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李世鹏:加入科大讯飞继续搞研究

在百度上输入李世鹏搜索出来的百科资料显示,李世鹏,科学家,于1999年5月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曾担任副院长、首席研究员及多媒体计算组主任研究员。李博士同时负责协调微软亚洲研究院多媒体领域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兴趣为信号与图像处理、媒体内容分析、图像与视频编码、高清电视技术、多媒体在无线与网络上的通信与在线播放技术、可伸缩媒体编码技术、应用层网络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无线通信与网络、P2P网络技术、新媒体格式及系统、多媒体广告技术、数字医疗及用户意向挖掘等等。

李世鹏:加入科大讯飞继续搞研究

李世鹏2011年当选IEEE fellow。 2015年10月李世鹏从微软辞职,加盟创业公司硬蛋科技的首席技术官(CTO)。从搞研究转型到做产品,李世鹏表示:“我想完整了解中国的技术生态,而硬蛋科技是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让我了解中国产业的趋势、痛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硬蛋科技期间,李世鹏带动硬蛋科技的研发团队和能力,技术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剩下的就是落地实现,而这并不是李世鹏擅长的范围。

2018年5月李世鹏出任科大讯飞副总裁、讯飞 AI 研究院联席院长。一直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有着非凡成就的李世鹏,为何要加入以语音识别为重点的科大讯飞呢?

科大讯飞是一家以技术为主导的公司,员工以技术人员为主,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这些是同样出身于中科大的李世鹏选择科大讯飞的主要因素。

对于此次加盟科大讯飞,李世鹏表示:“加入科大讯飞,再次回到研究领域,也是带着一些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整个大方向就是回到自己比较擅长的研究领域。科大讯飞是做语音的公司,我本身是做图像和计算机视觉这块儿的,对语音不太熟悉,所以我加入讯飞正好是一个强强联合。我会把很多做视觉的资源带到公司,用我的经验和技术背景来增强公司在视觉方面的研发能力。”

李世鹏:加入科大讯飞继续搞研究

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策略

由于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人工智能公司已经不能靠一个技术打遍天下了,总的趋势都是往全栈方向发展。当技术不强的时候,你可以和其他公司在技术上进行合作,以弥补自己的技术短缺;但是当越做越好的时候,就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了,这样才能在做大项目时不求于人。

从讯飞的通稿中可以看出,讯飞未来的产品定位就是三个主赛道:串联起人工智能所有技术的教育、医疗和司法。李世鹏表示:“讯飞目前走的是平台+赛道的路线,而赛道所需要的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全栈的技术。讯飞在语音、NLP 等领域在业界做的非常顶尖;其实讯飞在视觉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强了,包括文字识别、医疗等方面,其实都有产品。我希望加入讯飞之后能把视觉这一块也同样带起来。”

李世鹏认为,人工智能完全靠大数据的方法有其局限性,但是在未实现技术突破前,人工智能公司只能在数据上拼实力、下功夫。

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并不是完全依靠大数据来驱动,所以讯飞不会完全停止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技术研究。同时讯飞通过和全球高等院校、研究所合作,以此去发现未来的人工智能的架构和模式是什么,从认知科学里得到启发,用知识和推理去弥补架构和模式上的缺陷。

视觉领域内的技术非常多,需要做的东西也很多。科大讯飞目前的视觉团队有60多人,李世鹏将扩大和加强团队,并计划在北京和研究所、高校进行深度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