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7张照片带你游览泸定桥,感知83年前22位勇士飞夺泸定桥的艰难


提起大渡河,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两句著名的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顺理成章地我们会想起红军长征。1935年5月,中国工 农红 军长征途中,曾经强渡石棉县安顺场渡口和夺取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

这就是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这座铁索桥名叫泸定桥,跨越在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铁索桥,在建筑技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泸定桥建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比美洲建造的第一座铁索桥早96年,比欧洲的铁链吊桥早36年。

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


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系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图为泸定桥。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 农 红 军 长 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 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1935年,中国工 农 红 军在 长 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 共 产 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1961年,泸定桥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右两边各2根,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这里成了热门旅游景点。泸定桥上人流不断,这座以“红 军飞夺泸定桥”闻名于世的、建于康熙年间连接川藏两地的古桥,已经成为拉动当地红色旅游,发展当地经济的龙头。图为全国各地游客来此旅游,在桥上拍照留念。只有亲自去过泸定桥,你才能感知当年红 军飞夺泸定桥的无比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