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從相親到婚姻

一位朋友發來一條信息,讓我對相親的時候女方家裡問男方:“家裡有沒有房子車子?啥文憑?在哪個單位工作?父母是幹啥的?”等問題的現象談幾點自己的看法,我感到我對這個問題也很難做出一個正確的評論,我只是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談談自己對相親與婚姻的看法。


現在的年輕人自由戀愛的多,經媒人介紹相親的少,但一部分還是要經過相親這個環節,走進婚姻的殿堂,相親對於婚姻來說,相親是婚姻的前奏,相親的時候,人們對物質條件那麼在乎,到底是對還是錯?關鍵在於對度的把握,把握好了是必要的,把握不好適得其反。婚姻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做支撐,不能不管物質條件,但外在的物質條件不是婚姻的核心,不能只顧物質條件。

每個人在找對象的時候,總想找個高富帥或白富美,但當過上柴米油鹽的婚姻生活的時候,才發現外在的物質條件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兩個人能合的來,日子能過在一起,情投意合、夫妻恩愛、白頭到老才是最好的婚姻。

幸福的生活,並不是房有多大,車有多好,官有多高,錢有多多,最好的幸福是兩個人在一起感覺自由、自在、自然;感覺開心、快樂、舒服。/<font>兩情相悅,即使食粗茶淡飯,著簡衣陋室,猶感生活回味無窮,兩人不悅,即使食山珍海味,著金銀綢緞,卻感生活淡然無味。物質的東西,自己夠用就可以了,物質和名利是永無止境的東西,人們辛苦苦追求了那麼物質的東西,到最後自己卻只能用到很少的一部分,一大不部分卻是讓別人看的。​

自古以來,婚姻提倡門當戶對,也有也反對門當戶對的言論,我個人認為門當戶對還是比較科學,具有相同層次、相同經歷、相同條件的人在文化理念、生活習慣,信仰禮節等各個方面差異少一點,婚後有利於相互溝通交流。/<font>

相親時要把外在條件和內在條件綜合考慮,不能只顧一頭,常言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都喜歡找個更好的對象,但我認為選最好的不如選最合適的,只有選合腳的鞋才能走更長的路。
從相親到婚姻​/<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