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鄭州溫州商會赴廣西興安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鄭州溫州商會赴廣西興安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6月14 日至17日,鄭州溫州商會會長盧慶中、黨委書記蔡標榮同部分企業家黨員骨幹代表一起,赴廣西興安等地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本次活動是商會為紀念建黨97週年的一項具體行動,是“致敬新時代-黨建領航溫商新發展”的一次主題踐行活動,也是傳承偉大的長征精神,爭當新時代優秀企業家的一次親身體驗。

古往今來,興安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無數的重大歷史事件,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歷史大劇,秦始皇從這裡統一嶺南,紅軍在這裡轉危為安。

鄭州溫州商會赴廣西興安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在這個承載厚重歷史的地方,大家先後參觀了紅軍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的湘江戰役指揮所舊址---界首紅軍堂,由大型群雕、主碑、紀念館組成的---湘江戰役紀念碑園。每到一處大家都一種不同的感受,為之震撼.....。

界首紅軍堂是當年紅一方面軍決戰湘江的指揮所。紅軍堂的前側,清澈的湘江水奔流不息,似乎在提醒人們發生在這裡的一段悲壯歷史。大家拾階而上走進紀念堂,從右至左展示著當年決戰湘江的兵力部署、敵我雙方作戰態勢、紅軍戰死人數、渡江後的行軍路線。看到這些較為詳盡的有關紅軍戰鬥與傷亡的記載,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了崇敬。

鄭州溫州商會赴廣西興安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1934年11月的最後幾天,紅一方面軍八萬多官兵,突破敵人道道封鎖線,艱苦跋涉來到這裡,意欲越過湘江,去湘西與紅軍第二、第六軍團會師,湘江卻成了阻擋紅軍西去的屏障。敵軍窮追不捨,在廣西全州、興安、灌陽的湘江一線設置了第四道封鎖線,調集40餘萬精兵和數十架美製飛機,嚴密封鎖湘江兩岸,妄圖將中央紅軍消滅於此。但英勇的紅軍將士為了拯救國家和民族,頑強迎敵,不惜犧牲,一場驚天動地的生死決戰,發生湘江之畔。

湘江之戰,傷亡紅軍二萬多人,前輩們的鮮血染紅了湘江水。紅一軍團二師四團的紅軍戰士與封鎖湘江號稱鐵軍的國民黨桂系第七軍展開激戰,頭上敵機狂轟濫炸,地上炮火連天,血肉和著泥沙、石塊橫飛,不少紅軍戰士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仍奮勇殺敵。有的紅軍戰士衝到臨時架起的浮橋中部,被奔騰的江水卷得無影無蹤。

黨委書記蔡標榮深有感觸的說:“沒有湘江決戰,沒有眾多紅軍將士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鄭州溫州商會赴廣西興安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湘江戰役紀念碑坐落在興安縣獅子山。大家走進碑園,迎面就能看到一組氣勢恢宏悲壯的大型雕塑,這組群雕由巨大的頭像和大型浮雕構成,藝術地再現了紅軍烈士的高大形象和中央紅軍經過廣西、突破湘江的歷史畫面。群雕之後,陡峭的石階直通山頂,拾階而上,抬頭就能看見一座雄偉的紀念碑挺立山巔,紀念碑主體由三支直插藍天的步槍造型構成,體現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重要思想。

在紀念碑前,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舉行了莊嚴的重溫入黨誓詞宣誓儀式,進一步堅定了的理想信念。大家一致表示,作為新時代企業家共產黨員,要追隨革命先烈前行者的腳步,傳承紅軍的長征精神,保持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忠實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詞。

碑園之中的湘江戰役紀念館造型酷似一個八角帽,裡面存放了許多有關湘江戰役的文物和圖片,大家走進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樣幾個大字“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這是當年中革軍委發給全軍電報中的一句話,一方面說明在強敵環伺,重兵圍堵的情況下,紅軍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紅軍指戰員破釜沉舟,與敵決戰的英勇精神。隨著講解員的娓娓道來,將大家帶回到了當年前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英勇的新圩、腳山鋪、光華鋪阻擊戰,慘烈的界首渡江,悲壯的後衛阻擊.....。

鄭州溫州商會赴廣西興安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碑園內的石碑上刻有兩萬多名紅軍烈士的姓名,他們為突破湘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面對碑園中莊重的雕塑,面對刻在石碑上的烈士姓名,盧慶中會長意味深情地說:“正是堅定的信念支撐著紅軍面對強敵英勇奮戰,甚至犧牲寶貴的生命也毫不退縮,歷史不會忘記長眠於此的烈士,是他們換來了今日的美好與繁榮”。

此次紅色教育活動,雖然時間不長,但感受其深,收穫頗多。大家表示,在日新月異,生活幸福的今天,偉大的“長征精神”不能丟。不怕犧牲、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忠誠愛國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行,我們要把崇高理想與現實統一起來,堅持與時俱進,創業創新,為國家的繁榮昌盛,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出新的貢獻,以實際行動爭當新時代優秀企業家。

商會常務副會長鬍方明、翁少華、黃國勤、陳秀新、夏賢成、楊聖呼、唐海浪、陳華忠,黨委副書記、執行秘書長章顯秀,副會長黃友福、江義清、李祥快、馬勤清、謝作明、謝作西、鄭成林、黃蘭成及會員單位企業家黨員骨幹代表等50多人參加了紅色教育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