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一個人的“意識雷達”裡如果有不公平、不公正的念頭,就往往什麼都不做,他並沒有去改變現狀,而只是在抱怨。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把抱怨當成了改變現實的一種手段。

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有網友來信說:你們不能老講心法、願力這些東西,在那兒單方面地樂觀和想象,應該面對現實,從浪漫主義回到現實主義。我當時就有一個感觸,一個人尋求公平的時候,一定是遭遇了不公平,或是看到了很多不公平的現象,才會產生這樣的感嘆和要求。

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我們想澄清一下,這裡講的不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不是無視周圍那些不如意甚至是讓自己很痛苦的東西,然後在心裡頭給自己放鬆和減壓。我們所講的願力和心法,即使它看起來是不作為,也是一種積極的不作為。尤其是對那些負面環境有積極的作用,這才能體現願力和心法的正向價值。

比爾·蓋茨給年輕人提出過11條忠告。蓋茨是一個比較現實的人,甚至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個非常乏味的有錢人。他的乏味其實就是骨子裡的現實主義,他有自己的邏輯,因為無趣的人一定有他的理由。

蓋茨的第一個忠告是,世界充滿不公平,你不要想著去改造它,而是要去適應它。他還有一個忠告: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取得成就之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己的尊嚴,因為尊嚴來自於實力。

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蓋茨的第一句話很值得玩味。一上來就告訴你,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你千萬不要整天去抱怨它,而要去適應它。公平不是相等、相同,這個“平”也是有差異的,是一種平衡狀態。

如果一個人的眼裡只有不公平、不公正、誰不遵守規則,他所看到的就是不公平和不公正,好像整個世界都是不公正的。而且,當人的念頭總被那些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所糾纏的時候,他的狀態就會非常糟糕,因為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一個人心有不平,他就會抱怨、評判,就會以一個完美的準則來評判周圍的事物,尤其是評判周圍與他相關的一些事情,這樣他滿目所及可能都是不公平。

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這不是說真有那麼多不公平現象,而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意識雷達”,一旦產生了“這對我不公平”的念頭,他就只能看到不公平的事情,而不會注意那些公平、美好的事情。這就像說一個人的老婆懷孕了,他就會看到街上的孕婦多起來了。其實並不是這段時間裡增加了很多孕婦,只是他以前沒有注意到而已。

一個人的“意識雷達”裡如果有不公平、不公正的念頭,就往往什麼都不做,他並沒有去改變現狀,而只是在抱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把抱怨當成了改變現實的一種手段。在生活中有些人就是這樣,一見面就開始抱怨,老闆、同事、配偶甚至天氣都是他抱怨的對象,但他從沒想過怎麼去改變它。一個月之後再見面,他又在抱怨類似的東西。

所謂抱怨,就是對當下現實的不接受和牴觸,不願意直面現實,不願意想積極的辦法去改變它,所以抱怨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惰性。我們說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實際上它就是一種持續的心理惰性。通過發洩不滿、找到不公平,為自己的不努力、不作為而尋找各種藉口和託詞——

這事兒怨不得我,怨誰呢?怨別人。

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一個人陷入這種狀態以後,他就會既不滿又等待,但等到什麼時候、等什麼東西他又都不知道,也沒有真的想過,就像《等待戈多》的主人公一樣。他的批評和抱怨並不意味著他有實質性的見解,也沒有表明他有一種要改變現狀的意向。

不抱怨並不是閉上嘴不說話,不是逆來順受,更不是要容忍不公正、醜惡的現象和壞人壞事,甚至去為虎作倀。關鍵是要直面現實,要想著怎麼去解決問題,對於要做些什麼,心裡要有數,這叫作管理。

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抱怨不是管理,它只是抱怨而已,所以批評家和評論家往往是不受歡迎的。在一個組織乃至一個社會里,批評家往往也是不受歡迎的。比如,影評家掙的錢遠不如導演掙的錢多,股評家掙的錢遠不如基金經理掙得多。因為在這些領域裡,前者不如後者對社會的貢獻大。

《快公司》雜誌的一篇題為“如何面對公司裡的批評家”的文章說,英國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埋葬的諸多英國曆史名人中,沒有一個是評論家。

當然,評論和議論是不一樣的。評論是中性的,正面的和反面的都可以。抱怨是種非議,這種狀態是有損人心智的,不光是非議別人,關鍵是會暗傷到自己。非議了別人之後,還會損害自己的心智健康。

晉代“憤青”輩出,因為當時的門閥制度阻礙了寒門學子的上升之路。懷才不遇的左思寫了一首詩表達了他對制度的不滿,詩中寫道:“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意思是說有一棵松樹,雖然長得非常高,但它長在了山澗裡,而矮草因為生在山上,結果比松樹還高,蓋過了松樹。這首詩表達了他的不滿、哀怨和憤怒,堪為憤青的代表作。它抗議了一種不公平,對一個人來說奮鬥一輩子而不得的事情,對另外一個人來說卻是與生俱來的。

人的青年時期總是充滿激情,容易激動,“憤怒”和“青年”是聯繫在一起的。周作人曾經說過:

“一個人二十歲不恃才傲物,必無用;三十歲還恃才傲物,準無用。”憤怒、對不公正和醜惡事情的敏感,是一個人有生命活力的標誌之一。

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如果一個人處處逆來順受,證明他的生命活力是比較低的。前面說到抱怨是一種心理病,與這個並不矛盾。許多疾病的發生其實是正常現象,只是因為它積累得過量了。

從某種角度來說,“發燒”是年輕人的專利,人長大了以後就不怎麼發燒了,如果到了三四十歲還動輒發燒那就不正常了。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無論是社會還是個人都會經歷兩種狀態,一種是發燒的狀態,另一種是發熱的狀態。發熱是指運動以後,整個身體的血液循環加快,冒汗、體溫升高。而發燒是內在的一種病,是由於身體的內耗造成的發熱。

過於關注不公正是一種心理病,它就是一種內耗,是一種自我折磨。總是盯著不公平,又不採取任何實際的行動,就會總是處於憋悶、鬱鬱寡歡的狀態,最後就會生出病來,這就是發燒了。

但是,如果面對不公平的時候能夠站出來,哪怕只是做一點點事情,也能產生機體上的運動,那就是發熱。

發燒可能是因為內在的經脈和關節不通,造成溫度升高;發熱恰恰是關節非常通暢,運動速度加快,導致活力增加,出現了發熱的反應。曾經有個經濟學家說不要把發燒當成是回暖,經濟有時候是不健康的發燒,而不是回暖。

就個人而言,如果長期處於憤怒和抱怨的狀態,以為這樣能顯示你的才氣、智慧和與眾不同,就接近於發燒的狀態了。比爾·蓋茨說,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

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有些人自尊心強到病態,這就有點像發燒,周圍發生一點點變化,都會導致他劇烈的內心反應。這種反應只會危及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並不能變成外在的成就。

一個人在沒有取得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對公平的過分期待,其實是與病態的自尊聯繫在一起的。

一個人總覺得四周的人在歧視他、無視他的存在,總在問為什麼別人不如自己還比自己過得好,他就會獲得某種代償性的滿足和解脫。因為最終這些都要導向不作為,抱怨也好,過分強調自尊也好,他最後的結果都是不作為。他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認為自己之所以不行是因為這個遊戲規則不對,是因為有壞人當道;有些事情不願意做不是因為自己不行,而是因為自己比別人更有自尊等,這些實際上是自我欺騙和自我麻痺。

讓自己免於面對當下的艱苦勞作和努力,在一個相對沒有危險的角落裡自怨自艾,以獲得心理上的暫時滿足。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候做事情不見得立馬會有什麼改變,但在做的過程中卻沒工夫去抱怨了。就好比一個人在爬山,突然不小心下滑了,這時他必須面對當下,快速決定怎樣才能攀住一塊石頭或是抓住一把草,從最危急的狀態當中挽回局面。這個時候他不會想到誰對自己不好、老闆怎麼對他不公平、老婆怎麼對他不好,因為在他面對生命危險時,這些東西全部被屏蔽掉了。

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反過來說,若一個人的大部分心思都被抱怨、不公平和不公正的現象所佔據,他實際上並沒有真切地面對當下。

有一次我去趕火車,時間很緊張。我坐公共汽車的時候,有個人重重地踩了我一腳。如果是在平時,有人知道踩了我一腳卻連聲“對不起”也沒說,那我即使不跟他吵起來,心裡也會感到非常不舒服,會很生氣,會抱怨或憤怒。但是那個時候我一點兒感覺都沒有,因為要趕火車,我整個心思都只關注能不能趕上火車,我沒有時間去管別的事情。

所以,當一個人心裡有很多不平之嘆,或者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重視、懷才不遇的時候,他應該問一問自己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是不是像許三多那樣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無事生非”的意思就是無事生非議!

一個人如果處於閒散、無所事事或準無所事事的狀態,就會產生非議或對周圍的一切指指點點。所以一個單位內如果有很多人在非議別人,那隻能說明這個公司冗員太多。

如果一個公司忙到人手永遠都不夠,哪有時間去抱怨別人,去指責生活不公平?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在抱怨世界的不公平,那你肯定是個閒人,起碼在這個階段比較閒,說明你還不夠努力。所以說,願力、心法不是消極的避世主義,而是真真切切地改變人生。

尋求公正是一種心理病

要學會積極地沉默、積極地等待,學會以正面的心態來面對周圍的人和事,信任別人、理解別人、欣賞別人,而不是挑剔別人、抱怨別人、憎恨別人。一個老是抱怨不公平的人,最終很可能要失敗。

一個人的心裡存什麼念頭,他就會看到什麼東西;他所看到的那個東西,最後會變成他的現實。

經濟學中有“馬太效應”的說法,它指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

這個詞是從《聖經》裡來的,出自《馬太福音》第25章。它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有錢人要出門,他給了三個僕人數額不等的錢,一個給了五千銀子,一個給了兩千銀子,一個給了一千銀子,讓他們都拿去經營。後來,得到五千銀子的僕人又賺了五千銀子,主人說,這一萬銀子就歸他所有。第二個僕人用兩千銀子賺了兩千銀子,主人說這四千銀子也是他的。

第三個僕人得到了一千銀子,心裡覺得很不公平,為什麼給那兩個人五千、兩千,才給自己一千?而且,他除了對主人怨恨外,還有一個偏見。他認為主人非常苛刻,付出少、要求多。他甚至懷疑這是主人設的圈套,所以他把這一千銀子埋在地下,主人回來之後,他就對主人說:“這是一千銀子,你是一個不播種卻要求收穫的人,你是一個不給予卻要求得到的人,我知道你給我一千肯定最後還會要回去的,所以我把它埋在地下了,現在我還給你。”主人聽了以後說他是懶惰、心存怨恨的人,於是把這一千銀子給了第一個僕人,就是那個已經掙了五千銀子的人。最後主人說了一句話: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我們必須承認世界是不公平的,然後要去直面它。在面對不公平的時候,要想到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做什麼。我們要多少改變一下自我,就算沒有大的改變,至少在做事情的時候,也不會要花太多的時間去感受所謂的不公平。我們都知道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若一個人抱怨世界不公平,這個不公平的力量也會反過來加給他。所以,抱怨世界不公平或者努力尋找世界公平其實是一種心理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