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猶太人曾計劃在中國東北建國?

手機用戶3626627


這個問題其實應該這麼看,就是猶太人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排猶之後,曾經把遠東地區作為自己的一個備選聚居地,他們不光曾經利用日本想在中國東北建國,還曾經利用蘇聯在緊挨著中國東北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建立了猶太自治州。

猶太人和日本早有勾搭

猶太人和日本最早建立聯繫就跟東北有關。1904年,在東北進行的日俄戰爭期間,一名叫雅各布·歇夫(Jacob Schiff)的美國猶太富商看中了日本的戰爭潛力,認為對日本投資會是一筆劃算買賣,因此他在日本最需要錢的時候自己籌資向日本政府貸款2000萬美元,對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在東北贏得特殊權益起到了重要作用。戰後,歇夫受到日本政府的多次嘉獎,獲得巨大商業利益,併成為首個面見日本天皇的外國人。

為日本政府立下如此大功的猶太人在後來日本的殖民擴張中就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而日本也始終對美國猶太人的巨量財富和在美國政壇的巨大影響力存有覬覦之心,因此雙方各取所需,在其後幾十年裡打的火熱。特別是在30年代希特勒上臺之後,德國大規模排猶,許多猶太人移民海外,而日本人更是從其中看到了巨大商機,開始利用一切機會吸納正在逃離歐洲的猶太人來日本所佔領的中國領土定居。比如,日本駐立陶宛領事杉原千畝在很短時間內就為超過6000名猶太人辦理了過境簽證,而當時受日本控制的偽滿洲國駐德國使館書記員王替夫更是曾為1.2萬名猶太人辦理了過境偽滿洲國的簽證。

哈爾濱猶太人合影

所以在這幾年,確實中國東北曾經入境過巨量的猶太人。這也就是所謂的“河豚計劃”。但客觀地說,這個河豚計劃主要是日本人的計劃,主要內容確實是讓猶太人大量定居當時日本所佔領的中國東北和上海,但其目的卻是利用猶太人的巨量財富和在美國的政治影響力,從而為自己進行的對華戰爭保駕護航,同時保證美國不中斷對日本的石油供應,使日本的戰車能夠持續運轉。

不過雖然河豚計劃是日本人想利用猶太人,但其實猶太人在當時卻似乎在下一盤更大的棋,他們在利用日本人使猶太人大規模在中國東北聚居的同時,還利用了蘇聯人。

蘇聯的猶太自治州

國內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猶太人曾經大規模在東北聚居,但多數朋友恐怕不知道,在同一時期,蘇聯在和黑龍江接壤的邊境地區也同時建立了一個猶太自治州,猶太人也同時在和黑龍江隔河相望的外東北同步地進行了聚居。

猶太自治州位置,就在中俄邊境,和哈爾濱也近在咫尺

1934年,蘇聯在黑龍江鶴崗和佳木斯對岸設立了一個自治州,叫猶太自治州,並建立了一座叫比羅比詹的城市,作為猶太自治州的首府。猶太自治州建立之後,大量原來分佈在蘇聯全境不同地區的猶太人開始遷入其中。到1939年,該州已經有了差不多兩萬名猶太人,人口數佔到了該州人口數的八分之一還多。而到了1948年,這裡的猶太人甚至超過了3萬人,接近該州人口數的四分之一。

猶太自治州在俄羅斯國內的位置

這個猶太自治州和當時也有大量猶太人聚居的哈爾濱其實只有400多公里,其實可以說近在咫尺。也就是說如果在各種形勢的作用下,猶太人真的成功在中國東北建立自治區,甚至建國,這些在蘇聯猶太自治州聚居的猶太人只要抬抬腿就可以大規模湧入中國了,甚至如果條件合適,蘇聯的猶太自治州還可以直接併入中國的猶太國。

偽滿洲國時期的哈爾濱,當時有大量猶太人遷居到此,包括以色列前總理奧爾默特的父母

儘管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蘇聯建立猶太自治州是蘇聯政府的決策,而不是猶太人自己決定的。但其實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項政策,都不可能不考慮當事人的意見。比如蘇聯最早曾計劃在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建立猶太自治區,但最終經過多方權衡和協調,猶太自治州卻選在了中俄邊境上。在最終決策過程中,猶太人自己的意見也一定發揮了一些作用。而在蘇聯建立猶太自治州的同一時期,也正好是歐洲猶太人大量移居中國東北,特別是哈爾濱和黑龍江省的時期。而猶太人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上就是以善於在分散各地的情況下,還能以秘密的方式進行有效聯絡並開展周密計劃而著稱,說這兩件事之間沒有關聯,至少石頭君是完全不信的。

所以綜合來看,至少在當時,中國東北地區和與其接壤的外東北地區,確實是被猶太人看中了,作為其未來建國的主要備選地之一。只是二戰之後猶太人在其首選的巴勒斯坦地區成功建國,因此放棄了在其它地區建國的計劃。所以二戰之後,黑龍江和蘇聯猶太自治州的猶太人口又同步出現了減少的趨勢。但最後中國的猶太人雖然都走了,猶太自治州的猶太人卻沒有走完,目前還有9000人左右生活在那裡。而且更加讓人感覺有意思的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其實曾經撤消了所有國內的自治州,卻獨獨保留了猶太自治州,也就是說現在的猶太自治州竟然是俄羅斯境內唯一的一個自治州。是不是猶太人對外東北還沒有完全死心?這恐怕還得未來再觀察了。


桃花石雜談


猶太人被公認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據統計所有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人是猶太人或者有猶太血統。而且我們都知道猶太人做生意被譽為是世界上最會做生意的民族,據說在二戰之前,當時歐美國家幾乎被猶太人掌控,因為各個部門領域裡面都有猶太人,猶太人掌握了大量的財富,而且又聰明有技術,有頭腦,這個也是希特勒反猶太人的原因之一。要把財富從猶太人手中奪回來。那麼當時猶太人又怎麼會想到在中國東北建國呢?

這個其實就是猶太人和日本之間的一個鬧劇,在中國的土地上怎麼可能讓猶太人建國?上個世界三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希特勒在歐洲大量的屠殺猶太人,所以很多猶太人開始逃亡世界各地,當時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持了傀儡皇帝溥儀,建立了所謂的滿洲國。日本人也是看到了猶太人的聰明,財富,技術,還有美國有大量的猶太人掌控著美國的軍政大權,利用猶太人的關係和財富為自己侵華保駕護航。所以日本人依靠偽滿洲國允許猶太人進入中國東北,當時最多的時候猶太人在東北超過了10萬人。日本人還制定出了什麼河豚計劃。

二戰之後,日本戰敗,而且這個時候猶太人選擇了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於是大量的猶太人離開東北。

猶太人在中國東北建國這個就是日本人的一個鬧劇,一個笑話。即使中國東北當時被日本佔領,但是這裡畢竟是中國的領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所以猶太人不可能在中國東北建國成立的。


中國歷史研究所



二十世紀初,日俄戰爭中俄國慘敗,日本侵佔了東北,計劃讓猶太人建國東北。搞了個所謂的“河豚魚計劃”,由於諸多因素計劃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如下:



(一),猶太人要在中國東北建國,是因為東北的優越條件。東北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美日想瓜分北東,這樣以來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所以遭到了美國人的極力反對……。

(二),猶太人建國首先需要大量的人口,而當時德國有大量的猶太人,要遷徙必須途經蘇聯,而當時蘇德已籤互助條約,為了蘇聯的利益又不損害德國,所以斯大林拒絕猶太人入境。這樣以來猶太人就無法到達中國東北,建國夢破滅。


(三),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德國是堅持排猶的,不支持日本人提出的猶太人建國計劃。為了日德關係,日本人犧牲猶太人這是很正常的。

(四),淪陷後的中國東北,人民的反日反偽滿,反對法西斯的侵略運動不斷高漲,而猶太人則是日本人的幫兇。猶太人在東北建國,中國人民豈能答應。猶太人沒有軍隊,要和中國人較量是不行的,所以猶太人逃離了東北,河豚魚計劃宣告破產。


賈全貴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東北那些事兒。(約800字,閱讀需時3分)

東北為什麼會有猶太人?

自1861年始,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在約一個世紀的時間內,特別是在沙俄推行侵華政策修建中東鐵路前後,伴隨修築中東鐵路俄國各階層人士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特別是蘇聯推行排猶政策,致使大批猶太人紛紛從俄國來到哈爾濱以及中東鐵路沿線城市。

這群猶太人先後在東北各城市組建猶太人社區,並融入當地社會。

逃入哈爾濱的猶太人視哈爾濱為“避難所”與“中轉站”。

中國人寬厚友好地熱情接納了猶太人,為其平等生活與創業發展提供機遇並獲得卓越成就,因此東北猶太人始終視哈爾濱為其“第二故鄉” 。

以亞伯拉罕考夫曼醫生為代表的一些優秀猶太人社會活動家,終身貢獻於東北各地猶太人社區建設事業。他們修建猶太會堂,成立猶太宗教公會,創辦猶太醫院、猶太銀行、猶太復國主義協會、慈善救助組織、養老院、免費食堂、各級猶太學校、文化藝術協會、新聞報刊等,形成了完整的猶太人社區體制。1937至1939 年,猶太人在哈爾濱召開三次遠東猶太人社區代表大會。

上述所言之猶太人復國主義協會,在日本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後,成為日本人拉攏猶太人的一個切入點。

1935年中東鐵路轉賣給日“滿”以後,蘇聯勢力被逐出,日本勢力開始獨立佔領中國東北,建立南下北進的戰略基地。日“滿"當局決定實施利用美國資本,特別是猶太資本以及猶太移民來開發中國東北的計劃,即“河豚魚計劃”。

滿洲國地圖

1936 年以後,日“滿”表現出明顯的親猶態度,這種態度在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前三年內達到頂點,特別是1937年末至1939年12月期間,正如上文所述,在哈爾濱連續召開三屆遠東猶太人社團代表大會。

這一系列拉攏猶太人的計劃中,就有一個大膽的意圖——讓猶太人在中國東北復國。

但是這個計劃因為世界其他地方猶太人的反對而終未達成。

1940年,日本加入德意日三國軸心集團,因為德國的反猶態度強硬,日本逐漸放棄了拉攏猶太人的計劃,河豚魚計劃便宣告終結。

德意日三國同盟協約簽訂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滿”當局從親猶的姿態轉變為種介於中立與明確的反猶之間的立場,猶太人繼續南遷天津、上海和國外。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場,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因為猶太人一直統治世界,神當初差遣了猶太人管理,並定立舊約,猶太人在美洲已經有美國(看看美國聯邦儲備局歷代主席),歐洲已經有以色列,在亞洲也建立根據地,統治世界。

俄羅斯十月革命的列寧是猶太人,共產主義是猶太人要令世人都要有危機感,不想人類不思進取的一個手段,將世界兩極化。

其實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世界上人類的生活模式和定義都是猶太人定出來,猶太人背後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整頓了歐洲。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希特勒要反抗猶太人而發動,當時亞洲上日本天皇已經和歐洲成有好關係,德國想整頓歐洲,而日本用大東亞共榮圈去整頓亞洲,去對抗猶太人。當時中國是一大個農村,跟本不值得日本去談合作,那日本只能把中國滅掉,最後猶太人兩顆原子彈了結了戰役。

不得不讚猶太人去開發,背後操控美國,成為世界警察,亦遵守與神的應許,管理世界。

但現在猶太人留下了北韓和中國,要給世人對中國和北韓有介心。當然,中國人在國內網上經說說得天花亂墜,出國卻做出多項不文明現象,國外要有尊重國外文化,文明行為,建立國家形象是很難的,國家多有幾,武器科技成世界第一也沒有用,國家形象在國際上差,感覺不文明,外國人就自然不會尊重你。


Bart777


猶太人,確實曾計劃在中國東北建國,但最終沒能成功。當時,也就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吧,德國爆發了排擠猶太人的運動,尤其是希特勒上臺之後,猶太人處境,越發危險,這時候,猶太人向世界各國求助,只有當時的中國,同意接受猶太人。於是,先期兩萬多名猶太人,就來到了中國東北。

猶太人過來後,覺得中國很不錯,這個不錯,主要是看中,當時國民黨中央政府的控制力,真的是太差了,猶太人有生存的空間。於是,準備在中國東北建國。

而沒幾年,東北就落入了日本帝國主義手中,猶太人東北建國的勢頭,越來越猛,移民越來越迅速,但就在最關鍵的時候。

德意日軸心國形成了,德國要求日本把在東北的猶太人趕走,而且,當時的猶太人,也沒那麼團結,幾年前來的,和後來的猶太人,屢屢發生衝突。

在德國強大的壓力下,日本只好作罷,而戰後,猶太人,基本上都返回當時籌建的以色列國去了。


董江波


沒有對歷史作過多的研究,但通過零零碎碎的信息,感覺猶太人確實不同於其他種族。

以下是本人通過平時接受各種信息對猶太人所形成的印象,在此與網友們分享,如有錯誤,請網友們吐槽。

1.猶太人以母為宗,只要母親是猶太人,不管父親是什麼人,子女都算是猶太人(據說奧巴馬的母親就是猶太人)。如果父親是猶太人,但母親不是猶太人,那麼子女也不能算是猶太人。

2.猶太人的“老鄉”觀念很強,“老鄉”之間抱團取暖,形成拳頭,對其他人會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威懾。比方說,如果你自己是猶太人,說不定哪一天會有一個不認識的人來找你,因為他也是猶太人。

3.猶太人沒有固定的國的概念,只要它們聚集在一起,那裡就是它們的國。(從這一點上說,猶太人想在中國東北建國的傳說一點也不奇怪)。

以上就是本人對猶太人的印象,好象也間接回答了題主的問題哦。


雨沐風華


二戰中,日本的確有讓猶太人在東北建國的計劃。這是日本對中國人民犯下的巨大罪孽之一,幸好因為日本戰敗,這個罪惡的計劃最終沒有實施。

日本和猶太人的淵源,日俄戰爭中猶太人對日本的支持

1904年,日本和俄國在中國的領土東北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戰爭,日俄戰爭。這場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戰爭,清政府卻荒唐的宣佈中立。日俄戰爭最終以日本的慘烈勝利結束。

日本能夠取得日俄戰爭的勝利,美國猶太人雅各布·希夫起到了重要作用。

雅各布·希夫是一位家族出身顯赫的大銀行家,美國猶太人的領袖之一。日俄戰爭時,各國銀行家普遍不看好日本,不願意為日本提供貸款。雅各布·希夫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日本提供了數額巨大的貸款,為日本贏得日俄戰爭起到重要作用。

雅各布·希夫支持日本,是因為之前的1903年,沙俄發生了了一起死傷數百人的反猶事件。雅各布·希夫這位影響力巨大的大銀行家,拋棄正常商業邏輯以自己的影響力讓俄國吃到了苦頭,當然順便也讓中國人民遭受了更大的苦難。

(雅各布·希夫)

日俄戰爭後,雅各布·希夫成為被日本天皇授予旭日獎章的第一位外國人。

日本企圖讓猶太人東北建國的“河豚魚計劃”

希特勒上臺後,歐洲的猶太人處境越發困難。反猶是歐洲國家的普遍共識,只是沒有希特勒那麼明目張膽。被希特勒迫害的猶太人,其餘歐洲國家也不願接納。

日俄戰爭中猶太金融勢力的影響力,讓日本產生了一個腦洞大開的計劃“河豚魚計劃”。

(河豚)

“河豚魚計劃”的核心目的一是利用國際猶太資本開發東北為日本提供更多經濟支持,二是通過支持猶太人東北建國對猶太人的友好行動,獲得英美猶太人好感,進而影響英美特別是美國的外交政策,讓美國改變對日政策,不戰而屈人之兵。

“河豚魚計劃”得到了部分的實施,當時在中國的上海等地猶太人熱烈支持日本人的計劃,但在獲取英美猶太人勢力支持上,成效不大。英美猶太人特別是美國猶太人沒有日本人想象的那麼巨大的影響力,猶太人本身派系眾多,並不是一股統一的力量,並沒有能力影響控制美國的外交大政。美國猶太人也公開反對上海等地猶太人對日本人的合作,以免被美國內部視為與國外勢力勾結。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美關係決裂,日本人也對執行“河豚魚計劃”失去了熱情。不過日本佔領控制下的中國上海,還是接納了不少猶太人,讓猶太人對日本心存感激。

日本人二戰在中國,是惡魔般的存在,犯下無數罪惡,姦淫擄掠無惡不作,但對猶太人算得上友善。無惡不作的日本人二戰後在國際上形象比較良好,和這段歷史有一定關係,猶太人在國際傳媒上有相當大影響力。


仁勇校尉


這事要追溯到上世紀初的日俄戰爭,日俄在中國東北作戰時期,有猶太人摻合進來,籌集鉅款幫助陷入窘境的日本,俄羅斯帝國戰敗,日本佔領東北。日本一直覬覦東北豐富的礦藏和原料,但當時是經濟蕭條的年代,資金短缺,日本便利用猶太人來開發經營。

猶太人有技術,有資金,有聰明的頭腦,他們用自己的特長幫助日本加速在東北的工業化。雖然猶太人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他們為了自身利益向日本獻媚又令人不齒。二戰時期,日佔東北成了猶太人的避難所,來到東北猶太難民多達數10萬人,單哈爾濱這一個城市的猶太難民就多達2萬多人。

可恨的是,日本同意在東北劃出一塊土地給猶太人建國,並選定哈爾濱為首都。

1934年,一個名叫鯰川義介的日本企業家還為此發表了《邀請五萬德國的猶太人定居滿洲國的計劃》的文章。

說白了,雙方只是互相利用,可是飽受戰亂之苦的是中國人,承擔損失的還是中國人,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死傷慘重,民族的發展全面後退。作為世界上極少數願意接納猶太人的國家之一,中國人在反抗日本的同時,對猶太人的立場也有了怨言。

好在,最終這個計劃並沒有實現,原因主要有四點:

【日德同盟】

相對於和猶太人的交往,日本更看重與德國的關係,幻想德國由西進擊蘇聯,日本由東進擊蘇聯,日德同盟在烏拉爾山脈會師共享勝利果實。為了這樣的目標,日本隨時都會放棄猶太人。

【蘇德簽約】

斯大林為了蘇聯利益,和希特勒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猶太人要前往中國東北,必會經過蘇聯領土,為了向德國示好,蘇德簽約後再不允許德國猶太人進入或跨過。

【過河拆橋】

本來日本入侵中國東北就遭到西方國家對日本的排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戰事連續不利,日本人過河拆橋,已投入的工業投資不做任何賠償,拋棄了已沒有利用價值的猶太人。

【誓死抗爭】

艱苦的磨難壓不垮中國人民,中華民族誓死抗爭,堅決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猶太人沒有軍隊,和這場較量中註定是失敗的一方,猶太人東北建國的美夢徹底破滅,只能放棄另謀出路。


地圖帝


說起猶太人種族,有兩個廣為人傳的特點:一是頭腦聰明非常會做生意;二是居無定所到處受到壓迫驅趕。對於第二點問題大家的認識最為深刻,終於在二戰結束之後,聯合國同意將中東的一塊領土作為猶太人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後來的以色列。

這些都是大家較為清楚的歷史,但在以色列建國以前的猶太人,曾經有過在中國的東北建立自己王國的計劃,這個事情似乎並非大家都知道。猶太人之所以會有計劃在中國建國,主要原因有兩點:

其一:想有個家。猶太人居無定所,做夢都想有個屬於自己的家。他們曾幻想過在很多國家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機會都很渺茫。雖然歐洲其他國家沒有德國那樣做出各種迫害猶太人的舉動,但很明顯沒有人接納這個群體。恰巧中國政府此時軟弱無能,很多猶太人紛紛到中國避難,希望能在此建立國家。

其二:日本的支持。在中國的領土上曾經發生過一場沒有中國參與的日俄戰爭,其發起原因正是這兩個國家對中國東北分贓不均,都想得到更多的領土。此時從俄羅斯逃難到中國東北的猶太人:雅各布·希夫(銀行家,很有錢)對這場戰爭起到了關鍵作用。雅各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大量資金支持日本打贏這場戰爭。當然也不是無償支持,除了報私仇(此前深受俄羅斯迫害)之外,雅各布幻想能得到日本的支持,在東北建立國家。

日本知道猶太人的想法,假裝同意,還有板有眼的列出了“河豚魚計劃”。實際上只是利用猶太人的資金條件讓自己在中國的戰爭打得更有保障。不過這個計劃最後也在美英等國的反對下,沒辦法實現。從此這個事情最終不了了之,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對這個計劃一無所知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