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原南斯拉夫的軍事工業如何?

克里奧爾


和奧匈帝國一樣,南斯拉夫嚴重的民族危機也最終推到了這個延續了數十年的國家,雖然非常惋惜,但是不得不提及的是,南斯拉夫在解體之前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工業製造能力在同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裡都是數一數二的,政權末期所製造的墮落者主戰坦克更是讓西方國家驚歎這個巴爾幹半島下的這個第三世界國家的生產能力和工業製造水平,可以完全自行生產輕武器和各種型號的火炮更是讓宗主國蘇聯對其刮目相看,毫不誇張地說,南斯拉夫雖然在軍隊規模上落後於同時期的伊拉克和中國,但是在工業製造的水平和武器裝備的研發能力上南斯拉夫可以說是毫不落後的。

而且,南斯拉夫的軍隊發展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在科索沃戰爭中,雖然南斯拉夫的空軍在北約空軍的絞殺下很快就失去了抵抗能力,但是從南斯拉夫升空的幾架米格29戰鬥機對北約空軍造成的印象而言,南斯拉夫空軍的訓練水平和對新技術的瞭解是值得肯定的。並且,對裝甲力量的重視,也讓南斯拉夫陸軍成為了蘇聯冷戰時期的尖兵之一【其餘的分別是東德人民軍和波蘭軍隊】。
此外在當時,南斯拉夫還具備生產高性能戰鬥機和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即使是蘇聯對南斯拉夫的航空技術進行閹割的情況下,南斯拉夫也可以設計出性能優越的三角鴨翼戰鬥機,甚至在時間上比以色列的獅式戰鬥機和中國的殲十戰鬥機還要早,座艙內先進的平面顯示器更是彰顯了南斯拉夫先進的航空設備的生產能力,除了先進技術發動機、高性能無源相控陣雷達、航空母艦、宙斯盾驅逐艦等高精密裝備,南斯拉夫幾乎沒有做不到的。


浩漢防務論壇


其陸軍的常規力量不可小覷,但空中力量就薄弱多了。波黑戰爭期間,以超級大國為首的北約只能先在安全距離外發動進攻,程序是:在安全距離外打掉南聯盟的防空力量;然後發動無休止的空襲,甚至空襲民用目標和新聞機構;接下來策反其地面部隊;最後才進入貝爾格萊德!從頭到尾沒敢與南聯盟的地面部隊正面交手。南聯盟的陸軍有較為強大的戰鬥力,但是,這顯然不符合現代戰爭下的軍事強國的特點。所以用現代戰爭的角度看待當年南聯盟的軍事實力……只能說是虛有其表。


盒子精遊戲解說


原南斯拉夫的軍事工業很完備能夠生產幾乎所有的陸軍裝備,如M84主戰坦克M56高射炮75~152口徑的各種火炮。

值得一提的是南斯拉夫索科飛機公司的海鷗/超海鷗教練機及鷲式戰鬥/攻擊機水平不低,當年在前南戰爭中戰績不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