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山山快修服务晚报丨“人机CP”现身京东物流

山山快修服务晚报 第17期

山山快修服务晚报丨“人机CP”现身京东物流

洗碗机成厨电市场增长“高地”

据《2017年中国洗碗机行业白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洗碗机市场近年来持续向好。2016年市场零售额达到19.8亿元,同比增长104.8%。截至去年8月,洗碗机市场零售额已达24.2亿元,超2016年全年零售额总量,同比增长134.7%。

奥维云网(AVC)预测,今年洗碗机零售额规模将达到90.9亿元,同比增长107.8%,零售量将达到199.4万台,同比增长108%。

家电产业分析师刘步尘表示,目前几乎所有主流家电企业均推出了洗碗机产品。预计未来三至五年,该产品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并有望达到年销售1000万台的规模。

奥维云网监测数据则表明,2018年“五一”期间,洗碗机品牌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洗碗机由22家厂商增长到52家,嵌入式产品由66家厂商增长到86家,品牌竞争日趋激烈。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整个洗碗机产品的竞争,前台比拼的是品牌、价格、产品,后台拼的却是生态与平台。随着家电产业竞争的巨头化和寡头化,带来的厨房竞争迎来集成化、成套化、智能化。目前,洗碗机产业发展路线正迎来一轮深度分化,一条路是沿着净洗碗碟等餐具的路线,强化餐具的洗净、快洗。另一条路是沿着健康饮食、健康用水路线,从洗餐具、洗果蔬到整个厨房净水、软水的健康用水,由此跳出传统硬件竞争,全面转向厨房生态和用户需求的竞争。

冰箱业回归“保鲜”主旋律

2018年的冰箱行业,依然在供给端的成本压力和需求端的整体不振中探索破局之道。不过,让冰箱企业稍感欣慰的是,虽然销量走势依旧波澜不惊,但是销售额方面却喜迎转机。这背后既有产品、技术花样出新的实力呈现,也有品牌、渠道、服务焕新赋能的价值变现。面对喜忧参半的产业形势,众企业在挖掘细分需求进行差异化创新的同时,也在聚焦核心需求回归冰箱保鲜的本质。

据郭梅德介绍,现在风冷、变频技术配置逐渐饱和,市场渗透基本完成,大容量冰箱容积段结构格局趋于稳定,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差异化门体创新的深入推进。多门产品不断对温区进行演绎,对开逐渐向“三门对开”、“四门对开”发展,主动帮助消费者进行分区管理,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细化存储需求。

“冰箱中的储物早已不再局限于鱼肉果蔬、女人的面膜、男人的茶叶、老人的药品等存储需求,为冰箱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多位冰箱企业负责人认为,分区储鲜已经逐渐成消费者选购冰箱产品的重要决策因素,同时也将成为中高端冰箱产品的标配性技术功能。

事实上,在各种差异化卖点轮番发力后,炫技型技术和设计对冰箱销售的拉动作用疲态渐显,企业纷纷回归冰箱产品本质,对保鲜技术进行创新升级。

阿里妈妈发布报告解读

家电行业五大趋势

近日,在阿里妈妈举办的2018大美家创新营销分享会上,重磅发布了《体验经济时代的硬科技与软营销|家电行业消费洞察及营销启示》。这份来自于阿里妈妈用户研究团队的报告解读了家电行业五大消费新趋势:消费者愿意为具备高效多场景覆盖的商品买单、为具有较强人机交互性能的商品买单、为家庭空间内的绿色生活买单、为生活美学买单、为定制化的小众人生买单。

人们对于家电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功能诉求变得更加多元化。期待的不仅是一套安全省心的家电解决方案,更希望借此拥有理想的品质生活和家庭氛围。如果家电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不到位,就无法抓住正确的营销机会点去打动你的目标消费者。

阿里巴巴集团CMO兼阿里妈妈总裁董本洪认为,家电行业的流量趋势正在从“流量运营”走向“人群画像运营”,品牌方需要全链路了解潜在消费者行为习惯,才有可能在营销战争中抢占先机。

山山快修服务晚报丨“人机CP”现身京东物流

空调市场迎新品发售旺季

国美独家首发格力“舒御”空调

临近夏季,空调市场迎来消费旺季。记者在今日国美与格力举办的新品空调发布会上获悉,格力“舒御”系列空调正式在国美全渠道平台开售。

发布会上,据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王春介绍,“舒御”系列空调研发两年,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他称,格力“舒御”主打空调融合红外人感技术、运动大导风板设计等多个格力主打创新技术,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空调使用的个性需求。

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8年1至4月,空调销量同比增速11.7%,销售额增速17%,领跑整个家电行业。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东升认为,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消费市场的需求发生本质变化,中高端空调市场向高能效化、艺术化、智能化、健康化和舒适化方向发展。

“人机CP”现身京东物流

618临近,北京亚洲一号智慧物流中心正在进行海量订单的压力测试,京东的智慧物流系统将模拟618的作业场景制定运营方案,大型的智能货到人系统shuttle和年轻的物流小哥则扛起了北京亚一的拣货重担。尽管该设备目前还处于试运营阶段,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发挥最大能力,但“3人单日拣货24000件”这个数据还是非常乐观的,而且这样的场景下,负责拣选的员工保持着很轻松的状态。

作为京东目前最先进的智慧物流中心之一,北京亚洲一号不仅员工们个个身怀绝技,在智能设备的应用方面也是“黑科技”爆棚。北京亚洲一号配备了行业内最先进的shuttle系统、京东X事业部自主研发的地狼机器人、京东物流与欧洲厂商联合开发的智能分拣系统等等。而24000件商品的拣选记录是由shuttle系统6组机器人中的3组完成的。

山山快修服务晚报丨“人机CP”现身京东物流

Shuttle是一种智能化水平非常高的货到人系统,主要实现入库、存储和拣选的功能,周转箱存储位总计约为43000个,设置6个拣选工作站。拣选工作站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箱位倾斜30°放置,采用无差错分拣理念管理操作流程,每人每小时最多可达到1000次抓取的作业效率。

在北京亚洲一号,智能设备的产能在快速爬升,工人也是成长迅速的年轻力量,两种力量结合,成为能够实现最高产能,最佳效率的“人机CP”。

人机CP,实现作业效率的指数级增长,正在成为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智慧物流中心内的典型现象。在某些作业场景中,单靠人或者单靠机器,都无法完成如此高效的工作,而人与机器的有机结合,却可以创造出色的业绩。

京东物流首次公开

无人仓的世界级标准

5月24日,京东物流首次公布了无人仓的世界级标准。这标志着由中国物流人自主研发的无人仓智能控制系统,正在开启全球智慧物流的未来。

当天记者在探访京东物流中心上海“亚洲一号”时看到,该物流中心的无人仓从入库、扫描到打包、分拣、出库所有环节均有序进行。在这个无人仓中,操控全局的智能控制系统,为京东自主研发的“智慧”大脑,仓库管理、控制、分拣和配送信息系统等均由京东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个系统均由京东总集成。京东于去年10月投用了该无人仓,这也是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投入使用后,解决了11.11的订单高峰问题。

京东首次公开无人仓的建设标准,即“三极”、“五自”和“一优”原则。三个“极”:极高技术水平、极致产品能力、极强协作能力;五个“自”: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一个“优”:成本、效率、体验的最优。无人仓标准的公开,对于推动行业发展,促进行业伙伴共同致力于智慧物流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次京东物流之所以公开无人仓的建设标准,CEO王振辉表示,“希望与国内、国际上与行业内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无人仓为代表的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同样认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是开放的、没有边界的,只有开放才能实现共商,才能在共商中产生共识。京东物流向业界输出无人仓的建设标准,将使产业内的每一个企业都享受到智慧物流发展的成果,将促进中国智慧物流产业格局的重塑,也将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全面领先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