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考研複試成績是怎麼算的,錄取時是看重初試成績還是複試成績?

大王叫我來巡山來嘍


來和大家說一說考研最後的錄取成績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別急,我們從頭來捋一捋……

01初試成績

就是初試卷面所得成績:各科目相加,為初試總成績。


02複試成績

通常,考研複試主要考查三個方面,分別是:專業課、綜合能力、英語能力。

其中:專業課採用筆試+面試結合的方式考查。複試專業課所考科目與初試一般不同、同一專業各院校考察區別也不一樣。

綜合能力通常採用面試的形式考核。根據對歷屆考生複試情況統計,綜合能力面試環節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考生能否被錄取。其實,該部分的技巧性很強,只要經過事先準備完全可以短期速成。

英語綜合能力通常考查英語口語和聽力,有些院校還有英語筆試。雖然英語能力的提高並非一時一日之功,但實際上各院校歷年真題尤其是口語題目幾乎不變,只要提前有針對性的準備,短期突破並不難。


03複試在錄取總成績中佔多大比重?

答: 2006年教育部明文規定,複試成績佔總成績的權重要在30%~50%。

(注意的是:2007年教育部再次明確,招生單位可以實行復試一票否決制。也就是說只要複試不合格,不管初試成績多高,招生單位都可以拒絕錄取)


04錄取總成績究竟如何計算?

答:錄取總成績=初試總成績×初試成績權重+複試總成績×複試成績權重。

舉例:初試成績500分,複試成績500分,兩部分成績權重都為50%,那所有考生按總分排名,擇優錄取。而如果權重不同,比如初試複試六四開,那計算方法就變為:初試總成績*60%+複試總成績*40。

(複試總成績=專業課筆試成績×筆試權重+綜合面試成績×面試權重+外語聽說能力成績×外語成績權重)


05複試的錄取比例是多少?

答:首先解釋一個概念——差額複試:

所謂差額複試,就是在計劃錄取人數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人去參加複試,然後再選取計劃定額的人數,這樣將有利於高校全面評估候選人,最終選拔出綜合素質較高的考生,而非只會考試的考生。

差額複試的比例一般為1:1.2(即120%的比例),比如招生計劃錄取100人,會讓120個人去參加複試,然後再從120人中錄取100人,這樣就是1:1.2的差額。部分高校、專業將該比例提高到1:1.5,甚至更高。

怎麼樣?現在小夥伴應該有種豁然開朗,無比清晰的感覺了吧?


浙江中公考研


從我當時的考研經歷和複試經驗來看,複試成績有筆試成績和麵試成績。在初試成績都過線的情況下,學校比較看重複試的成績。



進入研究生複試考試,那就意味著大家的初試全部過線,這樣就會重新回到一個起跑線上。我見過太多進入複試,但是初試成績不理想,只過線或者和線持平的同學,在複試中一鳴驚人。下面說一下複試情況。

複試筆試

每個學校都有相關專業考研目錄,上面會清楚表明初試和複試筆試考的科目,你只要按照考研大綱好好複習即可,筆試在複試中所佔比例不大,只要把基礎概念搞清弄明白,那麼筆試應該問題不大。



複試面試

面試是最重要的,直接決定你能否被錄取。面試會考察以下內容:

1、英語口語

當你被通知面試的時候,你就要提前準備一份英語自我介紹,並且練一下英語口語交流。進入面試,考官會用英語提問,並首先用英語介紹自己,然後,提問一些專業相關的簡單英語問題。

2、專業知識

英語提問結束以後,考官會提問你專業問題,首先會提問你專業基礎知識,涉及你所報考專業的大部分內容。然後,會問下你本科階段獲得的獎項。



綜合來說,複試面試是最重要的,你應該鞏固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在複試中大放異彩。

根據自己考研經歷來說,希望能幫到你,歡迎關注。


eeprom王同學


十年之前,在我考研的那個年代,考研複試成績比重只佔30%,而現在絕大多數高校的考研複試比重都提高到50%左右,甚至有的專業碩士,如會計專碩、審計專碩,錄取的時候著重看複試的表現,初試成績幾乎可以被忽略,可見各個招生單位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複試時的綜合表現。

複試成績如何計算?

各個招生單位的複試方案都大差不差,並可以實行復試一票否決制,也就是說只要複試不合格,不管初試成績多高,招生單位都可以拒絕錄取。舉一個例子說明考研複試成績的計算方式: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複試方案:
  • 專業課筆試:150分
  • 面試:100分
  • 外語聽力測試:30分
按照各科、各組考生的平均水平相同(獲得相同的平均分)的原則將卷面分換算成學院標準分,外語聽力測試、專業課筆試、面試三者相加,再按滿分100分折算即為複試成績。

什麼是複試分數線

這個問題,很多同學都搞不清楚。全國有34所自主劃線院校,它們都會自主劃定複試分數線,注意,這個複試分數線只是一個學科門類線,並不是你達到了這個複試分數線,就一定可以去參加複試!

舉個例子,假如廈門大學經濟學的複試分數線為370分,是不是你考了370分就可以參加廈門大學經濟學門類下所有專業的複試了呢?並不是。這個370分只是廈門大學經濟學門類下分數最低的那個專業(比如經濟思想史)的複試分數線。

國家線的情況同樣如此,不是說你過了國家線,就一定可以複試。

複試分數線和複試名單如何確定?

現在我們絕大多數高校的複試差額比都為1:1.2,也就是說招生單位某個專業招10個人的話,會讓12名學生來參加複試,然後淘汰掉其中的2人,假設初試第12名的學生成績為360分,那麼該學校該專業的複試分數線就是360分。當然,也有高校的複試差額比為1:1.5,甚至,有的專業碩士(如會計專碩、審計專碩),複試差額比達到了1:2,1:3,當一個學校的會計專碩要30個人,讓90人來面試,淘汰掉其中60人的時候,想想都有點崩潰。

綜上所述,現在的考研複試是非常重要的,越好的學校越是如此。千萬不要相信一些不負責任學長學姐的話,只要初試過了,複試就基本沒有問題了。如果能進入複試的同學,複試一定要好好準備,注大家考研成功。如果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關注並瞭解更多信息。


課間小食光


考研分初試和複試兩部分,因此總成績的計算也應包括初試和複試兩部分,只不過不同的學校這兩部分的權重不同而已,因此需要自己結合目標院校的相應文件來查看。接下來我通過一些高校的考研相關文件結合題主的問題做相應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考研的學子們。

相關文件檢索

上圖是我從目標院校的官網上截的圖片,是2017年的文件(這樣更具完整性,方便考研的同學蒐集完整的信息)

首先我們看到《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這個文件決定了你是否有資格參加複試,裡面規定了各科和總成績的最低分數線。




上圖即是文件《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中的分數線,我們看紅框的標記處,這一欄是理學的基本要求,滿分100分的線是45分,滿分150分的線是70分。考研初試總成績的線是300分。也就是說拿到自己的初試成績,當目標院校的複試分數線(初試成績基本要求這個文件)出來後,各個部分的成績都滿足要求的時候就可以參加複試了。


好了,咱們再來看一下文件《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複試工作辦法》,這個文件是在上一個文件之後,快複試的時候出來的。


這個文件裡面規定了各個專業複試都需要考核哪些內容。咱們不妨讀一下:包括專業筆試、外語面試和綜合面試三部分。裡面規定了各部分的分制、考核時間和考核內容。請注意紅框標記處,這裡面規定了複試成績的基本要求,也就是隻有達到這個要求,複試才算合格了。


以上提到了初試和複試的基本要求咱們再來談一下初試成績和複試成績是如何計算的。

總成績計算方法

這是我從網上找的另一所高校的考研總成績的規則劃定,請看紅框標記處,裡面規定了初試和複試成績佔考研總成績的比重以及錄取的相關規定。

因此,考研錄取是由初試和複試共同確定的,任何一環我們都必須認真對待,不可鬆懈。

最後祝考研學子都能進入自己的目標院校讀書。



貝魚


回樓主,如果問初試 複試成績哪個最重要,雙證哥只能告訴你,都很重要! 初試成績是入場券,你說重要不? 複試院校可以一票否決,你說重要不?所以雙證哥只能帶你看看初試複試成績是怎麼計算的,權重分佔多少?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初試成績由哪幾部分組成?

初試成績為卷面成績,即各科成績相加

初試是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均為筆試內容,考試時間在12月底(一般是雙休日)。根據專業不同,考試內容有所不同,主要分一般專業和管理類專業。


一般專業,考試共分為4門:兩門公共課:政治、英語政治:滿分100分;英語:滿分100分,根據專業不同,分為英語一和英語二。一門基礎課(數學或專業基礎):滿分150分數學或專業基礎:兩種考試科目,看學校的具體規定,有的是考數學(數學一、數學二和數學三),有的則是專業基礎。一門專業課:滿分150分分為13大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等。滿分為500分。

部分管理類專碩,考2門: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200分邏輯推理,包含形式推理、論證推理以及綜合推理三大部分;數學:為高中、初中、小學數學知識的運用;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和論說文。外國語(一般都選擇考英語):100分難度與大學英語六級相近。滿分為300分。


詳細每個科目詳細題型,雙證哥會單獨整理一份出來,篇幅比較大就不在這裡詳細說啦,需要的話可以私信我。


複試成績的組成部分


複試為學校自主命題,考試內容是筆試+面試,時間由學校規定。

筆試:專業知識(複試專業知識所考科目一般與初試不同、同一專業各院校考察方向也不一樣)。面試:綜合能力、外語聽力、口語或用外語提問專業問題;


根據以前考生的複試情況來看,綜合能力面試環節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考生能否被錄取;

英語通常考查英語口語和聽力,有些院校還有英語筆試。雖然英語能力的提高並非一時一日之功,但實際上各院校歷年真題尤其是口語題目幾乎不變,需要的是你充分準備。


錄取總成績究竟如何計算?


錄取總成績=初試總成績×初試成績權重+複試總成績×複試成績權重。

舉例:初試成績500分,複試成績500分,兩部分成績權重都為40%,所有考生按總分排名,擇優錄取。


初試成績即初試各科成績相加;複試總成績=專業課筆試成績×筆試權重+面試成績×面試權重+外語聽說能力成績×外語成績權重。


複試在錄取總成績中佔多大比重?


2006年教育部明文規定,複試成績佔總成績的權重要在30%~50%;2007年教育部再次明確,招生單位可以實行復試一票否決制。也就是說只要複試不合格,不管初試成績多高,招生單位都可以拒絕錄取。


複試重要嗎?複試錄取比例是多少?


首先解釋一個概念——差額複試:

所謂差額複試,就是在計劃錄取人數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人去參加複試,然後再選取計劃定額的人數,這樣將有利於高校全面評估候選人,最終選拔出綜合素質較高的考生,而非只會考試的考生。差額複試的比例一般為1:1.2(即120%的比例),比如招生計劃錄取100人,會讓120個人去參加複試,然後再從120人中錄取100人,這樣就是1:1.2的差額。部分高校、專業將該比例提高到1:1.5。


總結:綜上所述,如果是正在二戰,從初試到複試,都需要花費很大的努力去準備,可以多參考往年的考試真題,以及去了解各個院校面試的題目,加油吧!


文化復興號


首先各個高校考研複試成績計算方法略有不同,還有就是錄取看重初試成績還是複試成績的話,很簡單,連初試成績都不過的話,連機會都沒有的參加,肯定也會看你本科院校以及你的初試成績,只要進面,都是有機會的,專業課的成績也會在意的,就舉個列子,有些人總分不高,但是專業課分高的嚇人,某些院校就需要這樣的專業人才,自然會偏愛一點這樣的人,面試也是至關重要的,逆襲的那些考研黨,不都是複試成功的嘛?對了,一般來說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方法如下:

  複試成績=專業課筆試成績×筆試權重+面試成績×(90%-筆試權重)+外語聽說能力成績×10%。 

希望對你有幫助。


日照中公考研


大多數的高校複試成績大多是由三部分組成,即筆試成績,英語口語面試和聽力和專業面試。不同學校這三部分的成績分配不一樣,但是都大同小異,沒有太大的差別。複試成績總分大都是四五百的樣子,有的學校複試比例佔比較大,例如初試成績佔百分之四十,複試成績佔比百分之六十,也有的學校初試和複試各佔一半,兩者直接相加。一般來說,越好的學校複試佔比越大。所以說複試分數還是重要的,甚至比初試成績更加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