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做新時代的不懈奮鬥者

沈俊波

奮鬥始終是時代的主旋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如果不能充分認識奮鬥精神的重要性,不能堅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而是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貪圖享樂,不思進取,那麼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這樣的政黨將是毫無希望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中提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共鳴。

實幹興邦,是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品格,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根本標誌,也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壓艙石”。鄧小平同志曾在南方談話中發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不要再進行所謂的爭論了”歷史號召,中國踏上了改革開放新的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是對實幹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奏響了引領全黨全國人民不懈奮鬥、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號角。

不懈奮鬥,需要以肯幹事體現擔當。幹部幹部,幹是當頭的。幹部的價值,就在於幹事。判斷領導幹部是否合格,關鍵是要聽其言、觀其行,看是否具有擔當精神。少數黨員幹部嘴上講擔當,實則明哲保身,十分愛惜“羽毛”,遇到問題繞著走,碰到矛盾躲著走,看見難點低頭走,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幹一年、兩年、三年還是濤聲依舊,每年都是重複昨天的故事,絲毫不見擔當精神。領導幹部要“肯幹事”就要有“為官避事生平恥”的境界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氣魄,時刻保持坐不住的責任感、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在其位、謀其政、幹其事、求其效,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無私奉獻,真正把心思集中到“肯幹事”上。

不懈奮鬥,需要以會幹事體現能力。幹事幹事,肯幹是前提,會幹是基礎。坐而論道、紙上談兵不是會幹,投機取巧、打“擦邊球”也不是會幹,尊重民意、順應民心才是會幹。若是脫離實際、沒有主次,“眉毛鬍子一把抓”,忙於應付,看似忙忙碌碌,實則碌碌無為;看似辛辛苦苦,實則無所事事;看似勤政親政,實則勞民傷身。幹事有幹勁,還要講“幹法”。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遵循客觀規律,創新工作方法,增強幹事能力,準確把握新變化新特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幹密切幹群關係,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納米”。

不懈奮鬥,需要以幹成事體現落實。為政之要,重在履事,貴在成事。鄧小平同志曾強調,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只有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成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們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檢驗一個黨員幹部是能不能幹成事,不是看搞了多少“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和“面子工程”,而是看幹了多少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看幹了多少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看幹了多少順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難事,真正把肯幹事的衝勁、會幹事的拼勁和幹成事的狠勁,轉化到把各項工作往實裡做、往細裡做。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沒有奮鬥過的人生就不是幸福的人生,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越努力越幸運,越奮鬥越幸福。要樹立永久奮鬥的理念,不忘初心、不懈奮鬥,讓奮鬥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自信,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和永不懈怠的戰鬥狀態,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作者單位:浙江省江山市委組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