決策、集體研究,充分發揮了群體智慧。薪酬福利制度、員工成長環境、股東分紅制度,在溫氏集團裡,“齊創”與“共享”互為驅動,互為結果。

在溫氏,人才成為企業“香餑餑”。在位於簕竹鎮溫氏舊總部溫氏學院大樓裡,正舉辦一期中高級經理級的培訓班,50名溫氏管理層人員正聚精會神地聽課。溫氏學院於2015年建成投用,是溫氏集團人才培養和企業文化傳承的培訓基地,該基地為推動當地人才振興提供了培訓平臺。

“在每期的幹部培訓中,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課程,那便是《緬懷先董事長》,我們繼承溫北英幹事創業的優良傳統,發揚務實進取的作風……”溫氏學院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2017年,溫氏學院就舉辦了約50期培訓班。溫氏集團還經常安排員工到外面學習,參加一些更高端的培訓班。溫氏嚴格遵守“人崗匹配,男女平等;注重人才內部培養,關注人才成長”的招聘政策,到去年底,溫氏股份員工總數已達50574人。溫氏集團從創立之初,便以人力資本為核心建立共創共享機制,將人才放在優先發展位置。原來早在上世紀90年代,溫氏集團就大量招聘大學生,用高薪吸引大批大學生來到偏僻的農村創業。如今,溫氏集團已有博士68人,研究生531人,溫氏科研機構、行政崗位、一線養殖場匯聚了各類人才,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

“基因”創新是企業發展第一驅動力。除了“公司+農戶(家庭農場)”合作模式的創新外,溫氏集團與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等2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開展了長期和深度的合作,這一舉措讓溫氏生產技術、信息化技術、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溫氏集團每年都從銷售收入中拿出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研發,投入到良種改造上,育成了很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良種雞、良種豬等等,有些達到了全球領先水平。”溫氏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同步推進和優化黨組織設置。溫氏集團於1996年成立黨支部,1999年升格為黨總支部,2003年升格為黨委,是我市第一個成立黨委的民營企業。溫氏集團把黨的方針政策作為企業的決策導向和發展機遇,把黨的組織體系作為企業德才兼備的人才庫,創新推行“四雙”(班子雙向進入、工作雙向互動、人才雙向培養、制度雙向互補),把黨的核心理念和工作方法作為企業凝聚人心的巨大力量。2017年,集團黨委下轄35個基層黨組織(其中黨總支部1個),在冊黨員953人(其中女黨員265人),黨員幹部450多人。近三年,黨員帶頭開展技術攻關的項目272個,黨員提合理化建議185條,被公司採納並評為總裁創新獎的有91條,為公司創造經濟效益上千萬元。

企業的發展,始終離不開文化。 翻閱溫氏集團的內部刊物,記者看到了許多讓人感動的員工小故事:“累了一起睡木板”、“武漢街頭小黃車穿梭”、“半瓶礦泉水分著喝”……溫氏人把自己的小故事分享給同事,互相勉勵和學習。和諧的企業文化是溫氏集團的發展之本。多年來,溫氏集團在傳承和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了“精誠合作,齊創美滿生活”的企業核心理念,得到全體員工的高度認同。

“善於把不同才能、各具特色的人聚集起來,為共同目標而努力、而排除成見。”“幹部的能力,決定成績的好壞。因此,要樹立好乾部的榜樣,培養好乾部,幫助幹部建立威信。事必躬親是愚蠢的。”“吃不窮,穿不窮,不團結便窮。”“以信為辦事準則,始終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任何制度決不能替代信字。”溫北英一生的精彩語錄都成為溫氏人做事和做人的準則。在企業文化的引領和驅動下,溫氏員工共同創造價值,共同分享成果,在不斷實現自身價值,成就人生的同時,更成就了企業的發展。

在去年,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聯合《每日經濟新聞》發佈“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中,溫氏股份以品牌價值131.39億元位列總榜TOP100第38位、民營榜TOP50第9位。溫氏股份始終以“精誠合作,齊創美滿生活”,堅持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平衡發展,與股東、員工及各方合作伙伴一道精誠合作,為推進中國農業產業化作出更多貢獻。如今,溫氏正朝著“千億企業 百年溫氏”的遠大目標闊步前行。

“解碼溫氏模式”系列報道④,企業文化的“溫氏實踐”

記者手記

播種“大同種子” 凝聚發展力量.“世界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思想的力量不言而喻。“大同思想”的精神豐碑是溫氏集團最寶貴的文化財富,如今,這家農牧航母正駛向“千億集團 百年溫氏”的更高目標,文化的力量顯得更為重要。精神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支柱,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大同思想”凝聚了人心,決定了溫氏集團的發展模式,它規範了企業內部服務理念,形成了良好的團隊意識,也為企業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在企業核心理念的傳承和實踐中,由千千萬萬的溫氏人共同堅守的企業文化變得更為厚重,更有包容性,更具有創新的動力。利用好“精誠合作,齊創美滿生活”這件文化的“法寶”將是溫氏集團在未來商海中,發展“紅海”和探索“藍海”的重要抓手,將是這家企業實現永續發展的重要根本。


雲浮融媒中心

編審:劉炳華

記者:區雲波

見習記者:區偉東 鄭瑤

特約記者:何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