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眾說樑家河」《樑家河》我們能學到什麼

每個人成長的歷程,都伴隨著思想和行動蛻變、昇華的過程,特別是青年期間的經歷,將會對人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作為偉人的習近平總書記,也是一樣。當我們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研讀不忘初心、其執政為民治國理政理論,思考其理念、宗旨、部署、目標時,我們會想,總書記的這些思想和理論,肯定是在其成長的歷程中,經過多年的學習實踐,彙集眾多智慧,逐步形成的理論體系。但追根溯源,其初心發源於哪裡,其動力源自於哪裡,在《梁家河》一書中,我們找到了答案,也使我們從中學到了必須要學到知識和汲取的營養。

「众说梁家河」《梁家河》我们能学到什么

永葆堅定理想信念的信心與決心。習總書記說過,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習總書記當年作為一個不滿十六週歲的青年,在當時惡劣的政治生態下,艱苦的生活環境下,沒有任何抱怨和氣餒,依然堅定了依靠黨、跟黨走的方向與目標,堅定了理想、信念的信心與決心,併為之奮鬥一生。7年中,從他先後寫了8份入團申請書,10份入黨申請書中可以看出,他不但給自己樹立了非常正確的理想信念,更以他那不屈的性格為自己鋪下了堅實的成功之路,從擔任了梁家河村大隊支部書記開始,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都走得很實。我們新時期的黨員幹部,生長在和諧穩定、衣食無憂的和平年代,所以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要堅定理想信念的信心與決心,不忘初心,砥礪向前。

「众说梁家河」《梁家河》我们能学到什么

要加強學習,深入思考。知識改變命運,知識能創作多彩人生。總書記在“上山下鄉”那個年代,整個社會物質不豐富、文化生活匱乏,黃土高原閉塞而荒涼,青年習近平卻“痴迷”於讀書而廢寢忘食,留下了“30裡借書、30裡討書”的生動故事。“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別人開會亂哄哄,他講話的時候大家都會靜靜地聽,而且聽得懂,認為可以幹。正是這樣的經歷,養成了總書記勤奮好學的精神,培養了用心觀察、不斷學習和深入思考的良好習慣,這種習慣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的人生。我們新時期的黨員幹部,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下,需要學習這種精神、培養這種良好習慣。這就要求我們在這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提高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本領,避免產生“本領恐慌”。同時,要勤于思考,做到學與思結合,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個有思想的人。

「众说梁家河」《梁家河》我们能学到什么

牢記宗旨為人民服務的使命與初心。我們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人民群眾,要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習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能融入群眾,進行農民化實踐,幹活不撒奸,成為壯勞力和種地的好把式,尊重人、幫助人、團結人,把根立在群眾中。他發動群眾,開會寓教於樂,寫快板、樹典型,道理講到村裡人心窩上。他組織群眾,打壩造田、建沼氣池、打甜水井,搶先幹苦活累活險活,辦鐵業社、代銷店、縫紉社和磨房,吃透把準政策辦實事。他教育群眾,辦掃盲班、“拉話堂”,用一言一行影響人,用具體行動帶領大家,幹成瞭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改變貧窮面貌的事實。也正是懷著一顆赤誠為民之心、不斷依靠群眾,才一步步走向成功。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我們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作為黨員幹部,必須牢記黨的為人民服務宗旨,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众说梁家河」《梁家河》我们能学到什么

堅持密切聯繫群眾,保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一聲聲小名喊出,一樁樁當年奮鬥的記憶,無不體現了總書記與群眾的密切聯繫。他當年在梁家河插隊時也正是那樣做的,一心想著要為鄉親們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大隊書記官不大,但他乾的卻是大事,他密切聯繫群眾、依靠群眾,帶領著梁家河的鄉親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立足實際打水井、打淤地壩、沼氣池,發展鐵業社、縫紉社改善生產條件、增加經濟來源、方便了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這種密切聯繫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奮進取,真抓實幹的精神,令人敬佩。只要做的事是切實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事,那就是大事。而我們現在有些青年人,整天心浮氣躁,好高騖遠,大事幹不了,小事不想幹,最終導致一事無成。我們新時期的黨員幹部,不管在什麼工作崗位上,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腳踏實地,立足自己的工作崗位,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众说梁家河」《梁家河》我们能学到什么

培養以幹克難的責任與擔當意識。為了改變梁家河的落後面貌,才剛剛二十歲,他勇敢地承擔起村支書的責任,始終把自己看作是黃土地的兒子,要敢於較真碰硬、敢於直面困難,自覺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帶領鄉親們開拓進取、苦幹實幹,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個鐵業社、縫衣社和第一座磨房、建成了陝西省的第一個沼氣池,還建成了第一個淤地壩。這種擔當都是由強烈使命感驅動的,其努力創造的實績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得到群眾的擁護與認可,直至多年後他再次回到梁家河時,還被大家驕傲和自豪的提起。學習《梁家河》,就是要學習這種以幹克難的責任與擔當意識,發揚“一切從實際出發”的作風,堅持幹在實處,走在前列。講實話,用實勁,幹實事,勇於負責,敢於擔當,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檢驗的工作業績。

「众说梁家河」《梁家河》我们能学到什么

培育堅強的意志,樹立遠大理想。他在艱苦歲月,經過勞動實踐的鍛鍊和洗禮,使他從梁家河這個小地方得到了領悟和深入思考,並在以後的實踐工作中得到總結和昇華,使之後來逐步形成治國理政的大學問。(“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習近平”《梁家河》封面上的引語)用真情實感實踐體悟了中國最基層老百姓的社情民意,讀懂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實踐,明確了人生髮展方向,這就是教育引導我們廣大黨員、幹部、青年人要在社會實踐中築牢家國情懷的生動典範。通過《梁家河》的學習、研讀,將進一步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青年人要紮根中國大地,瞭解國情民情,心繫中國千千萬萬個“梁家河”,心繫千千萬萬箇中國群眾,勇於擔當、敢於作為,以踐行中國夢的生動實踐,錘鍊意志,增長才幹,作出貢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徵程上譜寫華彩篇章。

「众说梁家河」《梁家河》我们能学到什么

通訊員/郭道寶 供稿/縣委宣傳部

「众说梁家河」《梁家河》我们能学到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