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江南發現一座水底墓,據說這埋葬著明朝首富,連皇帝都妒忌其家財

沈萬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第)三秀,所以又稱萬三秀,作為鉅富的別號。 他是元末明初商人、鉅富,吳興南潯(今屬浙江湖州)人, 元至順間隨父沈佑遷居平江路長洲縣東蔡村(今江蘇崑山周莊東垞)。

江南發現一座水底墓,據說這埋葬著明朝首富,連皇帝都妒忌其家財

沈萬三常常親自率領其子弟力穡事,廣闢田宅,富累金玉,又能推恩以周急難,鄉人以長者呼之。他依周莊,憑三江之利,廣集貨資,後通過開展海外貿易積累巨大財富,從而迅速成為"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莊"以村落而闢為鎮",也實為沈萬三之功。

江南發現一座水底墓,據說這埋葬著明朝首富,連皇帝都妒忌其家財

關於沈萬三富豪事,民間甚至傳說他有一隻聚寶盆,不管將什麼東西放在盆內,都能變成珍寶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財富多到不可勝數,生財聚財技巧高超。沈萬三在致富後把蘇州作為重要的經商地,他曾支持過平江(蘇州)張士誠的大周政權,張士誠也曾為沈萬三樹碑立傳。

江南發現一座水底墓,據說這埋葬著明朝首富,連皇帝都妒忌其家財

《明史》裡有好幾處提到沈萬三,其中一處是在大腳馬皇后的傳記裡,書中寫道:吳興(今浙江湖州)的富民沈秀,也就是沈萬三,幫朱元璋修築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又請求出資犒勞軍隊。朱元璋發怒說:"匹夫敢犒勞天子的軍隊,絕對的亂民,該殺。"馬皇后進諫說:"你老婆我聽說法律這個東西,是用來誅殺不法之徒的,但不是用來誅殺不祥之人。老百姓富可敵國,是老百姓自己不祥,不祥之民,蒼天必然會降災禍給他,陛下又何必再殺他。"朱元璋聽了有些解氣,饒過沈萬三沒殺,把他流放到雲南去了。

江南發現一座水底墓,據說這埋葬著明朝首富,連皇帝都妒忌其家財

在另一本乾隆年間編纂的《吳江縣誌》裡記載道:"張士誠據吳時萬三已死,二子茂、旺秘從海道運米至燕京"。編纂者的史料來源是明代人莫旦撰寫的《吳江志》。莫家和沈家是兒女親家,莫旦說的話,《吳江縣誌》的編纂者自然不敢怠慢。

江南發現一座水底墓,據說這埋葬著明朝首富,連皇帝都妒忌其家財

但是欽定的正史在當時已經出版發行了,他們也不敢推翻,所以只好在後面加上一段註釋:莫旦說張士誠佔領吳會的時候沈萬三早已經死了,但《明史》裡又說沈萬三幫高皇帝(朱元璋)修南京城,請求犒勞軍隊,被高皇帝抄家流放,誰對誰錯,我們也搞不清楚。

江南發現一座水底墓,據說這埋葬著明朝首富,連皇帝都妒忌其家財

據《留青日札》記載,當朱元璋打下江浙後,沈萬三與其弟萬四(沈貴)在兩浙豪富中首先輸糧萬擔,獻白金五千兩,以佐用度,“太祖軍食,多取資焉”。但是這不僅沒有引起朱元璋的好感,還讓其起了妒忌之心,使貪得無厭的朱元璋發誓要“務罄其所有金”,想方設法來消耗他的家財。

江南發現一座水底墓,據說這埋葬著明朝首富,連皇帝都妒忌其家財

據董谷《碧裡雜存·沈萬三秀》記,有一次,朱元璋在月朔(即初一)日召見他,給他一文錢要他生利,從初二開始,一文取兩文,初三日取四文,初四日取八文,每天翻一倍,亦即按等比級數增長,以一月為期。沈萬三不知就裡,欣然接受。哪知回家一算,一月之後,該付給朱元璋利息為五億三千六百八十七萬九百十二文。

江南發現一座水底墓,據說這埋葬著明朝首富,連皇帝都妒忌其家財

出資修城牆,被朱元璋強取財富,沈萬三從江南鉅富一步步走向家破人亡,都發生在明朝洪武年間。俗語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沈萬三家族財產損失大半,家人又發配雲南,但家族仍然人丁興旺,生活照樣過得瀟灑,就是因為太瀟灑了,牽連進了藍玉案,引出了滅門之災。

江南發現一座水底墓,據說這埋葬著明朝首富,連皇帝都妒忌其家財

沈萬三在雲南邊陲度過了一生中最後的歲月,沈萬三於1392年追隨張三丰到福泉山修道,後逝於平越,1393年,沈萬三仙逝後安葬於福泉山(貴州省福泉市福泉山下,現如今福泉山下仍有沈萬三墓)。明弘治11年(1498年)由其五世孫沈延禮(又名沈安)率子沈博及女沈瓊蓮將沈萬三遺骨從福泉山遷葬江蘇周莊銀子浜,名水底墓。

江南發現一座水底墓,據說這埋葬著明朝首富,連皇帝都妒忌其家財

民間傳說,銀子浜的盡頭有水一泓,下通泉源,旱歲不枯,水下有一個古墓,非常堅固,裡面埋葬著沈萬三的靈柩。據說當時沈萬三一直都認為是自己太過於顯擺財富才有瞭如此境遇,於是在他臨死之時囑咐後人,把自己埋在水底,這樣就可以與世隔絕,低調很重要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