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電力工裝“翅膀”是什麼概念,直接飛上電杆!

“啥子時候鐵路電工也用上這種高科技了”,近日,在彭水電力工區旁一位過路的老大爺驚訝的問道。

電力工裝“翅膀”是什麼概念,直接飛上電杆!

圖為無人機翱翔藍天

當日早上8點,由重慶供電段電力維修車間、水電技術科和黔江供電車間職工,對保鐵線(保家樓變電所至彭水配電室)電力線路進行集中修前調查。該區段線路所處地域道路崎嶇、山高林密、線路複雜,該段電力維修車間於是出動了無人機對線路進行巡視。

電力工裝“翅膀”是什麼概念,直接飛上電杆!

圖為無人機操作現場

電力工裝“翅膀”是什麼概念,直接飛上電杆!

圖為無人機操作現場

修前調查是對計劃檢修的區間進行“杆杆到位”的巡視。主要是檢查設備在運行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統計缺陷數量,準確的提報檢修材料計劃,特別是針對檢修的重點和難點制定相應的檢修方案;其次是熟悉檢修路徑,便於檢修中材料、機具的搬運。所以集中修能否安全、優質、高效的完成,修前調查起決定性的作用。

電力工裝“翅膀”是什麼概念,直接飛上電杆!

電力工裝“翅膀”是什麼概念,直接飛上電杆!

像保鐵線這樣置於大山中的線路,用無人機檢查帶電設備是非常有用的。因為線路擋距跨度較大,電杆多為π 杆或杆高為十五米的電杆,肉眼根本無法看清帶點設備在運行中的缺陷。無人機可以近距離的對帶電線路進行拍照、錄像,然後對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分析。拍的照片能夠清晰的看到電杆上的每一個金具,細微的缺陷也是一目瞭然,對隱患做到百無一漏。

電力工裝“翅膀”是什麼概念,直接飛上電杆!

圖為無人機拍攝設備照片

保鐵線長達13.318公里,不到一天的時間就精確的對線路(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部調查統計清楚。該段黔江供電車間彭水電力工區副工長王作洋說:“今天的設備缺陷調查,無人機是我們最大的‘功臣’,發現了我們之前巡視無法看到的設備缺陷他就像我們的一對翅膀,顛覆了傳統的徒步+望遠鏡的巡視模式地形地貌限制,機載的高清攝像頭還能為我們提供高清的影視圖像,讓我們的電力線路線路巡視工作事半功倍”。

電力工裝“翅膀”是什麼概念,直接飛上電杆!

厲害了我的“高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