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聽不到陶陽的消息?

用戶6913721604


陶陽是德雲社班主的乾兒子,早年也是以京劇神童的身份被大眾所熟之。最近一次在觀眾面前出現就是在德雲社小年夜大封箱上演出,其實他也並沒有表演一個完整的節目,只是參演了開場的大西廂的演唱和結束時與郭麒麟唱了一段擋諒而已。



陶陽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在觀眾的面前,也沒有一點消息的原因是他最近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京劇上,並未像從前那樣把相聲看的重要一點。眾所周知,京劇與相聲不同,缺少曝光度,這是這個行業的性質決定的,所以相對來說陶陽的曝光率就會變得很低。

郭德綱愛財,自從收陶陽後不僅教導他學習相聲,還大力支持陶陽唱京劇,另外為陶陽成立了麒麟社,他自己有時候還會參加演出。陶陽相對於相聲,他還是十分痴迷京劇的。最近他全力投入麒麟社,不斷的創作京劇劇本和參加京劇表演。陶陽真的是非常喜歡京劇,我曾經看過陶陽排練和演出的兩個視頻,前一個是陶陽在和賈懷胤等人排練新劇,陶陽邊唱邊打鼓,神情悠然自得,十分享受,坦然的唱出唱詞,而且唱的韻味十足,非常好聽。

後一個是麒麟社當時正在進行惠民演出,陶陽在後臺為舞臺上的演員伴奏拉二胡,非常認真,一絲不苟,彷彿已經融入到京劇本身中去了。所以陶陽是從心裡喜愛京劇,這種神情是裝不出來的。他現在應該把相聲暫且靠後,把京劇放在第一,前一段是不是還有新聞說麒麟劇社陶陽演出某一京劇劇目時,演唱時的演員站位大膽創新,與傳統表演的角色身份站位大有不同,還引起了一大批京劇藝術家的批判,也是引起了一大場風波。但我覺得這本是無可厚非的視頻,京劇之所以受眾小,就是它無法跟上時代的節奏,所以就要進行創新,不能像往常一樣。在創新時難免會出現差錯,走走偏步,或者不能被一些人接受,這都是常理之中的事情,這些京劇藝術家也不必耿耿於懷,把此事抓住不放,這倒就有點缺少大將之風了。

現在的陶陽已經陶醉在京劇的世界裡了,把全身心投入到京劇中間了,但是由於京劇的受眾小,傳播力度不大,很少受到觀眾的觀眾,所以陶陽最近缺少曝光度,消息很少。


伴你同行forever


你好,我是慶字輩兒。

陶陽,在德雲社的藝名是陶雲聖,幼年時被稱為是京劇神童。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陶陽在加入德雲社後主要發展方向是相聲,但是在德雲社的年會、劇場很少看到陶陽表演一個完整的節目,多是輔助之用,單獨的表演也是開場或者結尾的唱,在一幫相聲演員中存在感著實不強。

其實陶陽的重點還是放在了京劇,放在了麒麟社。

麒麟劇社成立於2016年,是由郭德綱先生與各地的優秀京劇青年演員們一起創立的國劇社。

劇社以京劇大師“麒麟童(周信芳)”先生為精神領袖,邀請諸多前輩藝術家擔當藝術指導,旨在弘揚京劇藝術、復排冷門劇目、保留傳統資料、吸引新老戲迷。

基本上陶陽的重心都在這裡,而且他對此也非常痴迷,郭德綱也經常跟麒麟社的人排練京劇,並且參與表演。

但是現在京劇的熱度明顯不如民國時期了,年輕人很少喜歡看京劇了,麒麟社的視頻也很少在網上流傳,這就造成了陶陽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的錯覺。

其實陶陽經常出來演出,只不過我們很少會接觸京劇罷了。

陶陽現在年紀還小,正是攢能耐的時候,潛下心來對他也有好處,厚積薄發,才能紅的持久。

而且麒麟社內對京劇也做了一些改變,更加適應現在的社會情況,16年8月18日的三慶園首演我去看了,節目很精彩,我這個不是那麼喜歡京劇的人都感興趣了,就是老郭穿上戲服後的個頭兒...哈哈哈。

雖然有很多“藝術評論家”在網上對這種京劇各種“評論”,但是我想說抱著三十年前的課本能考上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