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農村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蹲在牆角買回憶


在越來越重視教育的今天,農村的孩子,學習成績,反而越來越差了。我覺得有下面幾個原因:

1. 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都跳出了農門,到城裡自己創業或打工去了。

農村裡只有留守兒童和老人了。老人只有能力,勉強保證孩子們不捱餓,不受凍。哪還精力或能力,來管束孩子們的學習。

孩子們和老人住在一起,沒有父母的陪伴,只有老人對他們的無能約束。當然,從一開始,就輸給了城裡的孩子。

現在,大家普遍認為,孩子在學校讀書,其實,就是家長之間的竟爭。農村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全靠孩子們自己了。學習成績當然會,越來越差。

2.很多農村的學校,師資力量比起城裡的差距還是很大。政府每年招收大批量的教師,補充到農村基層。

但教師工作一段時間後,成績優秀的,慢慢的又流回了城裡。教師隊伍在農村,流動性非常大,這也使得農村教育,經常出現教師不足問題。

3. 農村的孩子,有的跟隨父母進城了。父母在城裡打拼,也沒時間照顧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孩子們在城裡,因沒有戶口,也不能就近入學。人雖然在城裡,依然是外來人口。

記得春節晚會,有一個小品,看哭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小品講的是,進城務工人員的孩子,沒有戶口,不能入學。即使入學後,也會遭歧視等現實問題。

小品中有一細節,孩子們在城裡,因經常幫父母賣菜,心算卻是特別厲害。

看得有點心酸,農村的孩子們,在城裡,住在小小的出租屋內,早晚也要幫父母守店,沒有好的學習環境,成績自然是不會好的。

只有整個社會進步了,農村的孩子,成績才會好起來。


24幀半


從幾個方面來談一下問題:

1.資源問題: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由於城鄉差距,現在城市和農村之間,沿海與中西部地區,存在著一個“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城市由於相對完善的醫療、教育等配套設施,便捷的交通條件、充裕的工作機會、多元開放的價值理念等,獲得了太多人的青睞。優秀人才、優勢資源向城市的集中成為一個慣性。教育領域同樣如此。城市和鄉村教育領域的不均衡發展不僅體現在師資力量的不均衡上,而且也體現在生源的不均衡上。在農村,但凡重視孩子教育的家庭,向城市的教育移民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周圍缺少好的“榜樣參照物“無疑也會加劇農村教育的墜落。


2.思想觀念問題:我們說,教育其實也是一種耳濡目染的過程,教育不僅侷限在學校,家庭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農村,低學歷、低收入的家庭要佔據大多數,父母對“教育改變命運”缺乏感同身受的理解。這種情況下,父母對教育角色和作用的漠視、父母在對孩子言傳身教方面的“力有不逮”,都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熱情。

3.教育方式問題:對比城市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農村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太過於“粗疏”,完全就是“雜亂無章”、“聽之任之”的方式。我身居大城市,周圍幾乎都是對孩子實施“精細教育”的中產白領父母:特長班、學前班、各種輔導班超前或配套教育等,可以說,在父母有目標、有方法的精細培養下,率先搶跑的城市孩子不僅能夠遠遠贏在起跑線,而且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的養成也會讓他們最終贏在終點。

4.近幾年大學擴招,大學學歷的含金量嚴重縮水貶值,“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這會影響相當一部分農村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投入意願,尤其是在以生存為第一要務的農村家庭,教育的投入與教育產出是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大學擴招,學歷縮水,教育前景的不明朗無疑降低相當一部分農村家庭的投入意願。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看到這個問題,我特別想說幾句。我自己也是農村孩子,後來靠著讀大學在城市安家落戶,但是現在我身邊的親戚,包括後輩小孩仍然有很多在農村。我自己的父親是一個從教了30多年的鄉鎮教師,所以我對農村特別有感情。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就是農村孩子的學習成績確實越來越差了。我是湖北仙桃人,結合我身邊的一些情況,簡單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首先,相比我們那個時代,現在農村的小孩吃苦精神越來越差了。現在的農村,在二胎放開之前,大多數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不管家庭環境怎麼樣,家長都特別寵愛小孩。記得我們小時候讀書的時候去上學,還要走兩公里左右的土路才能到學校。現在小孩的條件比我們那個時候要好多了,但是吃苦精神卻越來越差了。反饋到學習上,就是越來越不願意刻苦努力。

另外,農村和城市教育的水平差距越來越大。現在鄉村小學,由於待遇普遍偏低,優秀一點的畢業生都不願意去。反觀城市裡面的學校,好一點的學校重點大學的畢業生都很難進去,可見此消彼長,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大,教育水平也越來越懸殊,自然農村學生成績會越來越差。

在我們那個時代,老師是可以體罰學生的,家長對這種行為普遍是支持的,家長一般都很配合老師,而且學生是很尊重並且敬畏老師的。但是現在隨著所謂的教育體制改革,老師碰都不敢碰學生一下。既然是這樣,那對很多老師來講,誰願意管那些表現不好的學生,反正也不是自己的小孩。這樣也進一步加劇了農村小孩成績變差的趨勢。

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對大多數農村家庭而言,家長的教育普遍缺失。救我老家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的子女都是留守兒童,很多小孩都是爺爺奶奶在帶,家庭教育是完全缺失的。農村很多小孩課後就是稀裡糊塗的玩,但是相對而言,誠實的小孩都在接受各種培訓,各種興趣教育。這樣無形之中就拉大了農村和城市小孩之間的差距。此外,城市的父母都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一般都很重視這一塊,而且有時間的話都會盡可能的去帶小孩,多去接觸外面的世界,多去擴大自己的視野。反觀農村小孩,這一塊是完全沒有的。

所以綜合來說,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師資力量,還是個人的素質來說,相對城市小孩,農村小孩的整體水平確實在不斷的滑坡,我想這也是值得我們廣大年輕父母深思的一個地方吧。畢竟你現在所有的付出,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小孩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金銀湖老陳


農村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發展到現在已經幾乎痼疾,正如描述中所言,如再不及時採取措施,加大拯救力度,我們犧牲掉的可能就是農村三四代人的希望和幸福。



形成我國農村兒童青少年教育水平不斷下降的直接原因,來自於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斷外出務工,致使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這就使得子女基本上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只要孩子們餓不死就為原則。


其二,前些年為了整合教育資源,集中優勢辦學,幾乎上將基本上已經履蓋了全國農村的村辦小學,鄉辦中學進行了撤併整合,使得農村的教育資源消失殆盡,給農村的孩子們造成了上學不便,家庭費用增多,而家長又不能及時監護的局面,這也是生造成農村教育水品不斷低下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其三,前些年全社會對農村國民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我國從傳統意義上來講,是個農業超級帝國,據統計我國居住農村的人口占到了總人口數的57.0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2.99%,而在所謂的城鎮居住人口當中,又有多少是農村人口我沒有找到確切數據,總的來講農村人口有將近8億之多,全國農村0到14歲人口總數達到1.7億至2億之間,這是一個多麼值得高興而又感到十分可怕的數字。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農村少年兒童的教育問題是到了應該徹底解決的時候了。


駱駝草的吟唱


我是一名鄉村高中教師。近年來學生的基礎是一年不如一年,知識基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學生的思想品德也大不如以前。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家庭教育缺失。

現在的農村孩子很大一部分都是留守學生,家長為了養家餬口,長年在外地打工,而學生只能由爺爺奶奶管教或寄養在親戚家。有些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在寄宿制學校上學。這樣的情況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父母每隔一段時間給孩子轉賬生活費,但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生活費,還需要父母的關愛。



孩子缺少家庭關愛,對孩子思想品德的影響是直接的,孩子表現出來的特點是沒有禮貌,自私,承受不了壓力,更不懂得去理解,關心別人。因為孩子很少被別人關心過,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根本不在身邊。

所以現在很多人在說“寒門難出貴子”,說的不無道理,我是深有體會。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一不可。有些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去,自己就可以歇息,剩下所有的事都是學校的了。家庭的環境,家庭的教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家長們,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儘量要陪伴著孩子,普普通通的一日三餐,普普通通的交流,不僅能讓孩子健康成長,也能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這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曉瓊老師


首先,我表明一下態度,我不贊同樓主的觀點,誰說農村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任何一個學校,都有好學生和壞學生。

最大的區別,不過是城裡人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高,農村人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低。

據我所知,很多城裡孩子,幼兒園開始學習英語,學習舞蹈,學習語言班等,真正上學之後,各種培訓班和補習班也是越來越多,一年的花銷最少在1-2萬之間,甚至更多。很多農村孩子,最多上個暑假班,一個月300塊,平時上補習班的話,一學期也不過1000多。

但是,這並不說明,農村孩子的成績差。

有人說,寒門再難處貴子,因為起跑線真的很重要。

農村家長如今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也越高了。一半的孩子都跑到了縣城上學,縣城的師資力量、教學水平,以及各種補習班都已經可以和大城市相媲美了。

有些人,目光只盯著那些留守娃,覺得沒人管,有些對於學習不重視,愛學不學的,但絕大多數的農村孩子,學習成績還是可以的。

我姐家的孩子,在鎮上上小學,今年已經三年級了,但學習成績基本都是班級前三,補習班沒怎麼上過,但人家成績真的很好,有些知識點比俺家的娃學的好多了,我都羨慕不已。

成績差的只是個別,大城市也有,據說初中升高中都是一大坎,很多成績差的連高中都上不了。

不要再用老眼光看農村孩子了,多看看那些成績好的農村孩子,你會發現,人家身上的優點一點也不比城裡娃少!


快樂農人驛站


農村和城市教育差別超級大,遺傳(聰明的發展好的家庭離開農村),家教(父母智商很多不高,高的走了,很多留守兒童,隔代教育,不閱讀,不旅遊),學校(老師素質差,代課老師多,非常不夠格,和北京四中招聘的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碩士博士素質天差地別,專業視野方法都不行),硬件不夠,周圍環境天差(都不懂,都嬌慣,都玩遊戲,看垃圾喜羊羊熊出沒)地別。蘇北小城鎮五年級學生26個字母,全班只有2個默寫全對,可是上海小朋友五年級過來劍橋fce考試,fce綜合相當於大學英語六級,你說差別有多大?


目標985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作為,能夠光宗耀祖。然而,在我國不論是幼兒園入學還是大學都需要考試,根據考試成績決定孩子上怎麼樣的學校。所以現在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


現在這麼重視孩子學習成績,那為什麼農村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呢?其實原因有很多,比如說農村學校教學基礎設施陳舊落後,有的學校有簡易的電子教學設備,有簡易的乒乓球檯、操場、籃球場等設備,有的學校地處偏遠貧困山區,什麼教學硬件都沒有,甚至有可能連書本都缺乏,而城市裡教學硬件都比較先進,能夠給孩子很好的教學環境,以及娛樂設備,讓孩子在娛樂中受到教育。


農村孩子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日常生活以及學習都是由爺爺奶奶一手操辦。而大多數爺爺奶奶都比較溺愛自己是孫子孫女,基本什麼事都幫孩子做好,上學放學書包都是爺爺奶奶拿著,孩子作業不會寫又不會輔導,也不教孩子提前預習以及課後複習,這些基本的學習習慣都沒有,成績自然不會太好。


還有教師資源,高學歷教師要麼升職要麼被抽調走了,相對而言,農村教師學歷低,自身文化不足,嚴重製約著農村學校的教學水平,這也是農村孩子成績越來越差的一個原因。所以家庭條件稍微好點的都把孩子送到縣城或者市裡讀書。


農村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其實有很多原因,我們國家也在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很大的改善。


決勝網


農村地區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雖不是普遍現象,但確實反映很多問題,與社會,家庭和自身因素無不相關。



首先,與家庭因素有關,包括成長環境,父母教育程度以及教育觀念。原生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貫穿一生。農村地區的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造成教育孩子的觀念和方式落後,甚至認為孩子讀書沒什麼用處,父母對於教育角色的缺失,教育方式過於懶散,讓孩子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有些父母為了掙錢,常年不在家,孩子缺失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和關愛,身心發展和學習成績必然會受到影響。現在有些孩子是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長輩有時會過度溺愛孩子,養成一些壞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掉,將來也許是禍事的根源。



其次,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包括地域因素和師資因素。農村地區偏遠,經濟落後,教育資金達不到要求,孩子學習條件困苦,教師待遇得不到提高。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造成教育資源嚴重不均衡。存在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邊遠地區生活條件艱苦,畢業師範生最多任教兩三年就離開,優質教師無法補充到農村,造成師資年老化。反觀城市教育,孩子在學校接受良好的教育,條件稍微好點兒的家庭,都為孩子報各種一對一類的輔導班,這樣學生的教育差距隨之加大。再者隨著城鎮化推進,農村優質生源進入城市,留在農村的孩子基礎較差,學習成績很難提上來。



此外,孩子自己的對待學習態度也在影響自身的發展。態度決定行動。在農村,校園學習氣氛不濃,缺少學習榜樣示範作用,孩子學習積極性不高。

如今,寒門難以出“貴子”,農村孩子的教育問題反映的問題,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孩子需要父母耐心地陪伴和鼓勵,父母和社會有責任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目前我國仍然農村人口居多,農村孩子的基礎教育問題將影響我國未來的發展。

這個問題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評論交流。


許悠然


如果說現在農村的孩子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可能很多在農村的人聽了會不高興

但這是不爭的事實,上名牌大學,好大學的學生絕大部份都是來自城市,還有較大一部分來自教師家庭,這是為什麼呢,是農村的孩子比城市的笨嗎?當然不是,只是起跑線與受教育環境的不同。

第一,從出生開始,農村的孩子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在孩子剛學會走路,學會牙牙學語,城市的許多孩子就送到了早教中心,進行各種培養,而農村的孩子可能跟著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去地頭了,在地頭玩泥巴。

第二,上幼兒園,農村的幼兒園從環境到師資力量,都不及城市的好,更別說興趣愛好了。

城市的孩子在這時可能就開始培養興趣愛好,琴棋書畫等愛好了。

第三,上小學,就更不用說了,好的教師早就考到城市去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有好的地方,這些老師當然有機會就會去好的地方,農村還有很多學校可能只教主課,許多付課就不教了,家人和老師都可能那些付課沒什麼用,是真的這樣嗎?當然不會,教育局安排那些課程,肯定是有道理的。這時的城市孩子除了學習學校的東西以外,在琴棋書畫方面可能有些已經取得了不錯成績了,還許多考級。

學校就不一一列舉了,再者說說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尤其重要的,農村父母自己的文化水平就不高,平時可能也是心有力不足。那就更不用說留守兒童了。孩子都不會有很強的自制能力,也沒有學習方法,都需要靠家長的引導。這就是為什麼農村的孩子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