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看到寶寶吐奶馬上抱起來?小心害了寶寶

大家好,這裡是媽媽網獨家專欄【媽媽調查局】的第098篇原創【育兒知識】文章,用娘心調查孕育知識真相,我們會一直努力,一定要持續關注我們哦!

很多小寶寶出生後,都會有吐奶的現象,稍微一激動使點兒勁就會吐,有時候只是少量溢出,但有時候卻是大口的吐出,嘴裡鼻孔裡到處都是......看到這種大型災難現場,媽媽總是被嚇的手足無措、崩潰至極。為什麼寶寶總是頻繁吐奶,這些情況到底正不正常?怎麼做才能避免寶寶吐奶呢?看到本文你算是賺到了。

看到寶寶吐奶馬上抱起來?小心害了寶寶

新生兒為什麼會吐奶?

寶寶吐奶分為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大部分的吐奶都是生理性的,主要是由於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賁門比較鬆弛,吃完奶後腹部稍微一用力,就會出現吐奶的現象,此外,給寶寶餵養姿勢不當、對配方奶粉不耐受(需更換部分水解配方奶粉)也會引起吐奶。生理性的吐奶是很常見的,只要寶寶沒有不舒服的情況,媽媽就不用太擔心,一般6-8個月後就會緩解很多。病理性的吐奶,嘔吐物會比較多,可能還會伴有發燒、哭鬧等情況,媽媽要學會判斷。

如何避免寶寶吐奶?

前面已知說過了,寶寶的吐奶主要是跟身體發育結構以及一些不當的餵養姿勢有關係,想要避免寶寶吐奶,就需要從以下這些方面入手來解決問題。

姿勢:在給寶寶餵奶時,媽媽儘量都採取半坐或者傾斜的角度(30-45度就可以),讓寶寶含住大部分的乳暈,這樣不會吸入更多的空氣,不要讓寶寶平躺著吃奶,平躺著吃很容易吐奶。若是用奶瓶,可以將奶瓶呈45度的角度來喂,奶嘴裡應充滿奶,奶嘴大小應符合寶寶的月齡,大小要合適,這樣可以減少吞入更多的空氣。

拍嗝:在喂完寶寶奶後,要注意把寶寶豎著抱一會兒,大概15~30分鐘左右就可以,這期間可以給寶寶拍拍嗝。正確的姿勢是先讓寶寶趴在大人的肩膀上,然後大人用手(注意是空心)輕輕拍寶寶的背部就可以,主要目的是將吸入胃裡的空氣拍出來。如果能將嗝從胃裡拍出來就更好了,因為不是每次都能拍出來。一定不要剛喂完奶就直接放下寶寶,因為他的腹部稍微一用力,就會把奶吐出來。

當然,媽媽也可以嘗試按照每次喂3~5分鐘後暫停,先給寶寶拍拍嗝(姿勢同上),然後再繼續喂的方式來弄。

狀態:給寶寶餵奶,最好是按需/時哺乳,不要等寶寶餓急了才餵奶,這樣寶寶很容易因為吃太快而吸入過多的空氣,儘量讓寶寶在安靜、愉快的狀態下吃奶,可以有利減少吐奶。另外,給寶寶餵奶不能一次性喂太多,太飽也會引起吐奶或溢奶,可以嘗試少量多次的餵奶方式。

以上方式全做了,可寶寶有時還是會吐奶,那就試試抬高寶寶的上半身,並且讓他右側臥位躺著的方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Tips:很多媽媽在喂完寶寶奶後,都喜歡進入換紙尿褲的流程。建議餵奶後儘量不要給寶寶換紙尿褲,最好是在餵奶之前就先換了,這樣也可以防止吐奶。

寶寶吐奶後該怎麼護理?

寶寶吐奶後,媽媽需要“打掃戰場”。具體可以這樣做:

1、吐奶後需要給寶寶補充一定的水分,因為寶寶吐奶後會導致缺水,補充溫水即可。

2、如果寶寶出現吐奶情況,最好是讓寶寶把臉側到一邊,這樣可以防止嘔吐物進入到呼吸道。

3、吐奶後,寶寶的嘴裡面肯定還會有許多殘留物,這些殘留物會發出一些味道,媽媽最好用乾淨的紗布幫寶寶清理一下嘴裡的殘留物。

PS:吐奶後有嗆咳千萬別馬上抱起來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一個習慣性的動作,看到寶寶吐奶後還伴有輕微嗆咳時,總會下意識的趕緊把寶寶豎著抱起來拍,勸你一句,以後千萬不要再這樣做了。很容易讓寶寶把嘔吐物吸入到呼吸道里,引起更嚴重的嗆奶或者肺炎等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寶寶側著臉,不要抱,輕輕拍寶寶的背部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