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廣東人蒸的魚總是這樣嫩?

浦昕強


歡迎關注「飯醉分子閆濤」,看我分享不一般的美食感悟!

我和朋友曾經討論過一個問題——粵菜師傅厲害在哪裡?他認為川菜師傅武功更高,千滋百味的味道和刀工上的花活兒表現得淋漓極致,反觀粵菜師傅,彷彿平平無奇、波瀾不驚。於是,我告訴他,若是讓川菜師傅和粵菜師傅對決蒸魚這道菜,毋庸置疑肯定是粵菜師傅大獲全勝的。川菜師傅蒸魚多半會有一個過火的毛病,反倒粵菜師傅在把握火候方面可謂神功有助。

蒸魚看起來實在相當普通,幾乎每一個廣東家庭都會用它作為常見用餐或款待客人。然而就是這一道蒸魚,卻讓我吃得流連忘返,也吃出很多箇中奇妙:能夠用來清蒸的魚,一定要足夠新鮮鮮活,這也是粵菜選材時候,講求食材優先的一種價值取向;蒸魚的時候,火候把握是師傅多年的積累心得,並非火越猛就越好,因為若把一條魚蒸得皮開肉綻,那大致可以斷定這師傅要麼在偷懶,要麼根本是個門外漢。

通常來說,蒸魚也會根據魚的大小及季節不同,為什麼呢?因為不同的季節,粵菜師傅會根據魚的脂肪程度來控制火候。一般是不會一次性把魚蒸熟的,而是等到約莫七八分熟時關火,讓鍋內的餘溫慢慢焗透魚身,這樣做出來的清蒸魚,它最裡面的骨頭那裡留有一條紅線呢才被說是合格標準。同時,魚體外形依舊流暢,但裡面的肉汁卻已經是蓬勃帶出了!

此外,搭配蒸魚時用的醬油也非常考究。魚生不會加入配料胡亂醃製再拿去蒸,蒸魚醬油跟普通醬油也會略有區別,且蒸熟後才會輕輕淋在魚身上,這都是為了避免醬油過度烹飪而產生髮苦的原則。當然,這只是我在家裡面對於時令淡水河鮮的法則,如果碰上一些海魚,那玩法估計還多更多些了,像潮汕人那邊會用各種火腿和冬筍來蒸深海魚。那也是一道人間美味啊~


飯醉分子閆濤


蒸魚是個功夫活,看似極其簡單,但實際卻對用料和火候要求極高,特別是對火候把握難度非常之高,蒸得時間短怕魚不熟,蒸得時間長怕魚肉變老、變硬。


小編是個老廣東,從小在家就學做飯,清蒸魚也是家常便菜,從小至今蒸魚無數,雖不敢說蒸出的魚特別好吃,但鮮嫩卻不在話下,對火候的控制還是能比較恰到好處的。不過叫我到你家做蒸魚,第一次還真的不一定能蒸得好,因為你家的煤氣爐的爐火的大小跟我家的不一樣,蒸魚時間長短就不一樣,所以第一次要找準爐火的熱值,第二次第三次你就知道時間要蒸多久了。下面我就把我幾十年的蒸魚經驗分享給各位看主:

1.選魚,廣東人蒸魚多是清蒸,由於清蒸加的調料極少,對魚本身的的味道沒有任何掩蓋,所以對選魚要求比較高:一、最好是活魚,有些魚如果沒有活魚,那也要選擇那些即殺即冰凍的新鮮度比較高的魚;二、一定要沒有任何異味的魚,一定不能貪便宜選擇那些明顯低於市價格的魚,就算是活魚,也一般是問題魚,不是泥味、油味太重,就是水質較差的魚塘養出來的魚;三、最好的魚是選擇:“瘦身魚”,就是那些將塘養的七八斤大魚,放到山坑水裡養三五個月,不放任何飼料,讓魚自己覓食,讓魚瘦身成三四斤的魚,這種魚經過幾個月的淨化和瘦化,肉質完全沒有一點泥味,脂肪含量極低,肉質鮮嫩,蒸魚連薑絲都不用放,沒有一點腥味。這種魚市價極貴,市場也不常見,這個就要量力而吃了。



2.處理,第一步是殺魚,會殺的最好把活魚拿回家自己殺,殺完即煮這樣魚是最新鮮的,不會殺的看主也可在最後買魚讓老闆幫你殺,殺完即刻回家煮制,第二步去腥洗淨,拿刀或湯匙把魚的腹膜和殘留的魚鰓刮乾淨,這些都是腥味比較大和含有重金屬最多的地方,刮完之後再用水把魚沖洗乾淨;第三步是開刀花,開刀花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能讓魚肉更加入味、受熱均勻更易蒸熟之外,還可防止蒸煮過程中魚皮收縮比魚肉大把魚拉得變形彎曲,影響蒸魚的外觀。開刀花一般開菱形花(也叫十字花)即可;第四步就是抹鹽,在魚身抹鹽的好處既可以讓魚肉更加入味也可也可幫助魚肉脫水,讓肉吃起來更緊實。



3.配料,廣東清蒸魚配料極其簡單,主要是姜、蔥、醬油三樣,其他的可根據自己愛好自己選擇,有些人會加點紅辣椒片作點綴、蒸熟後淋上熱油,我則喜歡在蒸魚時切幾片薄薄的白豬肉覆蓋在魚身上,這樣蒸魚的過程中熱氣就會把豬油逼出來,慢慢地滲透進魚肉裡,蒸出來的既既不油膩又有豬油的香味,肉質也會更加潤滑,不會像淋油那樣,油淋得太多容易膩。


4.蒸魚,有幾個要點要注意,一、火要猛,開最大火;二、水要寬,水可放多點,這樣蒸氣才夠足;三、火候控制,火候這個環節技術難度是是最大的,對火候的控制基本上是憑經驗,蒸得剛剛熟最好,肉又嫩又滑,蒸過熟了肉就變老變柴,吃起來口感就沒那麼好了,這一步我只能給個大概的參考時間:在家裡做一斤半、3釐米厚左右的魚水開後大約蒸8-10分鐘,主要參考自家爐子火力大小來定,不過有個小竅門可以和大家分享,第一次用新爐子蒸魚的時候可以選用玻璃鍋蓋,當蒸到魚眼變白的時候一般魚就熟了,可以打開鍋蓋用筷子夾開魚肉最厚的位置,看看魚肉和魚骨是否能充分分離,肉不連骨就表明魚已經蒸熟了,如果骨、肉還扯不開就說明魚還沒熟,就要蓋上再蒸兩三分鐘,然後就記好第一次蒸魚的時間,第二次就可參照了。


說了這麼多,各位看主看明白了嗎?只要記住上面四大點,在家裡多蒸幾次,摸索一下火候,就一定能蒸出又鮮又嫩的魚來。


廣州發生


最早熟悉的廣東菜是20年前大三元酒家的菜,北京景山西街50號大三元酒家是北京最早開的一批粵菜酒樓,其中上閘的蒸魚是相當棒的。蒸魚要想蒸的好,滿足以下幾個條件肯定就沒問題了!

1️⃣鮮活

粵菜講究的是烹製生猛海鮮,蒸魚則以鮮活為唯一選擇,哪怕是“直”的沒多久,也只能做紅燒或者松鼠魚。

2️⃣刀工

粵菜對刀工的要求雖然沒有淮揚菜的那般極致,但也是非常講究的。比如清蒸大皖魚是去除腥線和上頜骨,然後將魚肚子劃開去除內臟的,但東星斑、桂魚、蘇眉,哪怕是鱸魚都是不開膛破肚的,只是從腹鰭前面劃一條小口,從魚嘴裡把所有的內臟取出來。

3️⃣汽足

粵菜不用蒸鍋,海鮮蒸櫃可以分開蒸各種海鮮,這樣不至於每次開門散了汽,造成蒸魚肉質不夠彈嫩。

4️⃣密閉

海鮮蒸櫃相對蒸鍋而言比較密閉,所以除了比水更高的蒸汽,還有一定的壓力,會造成魚肉烹飪成熟更快。

5️⃣時間

有經驗的上閘師傅只要瞟一眼要蒸的魚,就知道時間應該是多少了,一般蒸整條一斤半到二斤的魚,時間也就10~12分鐘;如果開片的魚,也就5~7分鐘就可以蒸熟。

6️⃣汁水

正宗粵菜的蒸魚豉油沒有用現成超市買回來的,一般先要熬製菜根水,用芹菜、香菜、洋蔥、香葉、姜......等食材煮水半小時,過濾後得到飄著蔬菜清香的湯汁,再往裡面加入老抽、生抽、花雕、雞粉、糖.....等各種調料。

作為曾經長時間風靡京城的粵菜,無論是廣州菜、東江菜,還是潮州菜都讓我回味無窮。中國最傳統的四大菜系源遠流長,現在八大菜系、十二大地方菜系、融合菜、迷宗菜、家常菜、創新菜、營養餐也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所在。我的興趣在於用營養師的視角,從各種名菜中找到真正健康營養的佳餚,推薦給更多真愛健康的饕客們!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我的悟空問答,您有營養或飲食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問!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在此向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1. 中國營養學會全國首批註冊營養師

    “9.3”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老兵方隊專職營養師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營養學部家庭膳食營養學組副主任委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學會營養食品分會委員

    中國烹飪協會專家委員會公眾健康推廣專家

    中國首屆孕期膳食營養與月子餐大賽一等獎和特等獎獲得者


營養師於仁文


不僅僅廣東人蒸魚嫩,會蒸魚的都蒸的嫩,蒸老了或沒蒸熟,屬於烹飪功夫不到,還要多練。


在魚類菜餚裡,蒸魚是最簡單好做的,用料少,時間短,流程少,味道鮮。可是很多人做起蒸魚卻忐忑,心裡沒底。即便做過多次,也不敢拍胸脯百發百中,每次都能完美無暇。

究其原因,主要三個節點變數大,不容易總結出操作規範,多一分或少一分,就有可能出錯。

⒈活魚。所有這個菜的菜譜,都要求鮮活的魚,蒸出來最鮮。但在魚的品種、大小,甚至魚的生活環境、養殖或野生,就沒有太多的關注。其實這些都是重要條件,直接關係到蒸魚的質量和口味。

這個選項是:最好的野生,一斤左右。家裡做,一般採用方便法,品種、大小不限,甚至保存很好的冰鮮魚也是一樣可用。小黃魚一兩不到,新鮮、冰鮮蒸出來都好吃的不得了。

⒉蒸前醃製。很多菜譜裡都有醃製環節,其實不需要。不說廣東人蒸魚,到海邊看看漁民蒸魚,沒有醃製再蒸的做法。可以說,醃製就是破壞魚鮮的罪魁禍首。別以為醃製是為了去腥,魚不需要去腥,蒸熟了,腥味自然轉化為鮮味了。
⒊火候。最多的問題出在這個環節,最難掌握的也是這點。魚的大小、蒸鍋大小、火力大小,包括關火揭蓋還是燜會兒揭蓋,都是關鍵條件。這點上唯有依靠經驗,原則上操作要求,燒開放魚加蓋轉中火,一斤的魚4分鐘就好。現在家用蒸鍋很多是玻璃鍋蓋,可以看到裡面食材的變化。這個就好掌握了,不用掐點,看到魚眼變白就關火,最是火候適中。


普濟


為什麼廣東人蒸的魚總是這樣嫩?

蒸魚其實是很家常的菜,不過由於廣東人的飲食有些地方比較忠於原味,對於魚類很多時候推崇品嚐其本身的鮮甜細嫩,所以清蒸魚在廣東這邊是很常見的吃法。吃的多了做的做了,自然蒸的魚就比較容易嫩啊,烹飪本身就是一種熟能生巧的事情,只要是喜歡烹飪的人,多做幾次也會蒸的比較嫩的,也不一定非得是廣東人啦。

除了熟能生巧之外,也與廣東地區豐富的水產有關,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在廣東都不少見,豐富的水產讓廣東人對於吃魚自古就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熱情。這也是多少受到了“地理環境決定論”的影響了,如果是內陸地區甚至沙漠地區的話,可能自古就沒多少水產,也就沒多少吃魚的經驗和習慣,想要蒸出比較嫩的魚就需要再多練練了。

我也很喜歡吃清蒸魚,我簡單總結了一下個人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1. 首先就是魚要新鮮,如果魚本身不新鮮的話,那多高明的廚師也難以蒸的滋味鮮甜、肉質細嫩;
  2. 其次就是魚不要選的太大,一般用來清蒸的魚也就1斤左右,越大越不好蒸,很有可能魚肉內部沒熟外面就已經老了;
  3. 還有就是火候問題,一般我們選擇1斤重左右的魚,水燒開之後放進去大火蒸8分鐘左右就差不多了,具體就得看魚的品種和蒸具的情況了;
  4. 最後就是調味的問題,我個人是蒸好之後倒掉盤子裡的水,然後淋豉油和響油就可以了,不是特別推薦提前醃製,尤其是一些比較小的魚。

以上就是我對於蒸魚這個問題回答的內容了,希望能夠有所幫助,也歡迎評論分享你的觀點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蒸魚其實最講究火候,曾經在廣東很多海邊的大排檔吃清蒸的斑魚,海鱸等,超過一半的都蒸的不如我,原因就是火候和時間問題!

買活魚那自不必說,收拾乾淨後迅速用冰水涮一下,這是我自己總結的,太妙了!

然後在魚身斜著上來幾刀,夾上薑片,放上蔥段,用一根筷子放在魚身下!

開鍋後,將魚盤放入!~~~切記:一斤左右的魚,最多蒸4分鐘!

一斤二兩就是五分鐘,一斤半,就是五分三十秒我都是用手機的計時功能,來精確到秒!

到時間迅速關火,並蓋蓋子再燜3~5分鐘!(魚大就燜久點)



調味我就不說了,手機打字不方便,還沒辦法配圖~但是一定要切記~冰水迅速涮一下,根據大小嚴格時間,魚,絕對嫩!


越夜越激情


看了樓上的有些回答,個人覺得沒說到點上

蒸魚其實不光廣東,其它地方也有做的好的

關於蒸魚,其實只有三點,做好了,蒸魚就好吃,做不到,蒸魚就不好吃。

第一,辨明魚種,那些魚可以清蒸,那些魚不能清蒸,一般用來清蒸的魚指的都是腥味少的,一般淡水魚裡,鱖魚,翹嘴白,等清蒸為佳,少見的太陽魚等清蒸也好吃,皖魚,鯽魚也能清蒸,至於鉗魚等魚因為土腥味稍重,所以還是欖菜蒸,冬菜蒸等比較好,有些魚像鯪魚因為刺太多,也不適合清蒸,至於鯉魚等土腥味實在太重,還是其它做法吧,

海魚裡,也不是什麼魚都能清蒸的,比如鰻魚,雖然不便宜,但是由於腥氣重,也不適合清蒸。旗魚,鮪魚等由於肉太老,鯊魚肉有味道,也都不適合清蒸。

分清哪些魚可以清蒸哪些不合適是第一條。

第二. 魚要新鮮,一定要新鮮,河魚一般要求游水現殺的,海魚因為不好養可以有冰鮮的,但是也要新鮮才好吃。一旦魚不新鮮了,怎麼做都不好吃

第三. 做法,蒸魚的方法網上一搜一大堆,概不復述,魚的種類,大小和蒸魚的時間關聯極大,多蒸幾次就知道啦,我只提一個很容易被忽略又絕對重要的小細節,蒸魚後盤子裡的水一定,一定,一定要倒掉。


風雷妖


嫩的關鍵點無外乎以下幾個:

1.魚要買活的!記住,活的!活的!活的!

2.用鹽、料酒、姜醃漬,鹽可以增加蛋白持水性,魚肉會經歷脫水後吸水,蒸之後會非常嫩。

3.鹽漬時間需要半小時以上,魚肉充分吸水以及酶充分分解出部分氨基酸,不僅嫩而且甜。

4.大火!大火!大火!周世中老師的說法,蒸制講究水寬、火旺、蒸汽足、一氣呵成。火越大越好,不要中間開蓋。

5.熱油淋。不僅肉嫩,魚皮還有脆嫩爽滑的口感。

除此之外

清洗,刮魚腹魚鰓,對去腥非常重要。


具體可以看之前發過的一篇:


在開始做這道菜之前,首先,你需要買一條魚。

對於清蒸這種講究原汁原味的烹飪手法來說,食材本身的品質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不管是桂花、鱸魚還是石斑,都需要挑生猛鮮活的,大概這種就好:

一般這種體型的魚,數小時內就進入軀體僵直期,肉質將大打折扣。所以最好買完所有菜再買魚,拎著已宰殺的魚就別再到處兜了,直奔廚房進行處理。

處理的第一步,是洗淨與去腥。將魚沖洗乾淨,拿勺子在魚腹及魚鰓位置處來回刮一刮,可以幫助去除魚腹部粘膜上的毛細血管以及殘留的魚鰓,這些都是腥味的主要來源。

刮完洗淨之後,基本魚腹已經非常乾淨了。這樣後面蒸魚出的水幾乎不會有什麼腥味了,更不會變黑。

洗淨之後,接下來就是開花刀了。

開花刀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除了幫助更好的入味之外,也可以使蒸魚的時候受熱更均勻,而不至於部分肉老了,部分肉還沒熟。

切花刀有兩種做法,一種是魚背肉厚的地方劃一刀:

另一種呢,是魚身上直接開十字花刀,或者斜花刀:

魚背開刀的好處在於保持了漂亮的魚身,魚肚等較薄的地方沒挨刀不容易老。

而十字花刀則更容易入味,如果有透明鍋蓋也比較容易觀察成熟度,火候比較容易控制,如果選擇開十字花刀,儘量不要切到魚腹部的肉。

開完刀之後,就開始抹鹽。鹽漬時間至少半小時以上。

抹鹽的作用除了讓魚肉入味與鮮甜外,鹽漬的過程也是蛋白酶發生作用的過程,此時溶出氨基酸會讓魚更加鮮美。

而另一方面,電解質對魚肉蛋白的持水性也是有幫助的,鹽漬過的魚肉經歷先脫水後補水的過程,在蒸的時候相對不容易老,更加鮮嫩。

一斤半的魚,大概需用鹽2~3鹽勺,均勻抹在魚身及魚腹上即可。也可以再加些許料酒去腥提味。

在鹽漬的時候,你可能會看到魚在抽搐,這說明你的魚很新鮮。請不要慌張,摸摸它的頭,安撫一下就好了。

在鹽漬的時候,我們趁有空把配料與醬油調好。首先,我們來切一把蔥絲,怎麼樣才能切出細長卷曲,交織纏綿如法式舌吻的星級酒店水平的蔥絲呢?

其實很簡單,選一把稍微葉大肥美的蔥,將蔥青部分摘下並捲起來:

沿著捲起的邊緣切細絲:

切完泡一泡水,蔥絲就這麼神奇得捲起來了!

接下來切點紅色的小辣椒、蔥白以及姜。

辣椒主要是為了好看,所以建議去籽。

切好的薑片或薑絲,墊在魚身下及放在魚鰓處,魚鰓已被摘除但還是會有少許腥味的。

處理完配料,還有點時間我們把醬油也調製一下。用2湯勺生抽,加一茶勺糖,攪拌至融化,懶人直接用蒸魚的甜醬油也可以。

準備工作差不多之後就可以開始蒸魚了。

把盤子裡鹽漬出的水倒掉,魚盤洗淨再抹一點點油在盤裡,這樣可以避免魚皮與盤子黏住。

把水燒開後,一斤半的魚大概大火蒸7~10分鐘(具體還得看各位灶臺火力),如果切了花刀且鍋蓋有透明窗,那麼當看到魚眼全白鼓起,魚肉變乳白色那麼基本已經熟了。

蒸這一步非常重要,基本決定了你成品的質量,按周世中老師的說法,蒸制講究水寬、火旺、蒸汽足、一氣呵成。所以全程大火,越大越好,且中間你別忍不住去掀鍋蓋了,老老實實一邊數時間就好了。

關火起鍋後,把蔥白、蔥絲、辣椒圈撒上,再燒幾勺熱油(熱到冒煙那種),然後淋在蔥絲上,你可以聽到非常悅耳的滋滋的聲音。

最後把調好的醬油淋上,恩,這大概就是這條魚這輩子最美的時候了吧。


識食務者


蒸魚還是有不少學問的,一般都會選擇1-2斤左右的魚最合適,不要用鹽醃製,這樣會導致魚肉本身的水分流失,會造成魚肉質變緊,最好的方法是入蒸箱前撒點鹽就可以了。這樣既能鎖住水分,也方便入味
以經常用來清蒸的鱸魚為列,一般選擇1.2斤左右的最合適了,魚殺好,想像這樣擺盤,打上花刀,水開之後放入,猛火蒸8分鐘就差不多了。倒掉一些多餘的湯汁,淋上蒸魚鼓油,蔥薑辣椒絲,然後撒胡椒粉,淋熱油,一道清蒸鱸魚完成。


魚嫩與不嫩主要取決魚的大小,鮮活程度 ,然後就是火候的控制了,只要做好這幾點就可以把魚蒸出來又嫩又好吃,怎麼樣,學會了就趕緊動手吧。


湘菜vs蕭大俠


我們家裡家常蒸魚很簡單,蒸的時候除了姜蔥或香菜(本人愛吃香菜)什麼都不加的。

蒸魚要好吃,得選一斤左右的魚,太大的魚肉質沒那麼嫩。

水開才蒸,然後要控制火候,大約八分鐘左右(某些質嫩的不大的魚五分鐘就夠了,這一點要自己多總結經驗。)



做法:

  1. 鱸魚一條,洗乾淨瀝乾水(一定要瀝乾,要不用幹淨毛巾或廚房紙巾搽幹水份)。盤子底平鋪香菜和薑絲,魚肚子裡同樣塞進香菜薑絲。
  2. 魚表面也鋪上香菜和薑絲,水開,隔水蒸約八分鐘左右。
  3. 倒掉蒸出來的水,均勻撒上少許鹽,再放上香菜碎,淋上燒的開始冒青煙的熟油,再後淋一兩勺生抽或蒸魚豉油即可。


    淋油時要淋在生的香菜上,熟油熱度激發香菜的香味,吃起來更入味。

關於清蒸魚有人說要先抹鹽,也有人說先抹料酒,有人說不要倒掉蒸魚水,也有人說要先淋蒸魚豉油再澆滾油。其實天下美食做法多種,適口為珍,適合自己口味的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