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退休年齡是按年算還是到出生的那一天算?

轉身一笑18


問題:退休年齡是按年算還是到出生的那一天算?

按我國退休制度相關規定,法定退休年齡是按退休人員的陽曆出生的生日那一天計算的,也就是按週歲算,而不是按年算,也不是按虛歲算。

如:某女,人事檔案身份為工人,1968年5月26日出生,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齡是50歲,那麼她的退休日期就應該是2018年5月26日。

說到退休年齡,有必要了解下面幾個相關問題:

1.法定退休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女性

受繳費滿15年限制的:女工人50歲;普通女幹部55歲;女特殊工種45歲退休;女靈活就業人員55歲(個別地區50歲);女因自身疾病致殘,徹底喪失勞動能力,45歲退休。

不受繳費15年限制的:女工傷致殘,徹底喪失勞動能力的可隨時退休,不受年齡和繳費年限限制。

男性

受繳費滿15年限制的:男特殊工種55歲退休;男因自身疾病致殘,徹底喪失勞動能力的,55歲退休,其餘普通男同志(含工人和幹部)退休年齡都是60歲。

不受繳費滿15年限制的:男因公致殘,徹底喪失勞動能力的可隨時退休,不受年齡和繳費年限限制。

(2)社保繳費年限滿15年

社保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2.退休審核時如何認定退休日期?

退休時,人社部門工作人員一般要查驗身份證,戶口本,以及人事檔案日期的出生日期,業務歸口俗稱的三時一歷,退休日期以陽曆出生日期為準,而不是農曆日期。

3.如果身份證、戶口本和檔案的出生日期不同,三時多歷,怎麼辦?

(1)一般情況下,身份證和戶口本上的日期應該是一致的的,因為都是由公安機關認定的。而人事檔案上的出生日期比較複雜,是由用人單位人事部門,人事檔案材料源頭(如就讀學校,工作過的單位,職稱審批系列機構),人社部門,以及員工個人共同記錄,累積形成的,有可能檔案內日期不一致,原因可能是經手人筆誤,也可能有其他主客觀原因。

(2)如果檔案內日期有不一致的情況下,以參加工作時第一次記錄的日期為準,形成檔案結論日期。

(3)如果檔案內結論日期和身份證,戶口本不一致,以檔案日期結論為準。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果我能對你有所幫助,你的每一次點贊,或哪怕隻言片語的留言,都是我繼續前行,為大家服務的動力。也歡迎各地的朋友在評論區交流探討。


水流雲在草青青


退休年齡是按年算還是到出生的那一天算?

職工養老保險繳納的最小單位就是月,在重慶地區退休手續也是在生日當月去申請辦理的。

根據渝勞社辦發(2005)159號和渝人社發(2010)275號文件,我們知道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這算工齡)的規定是累計滿15年及以上,其中實際繳費年限不低於5年。

這裡有一個誤區就是很多人認為繳費年限是連續繳納的,其實不然,繳費年限可以累計計算,所以像換單位參保繳費或者是個人暫停參保繳費等都是不影響實際繳費年限的累計計算的。實際繳費年限就是國家開展繳費政策後實際拿錢繳了費的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開展繳費政策前連續工作年限或工齡等國家視同作為繳費年限計算,折算工齡則是一些特殊工種年限按照1.5不等的比例折算為工齡。

退休條件不僅是年限要交足15年,並且是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可以申請辦理退休手續。如果還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就交足了15年,您可以選擇繼續繳費也可以選擇辦理暫停;如果您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年限還不夠15年,就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一次性補繳或者延長繳費。根據渝府發(2004)95號文關於法定退休年齡的相關規定,不管男性是單位退休人員還是個人退休人員,其正常法定退休年齡都是60週歲,不同的是女性的正常法定退休年齡:

(一)、單位參保人員:女工人是50週歲,女幹部是55週歲;

(二)、個人參保人員:1996年1月1日前首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人員是50週歲,1996年1月1日及以後參保人員且無視同繳費年限的是55週歲。

以上是我瞭解到的關於重慶地區退休條件的相關政策規定,其餘省份僅供參考。


嘮嗑職場


退休年齡是按年算還是到出生的那一天算?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99306154617733646,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u6863\\u6848\\u5e74\\u9f84\\u4fe1\\u606f\\u548c\\u5b9e\\u9645\\u4e0d\\u4e00\\u6837\\uff0c\\u600e\\u4e48\\u529e\\uff1f.mp4\

天笑講職場


我們辦理退休,一般是到達退休年齡的當月起辦理,辦理完畢後次月享受養老金待遇。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是1958年7月1日生人,60歲退休的話,辦理退休的時間應當是2018年7月份。並不是說我們7月1號出生,就要在7月1號當天辦理。而且各地都有相應的辦理時間,比如青島市是每月11號到25號。

如果我們辦理退休的話,我們用人單位或者個人將當月的養老保險交上之後,才可以辦理退休。當然,如果是失業人員可以不用交納。

但是這僅僅是最簡單的辦理退休方式。

如果我們要辦理退休,還有幾類特殊需要提前審核職工檔案的情況。

首先是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一般需要提前一個月將職工檔案做好提前工齡審核。

第二類,如果是有特殊工種的話。需要提前做好職工從事特殊工種的退休資格確認。

第三,如果我們辦理病退,需要出具勞動能力鑑定部門出具的失去勞動能力結論書。

而且依據勞動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提前辦理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明確,當身份證件跟職工檔案記載的出生年月不一致時,要以職工檔案記載的為準,而且是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年月為準。


所以說,退休年齡一般是按照出生年月來確定的,而且是以職工檔案的出生年月為準。


暖心人社



查悅社保APP


建議熟悉下憲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社會保險法,國發[1978]104號文,工傷保險條例,居民身份證法,居民身份證法實施條例,等退休的相關法律政策規定。認為按週歲算,可能會出現,農曆,陽曆,身份證,戶口簿,招工等入職人事檔案等不一致問題出現。掌握其真實出生時間,法定有效,不得有錯,真實性原則,因為出生時間是客觀的歷史事實,唯一的。退休應具備的情形與條件,種類,參見法條。分清退職/退休,含義不同。例如3月5日為法定退休日,則該3月工資仍由用人單位支付,退休手續辦好,次月發放養老金。不再支付工資。


泰山法律研究


準確的說是按出生日算,社保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的出生日這一天符合法定退休的年齡。比如說不考慮延遲退休的情況下,女職工五十週歲、女幹部五十五週歲、男職工六十週歲,這個規定就是社保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

比如,某男職工一九五八年三月一日出生,那麼計算其退休年齡時,就是二零一八年三月一日,正好六十週歲也就是社保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

但是,民間計算年齡往往是按年份也叫年頭計算。還以上面例子計算,這位朋友民間年齡是六十一歲了。多算了一個年份。


湖光水色


退休年齡男60週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退休後都是按月計發養老金。比如:某人1959年1月1日出生,到2018年12月底就整60歲了。因為一年中自然月是12個月,而2019年一月是第二個年份。所以應該是18年12月辦理退休手續,次月19年一月起就應該發放養老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