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因為這群人,總書記說他“再忙也要來”

學習大國按

“再忙也要來。”昨天,在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會見新聞工作者時,開場就說了這句話。到多家新聞單位調研、主持召開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就新聞輿論工作發表系列重要講話等,無不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輿論戰線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殷殷囑託,諄諄厚望。新聞工作者責無旁貸,任重道遠。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

新長征工作室

杜尚澤、張鐵、劉維濤、任姍姍

這是一支令人矚目的新聞工作者隊伍。他們是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他們的眼睛聚焦於中國大地、他們的筆端凝聚著世界風雲。

當時光的腳步走近第十七個中國記者節,在這一特殊的時間節點,他們成為新聞的主角。

11月7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中國記協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代表,向全國廣大新聞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

“再忙也要來。”總書記話音未落,現場掌聲如雷。鏡頭掠過一張張蓬勃的面龐。他們從四面八方的新聞現場趕來,帶著泥土的芬芳、帶著工廠的轟鳴、帶著未散的硝煙、帶著會場的熱度。

殷殷囑託,諄諄厚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放在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中審視,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把握思考,在風雲激盪的歷史變革中凝聚起中華民族的最大公約數,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強大力量。

解答時代考題——“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堅持正確工作取向……現場的新聞工作者們,從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堅持”中,感受責任的重大、使命的光榮。

歷史風雲激盪,記者不曾缺席。邵飄萍、鄒韜奮、範長江、穆青……書寫了新聞工作者的卓越與榮光,他們記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社會之先聲。

總書記高度評價:“廣大新聞工作者牢記職責、奮發有為,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劉雲山同志高度肯定:新聞輿論戰線“為推進偉大事業、建設偉大工程、奪取偉大斗爭勝利提供有力思想輿論支持”。

時代場景在變,職責使命不變。當此之時,改革進入深水區、社會進入轉型期,廣大新聞工作者更需要把握好思想的基座、價值的座標,回答好新聞輿論工作的時代考題。

正確政治方向,如何把握?

山無脊樑要塌方,人無脊樑要垮掉。在人民日報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做全黨全國人民的“定盤星”。新華社成立85週年,總書記作出批示“堅定不移跟黨走”。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他語重心長:“堅持黨性,核心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

此次,他再次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守黨和人民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

正確輿論導向,如何引領?

中國社會正處在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輿論場複雜喧囂,在媒體轉型期的疊加影響下,激盪著不同聲音。越是眾聲喧譁,越需要主流聲音的領唱。“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總書記對導向問題高度重視,多次提出明確要求。

此次,他再次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宣傳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行的奮鬥和取得的成就,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

正確工作志向,如何確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起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穆青,他紮下根、沉下心,創作出一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感動、感染了一代代讀者。“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堅定的信念、優良的品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面對深刻變化的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受眾對象、傳播技術,習近平勉勵廣大新聞工作者提高業務水平,掌握十八般“兵器”,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新聞輿論工作者。

此次,他再次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提高業務水平,勇於改進創新,不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

正確工作取向,如何堅持?

馬克思說,記者應當生活在人民當中;老一輩新聞人範長江說,一張報紙,一個記者,其基礎在群眾,前途也在群眾;穆青激勵青年記者“勿忘人民”。“人民”,是總書記對新聞輿論工作全方位思考的一箇中心詞。“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路上,心裡才有時代;在基層,心裡才有群眾;在現場,心裡才有感動。”

此次,他再次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以人民為中心,心繫人民、謳歌人民,發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勤奮工作、甘於奉獻,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

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習近平總結道,“一句話,就是要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標定前行座標——“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

今年2月召開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到了人民日報兩篇報道。

一篇是在上世紀70年代,延安插隊期間。當年他任大隊支部書記,從人民日報上看到四川建沼氣池的消息,由此深受啟發,帶領鄉親們打出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

一篇是在2012年底,人民日報刊發評論《信仰的味道》。潛心翻譯《共產黨宣言》的陳望道,蘸著墨汁吃掉了粽子。“墨汁為什麼那樣甜?這種信仰的味道,只有真正的共產黨人才能品味得到。”

兩篇文章落地有聲,因為它們宣傳黨的主張、反映群眾呼聲,能夠成為諮政的參謀、時代的擂鼓,能夠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能夠服務改革發展、凝聚智慧人心。兩篇文章,印證著習近平總書記11月7日再次強調的一個重要判斷——“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

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把新聞輿論工作作為進行革命鬥爭的有力武器,我們黨始終注重運用新聞媒體傳播真理、組織群眾、推動工作。和媒體打交道,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略選擇。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卓越的職業新聞工作者。毛澤東同志曾被稱為“級別最高的記者”,他用4篇新聞稿退敵十萬兵的傳奇故事彪炳軍史。延安時期,一批外國記者走進紅色根據地,深入中國抗日前線,用筆和鏡頭記錄中國抗戰的輝煌歷程。毛澤東同志同他們的交談,“給了世界一雙瞭解中國革命的眼睛”。

鏡頭推進到黨的十八大之後。

2012年11月15日12時許,新一屆中共領導集體首次亮相。習近平面向廣大記者朋友說:“中國需要更多地瞭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瞭解中國。希望記者朋友們今後繼續為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相互瞭解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貢獻。”

2016年2月1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3家中央新聞單位進行實地調研,觀看編輯排版、瞭解製播流程、連線基層記者……定格下黨中央對於新聞輿論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於新聞工作者的親切關懷。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在中央深改組第四次會議上、在視察解放軍報社時、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新聞輿論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以48字職責使命論,概括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根本指引與根本遵循。

“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利用互聯網特點和優勢,推進理念、內容、手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創新”,面對新情況,“創新”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根本要求;“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面對新問題,“改革”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關鍵一環。這些,成為廣大新聞工作者最重要的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也情牽著新聞輿論隊伍。出訪途中、會場內外,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的關懷,於細節中蘊含著最真摯情感。在新聞單位調研期間,他多次詢問編輯記者的作息時間、排班制度等,勉勵他們說,你們很辛苦,也取得了很多成績。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他說,新聞輿論工作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也是一項很辛苦的職業。全社會都要關心愛護新聞輿論工作者,理解支持他們的工作,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要完善激勵措施,提供成長空間,搭建事業平臺,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膽使用,生活上真誠關心,待遇上及時保障。

深情的關懷,正是對這支隊伍最好的點贊。

11月8日,新聞工作者的節日。

風起雲湧的時代變革下,飽滿的新聞激情不會褪色,滋養新聞的土壤愈加豐厚。

背上行囊,新聞工作者們向著前方出發。他們將用手中筆和鏡頭,傳播好主流聲音,紀錄下時代變遷,為改革發展助力,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起強大正能量。

夢想在前方,使命在召喚,新聞工作者責無旁貸,任重道遠。

友好提示:本文由學習大國原創出品,歡迎轉載,請註明原創作者“杜尚澤、張鐵、劉維濤、任姍姍”和學習大國(微信公號XXDAGUO),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