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聶國,齊邢衛三國要衝,周王用它來牽制諸侯,“聶”字是這麼來的

聶國,出自姜姓,也叫聶北或乜 (miē) 北,據說是西周康王時期封給齊丁公呂伋之子呂衡的封地。聶國面積較小,大約現在一個小鎮那麼點範圍。其地望在今山東茌平縣西部的賈寨鎮一帶。唐代姓氏大家林寶在《元和姓纂》中記載:“

春秋時衛大夫,食採於聶,子孫以地為氏。”衛大夫,什麼意思?原來,當初周康王分封呂衡聶地後,又讓他去衛國為官。西周初天子的權威是不可動搖的,周康王這一招可能是為了政治上的需要,因為聶國位臨齊、邢、衛三國交界,周康王在這個三國要衝地帶另建一個封國用意也是很明顯的,地緣政治上叫做“相互牽制”。呂衡既然去了衛國當官,而且據說官至大司馬(上將軍),其後代估計也多有在衛國做官。另外,由於聶國面積過小,國內尚未形成一套較為嚴格的行政體系,嚴格說不能稱之為國,充其量只是個獨立的邑。所以封地主跑到隔壁的衛國去當官賺外快也不失為一種出路。

聶國,齊邢衛三國要衝,周王用它來牽制諸侯,“聶”字是這麼來的

關於“聶”字的由來,聶字最早的寫法是作三個耳,為“聶”,《說文解字》釋義為:附耳私小語,就是貼近耳朵輕聲說話的意思。看看“聶”字的籀文(大篆)寫法,再聯想到一種很流行的三耳陶器,就是上面頸部帶一耳,然後下方腹部左右對稱各一耳(見下圖),是不是覺得這個“聶”字跟這種形制的陶器有關。那陶器為什麼要製作“耳朵”呢,當然是為了懸掛或固定,防止不被摔壞,所以,“聶”字也因此引生出“捧著、控制、把持”等意義。《山海經·海外北經·聶耳國》裡面有“為人兩手聶其耳”的說法,這個聶就是作動詞用。而要用繩子把陶器固定,不傾斜,需要上、左、右三耳配合一致,由此又派申出“附首貼耳”之意,如此說來,《說文解字》中的釋義“附耳私小語”形容的相當貼切。也許聶地擅長製作各種帶耳的陶器,當地先民便取其形像來命地名。不管怎麼說,關於聶地的由來,這也不失為一種比較靠譜的說法。

聶國,齊邢衛三國要衝,周王用它來牽制諸侯,“聶”字是這麼來的

聶國位於衛、邢、齊三國交界,西周時期聶地方遠一帶為邢國最強。《中國姓氏大全》稱:“古有地名聶北,春秋時屬邢國,邢國滅後屬齊。”估計聶國大約在西周末或春秋初被邢國吞併,成為邢國的邑。

聶國,齊邢衛三國要衝,周王用它來牽制諸侯,“聶”字是這麼來的

春秋時期,北狄逐漸強大,其中有一支還建立了中山國,時常越過太行山侵擾中原,而邢國是北狄入侵中原的要衝,故邢國與北狄之間的戰伐不斷。孔子《春秋》記載:“齊師、宋師、曹師次於聶北,救邢。”說得是公元前659年,北狄入侵邢國,邢國遭到重創,形勢危急,緊要關頭,當時的天下盟主齊桓公出面干預,聯合宋國、曹國會師於聶北,共同抗狄援邢,最終邢國在齊桓公的幫助下得以重建(見邢國篇)。

到了春秋末期,邢國逐漸衰弱,最終被衛國所滅,聶國故地也自然成了衛國的地盤。戰國時,又先後淪為魏國和齊國的領地。

聶國,齊邢衛三國要衝,周王用它來牽制諸侯,“聶”字是這麼來的

聶國雖然小的連國都稱不上,但聶國自受封以來,其封君呂衡為了區別於齊國,取國名為氏,聶氏早在西周時就己流行,這是後世聶姓的重要來源。聶姓名人有戰國時著名刺客聶政。

更多方國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