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吗?

扎心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吗?

《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起跑线》……当一大批高分的印度电影陆续震撼来袭,你有没有被其中的某部感动过,作为家长的你又有没有被不小心被狠狠地扎了下心?最近被安利的这部《起跑线》,真的建议所有理想远大的父母们都来好好看一看,是否“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到底最好的教育是什么呢?

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吗?

电影里印度上层阶级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划分阶级的方式之一是能否将英语像母语一样完全融入到生活当中,想成为这个阶级的最好的办法是读最好的学校,因为在印度最好的私立学校是纯英语教育,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纯英语,在学校里甚至都不得说印地语。

为了读最好的学校,拉吉夫妻不惜重金购置学校附近的房产,然而这并未能帮助他们顺利融入上流社会。他们在辅导老师的指挥下,开始了全方位的包装和培训,在作家的指导下制作女儿的简历,在礼仪顾问的指导下改进着装风格,在入学顾问的模拟练习下背诵面试必答题,同时夫妻二人拜遍各路神仙祈求申明保佑……然而,这一系列的努力并没有使他们拿到入学资格,原因居然又是跟阶级相关,最好的学校也是要“拼爹”的,父母的职业也是学校的选择标准之一。

为了不让皮娅输在起跑线上,拉吉夫妻试图拉关系写条子,用重金贿赂校长,全部无效之后,在辅导老师的暗示下另辟蹊径,这次他们不再伪装成上流社会,而是要扮穷,住进贫民区,争夺政府要求分配给穷人的25%的入学指标。

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吗?

拉吉一家在贫民区体验了完全不同于富人区的待遇,可作为中产阶段的他们仍然很难完全融入其中,但是在善良的希亚姆一家的真诚帮助下他们体验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难忘经历,挤公交车,做短工,抢水,甚至为了帮助拉吉凑齐24000的费用希拉姆的碰瓷……拉吉的女儿皮娅终于得到了寥寥无几的贫困生资格,这似乎就代表着皮娅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像顾问所描述的一样可以拥有美好前程跻身于上流社会。

但是希亚姆的儿子在抓阄中运气不佳,没能被抽中,只能选择上公立学校。回到正常生活的拉吉,因为觉得自己占用了希拉姆儿子的教育资源而心怀愧疚,为了让良心好过点,他选择资助了希拉姆儿子所在的公立学校。

公立学校大变样,由儿子熟练地朗读英语而看到希望的希拉姆心怀感激。为表示感谢,从校长那里得到地址的希拉姆在拉吉家与他再度相遇,在被不知真相的女佣意外撞破真相后,希拉姆绝望的表示要去校长那里告发拉吉。可到了学校,可爱的皮娅看到了他,并真诚地拥抱并致以问候,皮娅离开后,善良的希拉姆最终选择放弃了告发。

而目睹了这一切的拉吉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不顾妻子的反对,决定向校长坦白,谁知贫民出身的校长完全不以为意,反而向拉吉讲述了一套教育生意学。

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吗?

气愤的拉吉跟心中仍保有正直的印地语老师合作,上让公立学校的孩子替代了私立学校孩子们在家长会上演出,在家长们不知晓孩子的身份背景时,大家对孩子们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当拉吉揭露了孩子们的身份时上流社会的家长们却像换了个人,冷漠以对。尽管也有家长对拉吉的发言表示认可,可是却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他明确表示支持。最终拉吉选择让女儿退学,到公立学校去接受那看起来不是最好却让女儿最快乐,让女儿学会善良真诚的教育。

影片至此结束,没有国产大片的圆满结局,世界很美好,世道却真的很艰难,在现实面前敢于对抗主流趋势的人毕竟还是少数的。而无论是在印度还是中国,利字当前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急功近利的人随处可见,所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才成为家长们心中的至理名言,所以各种屡禁不止的补习班才会那么有市场,所以学区房的房价才能一直居高不下,可是所有这些就都是对的吗?

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认为小人往往是功利的,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都是利益,而君子做事是非功利的,而是出于仁义。如果一个人只追求功利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而非功利的生活是凭借趣味,依靠直觉和内心的良知的,这往往能让人获得更大的快乐。

听精神卫生中心的老师讲过一个例子:家长如同影片中的拉吉夫妇一样为了孩子读书一掷千金购置了中国特色的学区房,但是因为孩子的成绩并不理想,基本上跟这个迈入211大学门槛半步的学校无缘,于是妈妈整日里对着孩子各种念叨,最后把孩子也搞得抑郁了,可她依然没把这当回事,直到孩子有了自杀倾向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可是为时已晚,孩子不得不中断学业接受治疗。这样的孩子不但是不快乐的而且还是可怜的,这样的家长不但是可怜的而且还是可悲的……

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吗?

影片中的拉吉的女儿皮娅很幸运,遇到了真心疼爱自己的父母。作为要站在起跑线上的人,虽然搬到富人区的她并不快乐,不可以跟爸爸一起跳舞,因为那看起来不够有素质;没有朋友玩耍,因为她说母语印地语;被提线木偶一样背诵诗歌,因为那是面试所必须的……但是当她在经历了搬到贫民区的生活之后,她却开心了很多,学会了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学会善良,学会分享,学会真诚,学会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享受当下简单的快乐;而且爸爸拉吉还做出了让她退出名校进入公立学校的决定,让她的生活不必被全程规划,可以顺其自然的享受生活。

爱默生曾经说过,“我们往往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生活可以有目标,但它不应该掩盖生活的本身,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最好的教育是真诚善良的品格,而不是传说中刚迈入大学门槛半步的各种名校,愿这部扎心的印度电影能给家长们以反思,让孩子们可以释放天性的健康成长。

我是悦心喜语:

一个“工作有心,兴趣有爱,生活有喜悦”的女人

我的好书分享:

生活里要做选择的事太多了,估计你也有“选择困难”的时候吧。

推荐一本我自己读了觉得很有启发的书。

身边的小伙伴听了我的介绍都不是买一本,作用大大的——送闺蜜,送朋友,送同事......

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吗?

《结构化决策力》,亚马逊京东当当都可以搜索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