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公職人員貪吃低保 連親屬也不放過

貪念在一個“漏洞”中發生

2011年11月,文躍輝調到桃江縣松木塘鎮民政所負責農村低保、五保等信息錄入以及資料整理等工作。在熟知當時的低保辦理流程後,文躍輝發現到信用社辦理新增低保戶銀行存摺,不需要低保戶本人身份證。發現“漏洞”的她私下裡很開心,尋思著怎麼利用這個“漏洞”撈點錢花。

2012年8月,文躍輝的嫂子劉某找她幫忙辦低保,文躍輝覺得機會來了,她用嫂子和鄰居文某的個人信息各做了一套申請資料,考慮到將兩人的低保信息錄入戶籍所在村很容易被村民發現,她想出了個移花接木的辦法,將嫂子和文某錄入了其他村上報的低保花名冊中。就這樣,兩個做了“手腳”的低保戶信息通過了層層審批。

申報成功後,文躍輝她沒有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嫂子,更沒有透露給鄰居文某,想獨吞這兩個戶頭上的低保金。過了一段時間後,文躍輝見嫂子沒有再提起辦低保的事情,便放下心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她就去取一次錢,用於自己的日常開支。

敗露在一次僥倖後到來

2014年,桃江縣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低保大清理,鎮村兩級逐一上門核實,一些不符合條件的低保戶紛紛被清退。然而,文躍輝不忍心捨棄這兩筆固定收入,風頭一過,她又“故技重施”, “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兩人變成了低保戶。

2016年,鎮財政所在第一季度低保資金的發放過程中,出現了劉某、文某的低保資金反覆幾次打卡失敗的情況。“以前也出現過這種情況,都是因信息錄入錯誤而導致的。”松木塘鎮分管該項工作的同志回憶道。隨後核查原因,發現兩人是在非戶籍村享受的低保,明顯不符合政策。通過到相關部門初步核實戶籍信息、查詢低保資金去向,證實了領取人和低保人並非同一人等相關涉嫌違紀的情況,松木塘鎮紀委迅速介入調查。

意識到事情已經敗露,2016年7月,文躍輝“假意”主動向鎮紀委交代了自己違規為劉、文兩人異村辦理低保的“全過程”,並上交了違規發放的低保資金。

真相在一場演戲中大白

“劉某的存摺我親自交給了她本人,文某的存摺我交給了他父親”“有時候他們要我們幫忙取錢,我就幫忙取一下,取出來後就交給他們了”。面對調查人員,文躍輝還出示了有關收條來證實自己的說辭。但調查人員在與劉某、文某父親的接觸中,還是發現了“端倪”。

原來,事發後文躍輝分別找到劉某和文某的父親,把事情跟他們說了一遍,請他們保守秘密,並偽造了收條等相關證據。一個是親戚,一個是鄰居,親戚不想她出事,鄰居礙於情面,在第一次調查中,這兩個人按照文躍輝事先想好的對策,對前來調查的工作人員說了一番假話。

戲演得再好,也掩蓋不了事實,隨著調查的進一步深入,在鐵的事實和證據面前,文躍輝承認了自己違規騙取低保資金、對抗組織審查的違紀違法事實。

救命錢,豈容他人覬覦?民政資金是國家用於保障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優撫群體基本生活的專項資金,應該發到真正需要的群眾身上去,文躍輝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騙取低保資金,性質惡劣。廣大黨員幹部要以此案為戒,在工作中增強紀法觀念,增強群眾觀念,增強服務意思,增強廉潔意識,把民生資金用好,把扶貧攻堅工作做實,切莫監守自盜,切莫自毀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