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陰天拍照時將白平衡設置為陽光,拍出的照片偏藍色,還能調整彌補嗎,該如何彌補?

雷蒙子


我們用數碼相機拍照片時,偶爾會拍出這樣的照片,即照片中的畫面顏色與我們當時在現場看到的被拍攝的景物的自然顏色不一致,例如照片畫面整體呈現偏藍或偏橘紅色,而被拍攝現場的景物卻不是這樣的顏色。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偏色(或是說不正確的顏色)呢?怎麼克服這種偏色而拍出符合被拍景物的正確顏色的照片呢?還有,如果在拍照時我們卻需要這種偏色,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就討論以上問題。

1.運用數碼相機的白平衡模式,使照片還原出被拍景物的自然原色。

要想使照片符合被拍景物的自然原色,那就要運用數碼相機的白平衡模式來解決。要運用白平衡,我們就要先理解什麼是“白平衡”。為了理解白平衡,就要了解照射景物的光源所具有的色溫,因為相機進行白平衡調整就是根據拍攝時現場所在的光源的色溫來調整的,也就是說,相機的白平衡是相機進行符合光源色溫的補償。那麼,什麼是色溫?色溫就是將光源所發出的色彩定量的用開爾文溫度(K=℃+273.15)的數值大小來表示。在攝影時,我們最常用的光源是晴天、陰天、陰影、閃光燈、熒光燈、和鎢絲燈(白熾燈)等不同光源,這些光源的色溫和對應的色調,以下表“光源色溫K 色調”表示:

光源 色溫K 色調

白日藍天 8000 更藍

晴天下的陰影中 7000 藍

陰天(白天) 6000 淺藍

晴天(白天) 5200 白光

閃光燈 6000 白光

熒光燈 4000 偏黃綠

鎢絲燈(白熾燈) 3200 橘紅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光源的色溫由高到低時,其光線色調則由藍變為橘紅。以上我們對色溫進行了介紹,下面我們再討論相機的白平衡。我們都知道,在各種不同的光源色溫的光線照射下,相應的被照射的目標物的色彩會產生變化。例如太陽從早出到晚落,其色溫也在變化,因而其光線的色調也隨之變化。如,太陽在日出和日落時由於色溫低,發出的紅光成分多,太陽在中午左右時,色溫高,發白光成分多。我們知道,白色物體對照射其上的各色種顏色光線應當是不吸收而是原色再反射,因此其照射的白色物體的顏色也應當相應的隨太陽色溫變化,由紅至白再至紅色。但實際上人們從早到晚所看到的該白色物體的顏色沒有什麼改變,仍然是白色(而且其它顏色的物體顏色也幾乎不變)。又如,在室內的白熾燈或熒光燈等光源下,它們照射出偏紅色或偏藍色光線,在室內的白色物體由於反射這些顏色,因此白色物體的顏色就不是白色的了,也應當變成偏藍或偏紅這樣的顏色,但實際上在這些光線下,在室內的原來白色物體我們看起來仍是白色,而不是變成偏紅或偏藍等顏色。這是什麼原因呢?人類在經歷幾百萬多年的進化後,人類對白天陽光在色溫5200K時照射下的白色物體所呈現的白色以及此時相應的其它顏色物體的顏色最適應,也就是說,人類只能適應和辨別白色物體在5200K色溫光源的光線照射下所呈現的白色,儘管白色物體在非5200K色溫光源的照射下其顏色被改變了,但人類對其的視覺還是白色。這是因為人類的眼睛在長期進化後具有了白平衡調整功能,可以把不同光線照射下的物體的顏色調整到人們所適應的以白色為基調的顏色。也就是說,人類的眼睛能消除白色物體的偏色而復原白色,可是相機確沒有人的眼睛這種調整功能,在相機不進行白平衡調整的情況下,拍出的照片的顏色就會隨現場光源色溫的不同而改變,其顏色變化情況就如上面所列的表“光源色溫K 色調”所示,在照片上原來我們看到的白色也不是白色的了,而且照片整體呈現出不正確的偏紅或偏藍顏色。上面說過,經過進化,人們是以白色調的色溫為正常基調來統一景物的顏色的,為了使數碼相機也能像人類一樣具有這樣的功能,在數碼相機內部就設置了以白色為基調的白平衡調整功能,使在不同的光源色溫下通過相機的白平衡調整,即相機進行符合光源色溫的補償後,所拍得的畫面景物圖像,都能顯示出人們在拍攝現場本來所感受的被拍景物的自然原色。綜上所述,我們對白平衡的理解就是,數碼相機對不同光源色溫下的白色物體的顏色還原(當然也是對同一光源下其它顏色物體顏色的還原)功能。如果光源的色溫和相機的色溫設置一致,就可以得到符合景物自然原色的極佳色調,否則就會產生偏色。

現在的數碼相機都具有這種白平衡功能。那麼數碼相機是怎樣進行白平衡的呢,在此,我們先舉一例,如我們在室內熒光燈的色溫下拍攝,因為該光源色溫的色調是綠色,如果相機不進行白平衡,那麼拍出的照片的白色物體及整個畫面就會呈現偏綠色,為了還原被拍物體的原色,那就要啟動相機的白平衡功能模式,首先採用相機的自動白平衡模式進行拍攝,如果還不能完全還原還原被拍物體的原色,那就再採用數碼相機所設的熒光燈白平衡模式進行拍攝,在這種模式下,數碼相機產生一種洋紅色來補償和中和進入相機的綠色色調,這樣綠色色調就被抵消,出現在照片上的景物顏色就好像是在室外白天看到的的顏色一樣了:原白色物體的顏色還是白色,其它物體顏色也被白平衡還原。這就叫以偏色來抵消偏色的白平衡功能。對上面所述的數碼相機的色彩補償情況,我們再用兩張照片的圖像色彩對比再進一步討論。照片1是用數碼相機的自動白平衡模式拍照出的景物傍晚畫面,當時現場的天空背景的部分背景上已出現較濃的夕陽紅色,但拍攝出的照片1的紅色卻淺淡。而照片2是用陰影白平衡模式拍攝的,其天空背景的夕陽紅色就如同現場那樣真實和鮮明,照片2把夕陽的紅色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印象深刻。兩張照片的夕陽紅色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深淺差別呢,這是因為照片2是在用陰影白平衡模式拍攝的,上面說過,白天陰影下的色溫是藍色調,因此在用該模式時,相機就要用偏紅色溫的色彩來補償藍色使照片呈現正常顏色,但是相機在拍攝時所處的現場是晴天光線,晴天光線的色溫不是藍色調而是正常色調,其天空背景有部分顏色有夕陽紅色,所以相機用偏紅色彩再來補償天空背景上的這部分紅色,當然照片上的天空背景原紅色部分就顯得更紅了。上面所說的相機的這種色彩補償方法只是我們的簡要介紹,實際上相機的色彩補償的偏移過程是複雜的的。

照片1 用自動白平衡拍攝的照片 照片2 用陰影白平衡拍攝的照片

總之,在不同色溫的光源下拍攝時,為了精確再現原色,我們可採用相機的相應色溫的的白平衡模式補償偏色,在此不一一列舉了。數碼相機的白平衡操作和對顏色的補償修正,是由相機內部的電子線路和微處理器利用光學色彩原理進行的,這牽涉到電子和電腦技術及光學專業知識,在此就不必多講了。

現在的數碼相機都有白平衡模式,這些模式是:自動、日光、白天的晴天陰影中、白天的陰天、熒光燈、鎢絲燈(白熾燈)、閃光燈、自定義等白平衡模式。相機的默認情況下是自動白平衡模式,需要指出是,採用該模式拍攝,即使在不同的光源色溫場景下,拍得的照片也大都能令人歎服的忠實的再現景物的原色(上面所舉的照片1和照片2的情況僅是個例)。如果在拍攝時不知道如何選用其它的白平衡模式時,那就使用自動白平衡模式吧。但有時相機白平衡會受到環境裡有時出現的特殊波長的光的干擾或光源的光線太強時,相機的自動白平衡調整的效果有時也出現偏色,可喜的是,攝影者解決偏色的白平衡調整方法是很簡單的,這就是,如果在自動白平衡模式下(或任一白平衡模式下)拍攝時,半按下快門從LCD液晶屏上看到顯示的景物出現了偏色,或者從相機的照片回放看到已拍的照片出現偏色時,那就要另選適應現場色溫的白平衡模式進行拍攝。例如,我們在室內鎢絲燈下采用自動白平衡模式拍攝,拍出的照片如果仍然出現偏紅色,那麼我們就要採用適應這種光源的鎢絲燈白平衡模式進行拍攝,這樣拍得的照片一般都能消除偏色而恢復自然原色。還要指出的是,數碼相機還有一項很有用的用戶“自定義白平衡”模式,就是在隨意選擇的相機的白平衡模式下,攝影者先讓鏡頭對準某一個純白色(如白色的紙張,白色牆體等)物體,並使其白色充滿相機的取景器而拍下這種白色,這就是自定義白平衡。然後再用這種自定義白平衡模式進行拍攝。如果欲得到更精確的自定義白平衡,也可以選用18%灰度卡代替白紙等白體,該卡市面有售。需要指出的是,不管被攝景物處於什麼光源下,運用自定義白平衡模式拍出的照片色彩都能很精確的再現被攝景物的自然原色。一般數碼相機附帶的說明書中都有這種自定義白平衡的使用方法的說明。在攝影時,我們應當很好的學習和運用這種很不錯的自定義白平衡模式。上面我們討論了在攝影時怎樣運用數碼相機的各種白平衡模式來消除偏色,但是很有趣味的是,有的攝影者有時卻運用這種偏色現象拍照有創意的照片,也就是說運用偏色來調味照片的色調,使照片富有藝術魅力。下面我們就討論這方面的運用。

2.靈活運用白平衡模式,拍出有創意色彩的照片

數碼相機的白平衡除了具有展現被攝體的真實色彩作用外,還能讓照片呈現出很有意境的色調。攝影者可以運用數碼相機的不同的白平衡模式,除享受拍攝很有樂趣的不同色調的照片外,甚至還可以拍出具有藝術魅力的有創意色彩的照片。所以,我們拍攝時不必死板,要自由的拍攝自己想象的色彩照片。從下面的照片3、4可以觀賞到運用數碼相機的不同白平衡模式所拍攝的色彩效果。

照片3 傍晚時用自動白平衡拍攝的海邊風光

照片4 傍晚時用熒光燈白平衡拍攝的海邊風光

照片3和照片4都是在同一現場、同一光源和一致時間下拍攝出的照片。照片3的色調顯得有些古板,不太吸引人的眼球。而用熒光燈白平衡模式拍得的照片3的偏淺藍色的冷靜色調,確使人眼前一亮,在偏藍色的部分天空背景上還塗上了淺紅的夕陽彩霞色,該畫面景物的整體色調的呈現,好似仙境在觀者眼前出現。

為了觀察數碼相機的白平衡效果,我們使用了相機的各種白平衡模式進行拍攝,拍攝的照片見照片5至11:

照片5 自動白平衡模式拍照 照片6 日光白平衡模式拍照

照片7 陰影白平衡模式拍照 照片8 陰天白平衡模式拍照

照片9 鎢絲燈白平衡模式拍照 照片10 熒光燈白平衡模式拍照

照片11 自定義白平衡模式拍照

從以上這些照片中,可看出最能忠實的再現原色的是用戶自定義白平衡模式拍攝的照片。除自動白平衡模式照片外,其它白平衡模式照片都出現偏色,前面已講述過,這是相應的白平衡模式對光源色溫的補色效果。從以上照片還可看出,採用自動白平衡模式拍得的照片色調與自定義白平衡模式照片十分相近,所以在拍攝時可以主動的運用自動白平衡這一很有效的模式拍照。從以下照片還可以看出,採用“日光”模式拍得的照片6比自動模式照片5更能表現出被拍景物的藍天、碧海、綠樹等景物色調的應有氛圍。要指出,白平衡如太過於忠實光源色調,反而會讓人產生不協調感。與獲得完美的色彩補償照片相比,有少許的偏色的照片我們看起來可能感覺還更自然、舒服和美觀呢。


廣州千衛攝影


當然沒有問題了啥,白平衡設置其實就是為了應對不同的色溫環境,你陰天的時候去用陽光模式、陰天色溫高 陽光色溫低!那正好就搞反了。如果是raw格式 基本上可以無損拉回來、要是jpg 就會稍微一點點影響(非商業攝影無所謂)。

首先你要有一個可以修圖的軟件、哪怕手機也行,不過建議還是用電腦修原圖好一些。推薦lr或者ps,照片拉進去 色溫那一欄往右邊橙色拉一下、再冷的照片也能熱情似火了。或者可以用ps的加溫濾鏡、不過還不如直接拉色溫來的直接。

如果覺得還不夠暖,那還可以進hsl分離色調 進一步調整橙色,也可以進通道里面調整,方法幾萬種、就看你獨愛哪一個了。

下次建議就不要自己去調整白平衡了,數碼時代 白平衡稍微偏一點也能拉回來的、乾脆就用自動白平衡啦,這樣既不會出什麼大錯、也省的自己調來調去麻煩,一不小心還會出現你那樣的錯誤情況。

關於白平衡的設置

相機上面會有多種設置方法,但常見的有三種。

第一種就是全自動模式,相機自動調整白平衡、不同的場景它會自己去匹配,這也是我比較常用的設置!在外面光線變化快 室內室外 光源變化、這些都能比較好的應付過來。

第二種模式選擇,比如陰天 陽光 鎢絲燈 等等...這就是不同環境 使用不同的模式,適合新手 對於白平衡不太瞭解 但又想精確!不過對於我來說 還不如自動靠譜,因為你很可能這次設置了 下次換場景會忘記調。

第三種就是手動,這對於需要精確白平衡的拍攝來說比較好用、一般老手會用它!並且要求光線的色溫不會頻繁的變化、不然會特別累 你要不斷的去進行調整 再拍攝。

最後著重提醒一下各位,新手初期就不要頻繁的去鼓搗白平衡了、當以後熟練了 修圖修多了、你自然會知道它的奧妙啦。




光影的光陰社


數碼時代無廢片,當然能調整!

不知道您懂不懂後期,會不會用後期軟件處理。打開Photoshop,打開曲線調整圖層,找到藍色曲線,向下調整,直到圖片還原成正常色調。

第二種方法,打開色相飽和度,找到藍色,往右調整一點就行了!

小拓展:色彩平衡原理。

紅色一一青色

綠色一一洋紅

藍色一一黃色



明白了這個色彩平衡原理,那麼就能輕鬆應對色偏的照片了!


愛攝影的小漁


我一般用RAW格式拍片,然後在ACR裡第一步就是選擇(或者說糾正)白平衡。如果用JPG格式拍片,那麼有時候白平衡選擇的餘地會很有限。

僅此而已!


馬漢


如果是我有兩種選擇,第一是偏藍不調,因為陰天偏冷色調正常。第二是調成正常,就在Photoshop中加黃減藍即可。沒有那麼複雜。


膠泥鏡相


平常也偶爾研究攝影,我也來說說吧,首先我不知道你拍的什麼格式的照片,如果你是直接拍JPG格式的片,後期可調空間會有些受限,而如果你拍出的是RAW或DNG等無損格式圖片,通過軟件後期還是能彌補的,現在的手機也開始支持這些無損格式的照片,只是這類相片體積較大,很佔手機儲存空間,我平常是光線較複雜的時候才用DNG格式來拍,光線好直出JPG格式,個人的一點經驗,歡迎各位大神交流。


洋洋備忘錄


可以補救回來。如果你拍攝的是raw格式放在lr和ps裡通過白平衡的調整就可以了。

如果拍攝的是jpg。在白平衡調整之後在調整一下其他。因為jpg的寬容度不是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