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進醫院看病,和醫生交流時你會不會隱藏去別的醫院看病的病史?

痰盂


1

其實還是不隱藏為好,因為你去其他醫院診斷的結果、所做的相關的檢查的報告,對於現在的這次問診來講,都是一個非常有益的參考。

題主思考的問題,是不是考慮對於面前坐著的這位專家或者醫生來講,他並不是你的第一首選,會讓他心生不滿?這種思考是多慮的。因為每一位醫生都知道,患者就診存在著多種因素的考量,比如說距離遠近,花費多少等。


現在讓患者們倍感欣慰的一點是,國家大力推行醫療機構間的同級互認。

同級互認,指的是在同等醫院的檢查報告,在新就診的醫院也是被認可的,包括x光片,ct,磁共振,血常規等。

當患者來就診,醫生最大的願望是能給準確診斷,準確治療,給出及時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而不是思考那些細枝末節的問題。所以放心說出你在此前問診的經歷吧。


小編最難忘的經歷是這樣的,去社區基層醫院問診時跟醫生說,此前在大型的三甲醫院看過……試想一下這位醫生當時什麼心情,“在大醫院沒看明白,來找我看病……“

他的內心,該是多麼的榮耀。


遼瀋名醫


作為醫院的工作者,我可老實告訴你,這樣的病人大有人在,當然也出於他自己的一些擔憂吧,但是最後於人於己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我們單位有緊急給病人動手術的情況。當時問清楚家屬病人的情況,家屬都說病人沒有任何疾病。但是家屬卻在整個過程對病人敬而遠之。緊急手術過來,查出病人有艾滋病。所以醫護人員心寒不已。過了窗口期,所有參與人員都去檢查有無感染。這個是真人真事,不是我瞎打字的。


也有病人,有感冒,去看感冒;然後去看皮膚病,又沒告訴醫生自己感冒。然後兩個醫生居然開了同樣的抗過敏藥,結果病人來拿藥也不說明自己的情況。外加單位電腦系統方面沒那麼強大,未能把病人的兩張處方一同合併顯示在電腦桌面。導致病人這種藥吃多了,回來我們醫院搶救;


所以,這種情況很常見。隱瞞病史,對病人跟醫生,都是不好的。但是臨床上,偏偏這樣的病人並非沒有


每天一點醫藥知識


這種情況有時是會碰到的,原因常見的有兩種:1、患者忘記了,認為在外面的就診經歷不重要,不需要說。2、刻意隱瞞。

有些患者先在小醫院看病後,如果效果不好,常去大醫院進一步就診,在大醫院醫生詢問病史時患者常只說自己病的情況,以為在小醫院就診的經歷不重要,有時會忘記說。如果是這種情況,在醫生的提示下,如“這個病都做過什麼檢查或用過什麼藥?”患者就會馬上說出來。

至於刻意隱瞞病史的情況,患者可能的心理是不相信小醫院的診治,想聽聽大醫院的醫生們是怎麼診治的,看兩者方案是否一樣。其實這種做法不合適,反而可能會延誤自己的病情。醫生的診斷一般會根據患者病情的發展特點,包括已經進行過的診治方案、化驗結果,可以排除一些疾病,然後有重點的進行檢查和治療,如果患者不提供這些信息可能會讓醫生走彎路。比如一個發熱咳嗽的患者,如果在外面診所已經按照肺炎給予“頭孢呋辛”消炎一週,但體溫不降,來大醫院就診,患者如果隱瞞這些診治病史,很可能醫生還會從頭孢呋辛用起,反而耽誤病情。

其實醫生問診的現病史裡明確要求需要詢問患者已經在外院進行的診治(包括診斷名稱、用藥情況、檢查結果及治療效果等),所以為了自己病情的早日康復,還是應該老老實實告訴醫生所有就診看病的情況,以便醫生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醫患家


身為一名醫生,而且是麻醉科醫生,溫馨的提醒你,千萬不要刻意去隱藏病史。可以說,隱藏病史對你而言百害而無一利。首先,可能會遺漏掉原來的治療情況,而出現與原來治療相背的治療。其次,可能需要做更多的檢查。最重要的是,那是拿生命開玩笑。要信任醫生,醫生面前,病人是沒有隱私的。


麻醉大夫鍾何必


看到這個題目還是很有感觸的。

1. 照問問題的角度,隱瞞二字顯得是患者有意為之,目的無非是比較一下之前看病醫院醫生的診斷和現在醫生的診斷是否一致,要麼少數是因為個人一些隱私的事情刻意為之。如果屬於這種情況,建議你最好不要這樣做。多跑幾家醫院多聽聽幾個醫生的診斷是有必要的,但是隱瞞病程中有必要的信息這種做法有損自身的利益。我一直認為每個醫生應該都像福爾摩斯一樣,通過各種線索找出疾病最根本的原因。比如,你最近一段時間老是口渴,吃的很多,自己沒怎麼在意。但是總是感冒,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免疫力下降。去看醫生的時候跟醫生說感冒了,那可能就抽個血看看白細胞很高開個感冒藥,但是如果你提一句最近老是口渴,吃的也特別多,醫生可能會幫你檢測一下血糖,有可能早期糖尿病就能被檢測出來。後面通過減肥和調節飲食完全可以控制糖尿病,也就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所以,你去醫院就診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明確診斷嗎?你不提供有用的線索,福爾摩斯都沒有辦法一眼就掌握所有線索。

2. 上面的情況有多少沒統計過,但是我想很多病人並沒有刻意隱瞞自己的就診經歷。可能幾年前做過闌尾手術或者膽囊手術自己都快忘了,又或者門診就診的時候排隊的人那麼多自己提前想好要說的一些情況見到醫生以後忘了一小點兒,再或者是在別的醫院就診時那些資料之前醫生都說沒問題所以這次就診就沒提,等等。醫療本這個時候就很重要,你之前吃過什麼藥,你生過什麼病,對什麼藥物過敏等等醫療本上可能都有記載。每次就診都把醫療本帶好,帶上有用的檢查資料,相信幫你診療的醫生,多交流多溝通。

3.小建議 ⚠️咱老百姓生病看醫生想求名醫當然沒問題,關鍵掌握步驟就可以事半功倍。所有醫院都有的檢查最好提前做,比如抽血化驗,B超,CT等等,帶著檢查報告單去找專家。有些患者著急去看專傢什麼也沒有檢查就去掛專家號,見到專家五分鐘不到就從診室裡面出來了,專家給你開了一堆化驗單。為什麼?因為專家也不是神仙,也要通過各項檢查指標判斷或驗證他的診斷。那這個專家號你掛的不太值,因為化驗結果很多都不是當天就能出來的,下一次你還得排長隊去掛專家號。

總結一下: 掌握正確的方法看病很重要,謹記多溝通多交流。


哎豆兒646


本身就是醫生,我覺得病人最好不要隱瞞,和醫生溝通好,有利於病情的分析診斷。同時病人可以判斷醫生技術。可能病人會覺得去了別的醫院看病再來這個醫院看病,會不會感覺醫生反感,我覺得大部分醫生不會,一是醫生可以相互印證,二是醫生職業精神大部分都很好,三是更好的瞭解病人病情。所以建議患者不要隱瞞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