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薛寶釵的金鎖是和尚送的,還是自己打造的?到底哪來的?

潤楊閬苑


薛寶釵的金鎖是和尚送的,還是自己打造的?到底哪來的?

  在《紅樓夢》裡,和尚道士是沒事就要出現一兩次的,凡心大著呢。

  賈寶玉的通靈寶玉就不多說了,要是沒有他們,青埂峰下的大石頭也沒法幻化,變小含在嬰兒口中。

  他們時常出現,在姑蘇,出現在甄府,朝甄士隱要有命無運的英蓮,求而不得後大唱她的苦命經,甄府劇變,他們又用好了歌渡走了甄士隱;

  在姑蘇,侯門公府裡,三歲的林黛玉也要被癩頭和尚化去,只因林如海愛女心切,未實現和尚的願望,換作誰也不樂意啊,人家就一寶貝女兒,誰給他啊,至於說的那些終生不見外人,不流淚的話,更是瘋了——只是沒想到,還真是一語成讖啊;

  在金陵,和尚又跑去薛府,送了一個海上方治生來就帶熱毒的薛小姐,這還不夠,還送了一句“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給薛寶釵,送了一個金鎖給薛寶釵……

  當然了,此前都是事實,他們神仙下凡,都會認賬。唯有最後到底是送話還是送金鎖給薛家,他沒法出來對質。

  關於金鎖的來歷,到底怎麼回事?

  薛寶釵說:“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所以鏨上了,叫天天帶著”,鶯兒說“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薛姨媽對王夫人,對賈母等人說:“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薛大呆子說:“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

  寶釵說人送吉利話,所以鏨上了,沒說話和金鎖是和尚送的。鶯兒的意思是什麼?是說和尚送的話,還是和尚送的金鎖?當時主僕兩和寶玉拉閒天,鶯兒的話,比較像補充,也就是說鶯兒也認為和尚只送了話,沒送金鎖。

  但是,到了薛姨媽傳給賈府高層時,這就變成了,話是和尚送的,金鎖也是和尚送的——不但是他送的,而且說了有玉才能成婚。薛大呆子也沒明說金鎖的來源,只強調金玉的婚姻,說來說去,在薛家,就只有薛姨媽說金鎖是和尚送的。

  寶釵進賈府待選秀女時,金鎖沒有出現,寶釵選秀失敗,金鎖戴在她的脖子上,沉甸甸,金燦燦。不久之後,賈府上下,就全都知道了金玉姻緣的事,元妃省親,還沒誰看出哪個更得娘娘的意,許為寶二奶奶,可是到了後來的端午節,禮就送得特別明顯,明擺著站金玉一邊了。要說這裡面沒有什麼鬼,估計也沒幾人信。

  反正癩頭和尚也沒在,也沒辦法和她們對質,就由著她們說了。只是我們細想想薛姨媽的話,有疑問。咱不糾結金鎖是不是和尚送的,咱只想想她說有玉的才能結為婚姻的事兒,她的意思是沒有玉和就不能配寶釵,可是萬一配了會什麼出問題呢,她沒說,看那抬出和尚道士天命的話,估計問題比較嚴重。既然要有玉才可以與容貌卓絕的寶釵結婚,為什麼還要送進宮裡禍禍沒有玉的皇帝甚至是皇子皇孫?薛家居心何在?皇家的生意還要不要了,腦袋還要不要了?薛姨媽可沒有那麼傻。

  退一步講,萬一真是和尚送的金鎖,真的得配有玉的人。薛家不能犯欺君大罪,也大可讓好親戚王子騰賈政上奏言明:咱家姑娘不能參加選秀了,您天子聖明,多擔待著點,說不定皇帝一高興,轉身就給賈府和薛府賜婚了呢,為什麼還要那麼多彎彎繞繞地傳播這金玉姻緣的消息呢?——聖旨面前,天命面前,賈母再疼黛玉,她也不敢啊。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根本不是什麼天命,不過是人造的,就和那金燦燦的金鎖一樣,有事沒事,還得薛大呆子拿去自家的金店炸一炸。

  所以,金鎖怎麼來的?我覺得是借和尚的話,薛家自己鏨上和寶玉的玉配對的話,滿世界嚷嚷,再加上個人努力,最終成事。不管怎麼樣,寶釵沒當成皇妃,總還可以撈個國公府的少奶奶當一當,也不損失什麼,最多不過是受點小委屈,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算不得什麼。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到底也是“金簪雪裡埋”,人生一出悲劇。(宛如清揚)

曹老先生一齣戲,咱也只能猜一猜,看客朋友喜歡也罷,不喜也罷,都不影響紅樓的魅力。


宛如清揚


來的? 薛寶釵的金鎖是自己打造的,但是“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這幾個字是和尚送的,讓刻在金器上。寶釵的丫鬟鶯兒說“是個癩頭和尚送的”,寶釵自己是這麼解釋的“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所以鏨上了,叫天天帶著。” 和尚不但給了兩句贈言,還給了治療薛寶釵先天熱毒的神藥“冷香丸”,寶釵發病的時候會咳嗽,一吃就好。



由於寶釵的金鎖來的有些蹊蹺,而且金鎖上的字和寶玉的玉上面的字正好相配,所以很多讀者懷疑是假的。寶釵的哥哥薛蟠在書中曾經說過金鎖是和尚給的,這似乎更是增添了“鐵證”,因為各人說法不一,有的說和尚給的“吉利話”,有的說連鎖都是給的。 我比較傾向於寶釵自己的說法,即“話”是和尚送的。

畢竟黛玉還淚的局面是前世就註定好的,金玉的出現正是天意的一部分。勢成三角之後,才好有黛玉淚盡,寶玉曆劫。 而且即使是親戚,住處相隔兩地,寶玉銜玉而生的玉上的刻字,薛家未必知道的如此詳細,還能提前做好相配的打算。畢竟,寶釵進入賈府居住的目的是備選,選中即要入宮,應該不會提前做好這樣的打算。 金玉良緣應該是未入選後的選擇,畢竟對薛家來說,入住賈府也是不錯的選擇。


大先生的故紙堆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中,《水滸傳》觀其義氣,《三國演義》觀其權謀,《西遊記》觀其魔幻,而《紅樓夢》須用心體會其中痴情與美感,不得過分解讀其中人物和事件背後的邏輯背景,須知道,世間再美的物品在顯微鏡下也都是不會好看的。

《紅樓夢》裡眾人佩戴的飾物都並非多餘的,各有各的寓意,其中賈寶玉的通靈寶玉、薛寶釵的金鎖和史湘雲的金麒麟更是其中的特殊飾物,各有象徵意義,引用詩歌的用語,就是各有“意象”。

賈寶玉是主角,全書圍繞他而展開,他的通靈寶玉當然是最重要的意象,是賈寶玉出生時嘴裡銜來,一直作為命根子掛在項上,紅樓夢雖有各種版本,但通靈寶玉的出處卻都是一致的,都說是女媧棄在青埂峰的一塊石頭,這石頭歷經人間滄桑後迴歸本源,所以通靈寶玉是玉,也是石頭,都屬於五行的“土”。

而薛寶釵脖子上掛著的金鎖,薛姨媽說是一個和尚給的,與玉相配可成姻緣,金鎖上有八個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正好與通靈寶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壽恆昌”組成工整一聯,是以書中借鶯兒之口說出“金玉良姻”,這是借指姻緣前世註定之意。

通靈寶玉、金鎖和絳珠仙草分別代表著賈寶玉、薛寶釵和林黛玉,各自的五行屬性是土、金和木。金鎖屬於“金”,按五行學說,土生金,所以金鎖系由通靈寶玉而來,金玉都與和尚道士相關,其各自主人當然也是無法離舍的。再聯想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木石前盟”,木克土,這注定寶黛之間終究只是盟誓而已,無法成全姻緣。

而賈寶玉的土有生化藏納之能,所以寶玉善良多情有悲憫之心,而薛寶釵的金剛柔並濟仗義果斷,正符合書中通達嫻雅的形象,林黛玉的木性真清高味酸情和,是以經常使小性子但待人又極為真誠。

在紅樓夢裡,“通靈寶玉”是一個意象,“金鎖”是一個“意象”,而兩者合起來的“金玉良姻”又重組了一個意象,“絳珠仙草”是一個“意象”,“木石前盟”又重組了一個意象,讀書至此,體會其中味道已足夠了,不必探究這金鎖是和尚給的,還是薛姨媽根據和尚的意思打造出來的,更不可鑽牛角尖,然後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分析薛姨媽會不會為了編造金玉良姻而偽造金鎖。

《紅樓夢》如果這樣讀,就不美了。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琴棋書畫詩酒茶,均有涉獵,希望大家關注。


六甲番人


有區別嗎?和尚給個金鎖,薛家不需要給相應的“佈施”嗎?還真以為和尚道士吃十方,偏到薛家這裡,就肯無償贈送了?和尚送了金鎖,薛家回報以金錢,跟自己打造也是一樣的。

和尚給的,大約不會是假的。以薛家之富,一定跟和尚、道士、尼姑、道姑有來往,就像賈家有家廟鐵檻寺、王夫人跟水月庵的智通地藏庵的圓信常有來往、惜春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隨便說笑,就連趙姨娘也跟馬道婆有聯繫。富貴人家女眷出門的機會很少,三姑六婆是她們交際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出家人性別比俗家人要模糊一些。女眷同樣的也可以跟和尚道士有社交往來。這一點,也可以在賈家找到根據:清虛觀打醮,張道士不僅和賈母隨便談話,並且“凡夫人、小姐都是見的”。並不需要回避。張道士也毫不慚愧地向年輕婦人王熙鳳要鵝黃緞子、給巧姐送寄名符。

試想,如果同樣地位的一個和尚,向薛家送一件吉祥物,薛家想必不會拒絕。當然,也一定會奉上相應的佈施作為回禮。

但是!金鎖真的是和尚給的嗎?貌似天真無邪、有口無心的鶯兒,曾介紹金鎖的來歷,是在寶玉寶釵議論“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個篆字之後:

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

看懂了沒有?癩頭和尚給的,是那八個字的吉祥語,不是金鎖。薛家接受了這吉祥話,把它鏨在金鎖上,寶釵才天天戴著。

薛家富貴,什麼東西沒有?寶釵偏偏天天戴著這個金鎖,不僅是因為“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這八個字,更重要的是和尚關於她婚姻的預言:必得有玉的才可配。很多人據此認定薛家看中了寶玉:寶玉不是有玉嗎?

其實有玉的何止寶玉一人?賈璉和尤二姐定情,不也是送了一塊漢玉九龍佩嗎?“有玉”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劉姥姥的外孫板兒肯定沒有。薛家上下、包括寶釵,如此重視這金鎖,其實是寄託著對寶釵婚姻的巨大希望: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至於寶玉,其實是寶釵可能的婚姻對象中比較不滿意的一個。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那八個字應該是和尚給的!同時送了“冷香丸”的配方!這可參考鶯兒和寶釵的話!鶯兒說的是“是個和尚給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也就是說,那和尚並沒有把這八個字鏨好,需要薛家自己去鏨,而且和尚說的是金器,並沒有特指金鎖!

如果和尚同時給了金鎖,那直接說“把這八個字鏨在金鎖上”就是,何必泛指金器?而且,如果和尚給了字又給了鎖,以鶯兒的文化水平,肯定記住鎖的可能性大!不會單獨記住了字,而忽略了鎖!再者,既然又送字又送鎖,肯定字就在鎖上了,這才能彰顯天意,又何必字跟鎖分開相贈呢?

寶釵說的是“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所以以鏨上了,叫天天戴著……”也就是說,薛家自己鏨上的!況且,和尚從來都是跟世人化緣,哪裡有贈凡人人金子的先例?再想一下那和尚模樣:“癩頭跛腳……瘋瘋癲癲,揮霍談笑”,這樣的形象,能贈世人那黃白之物麼?

再看薛蟠的話“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鎖要撿有玉的來配,如今你見寶玉有那勞什子,自然行動護著他”,也就是說,這話是薛姨媽跟他說的,薛蟠沒聽說和尚說過這話!

但是,“冷香丸”肯定是薛蟠幫忙炮製的,如果和尚送配方的同時,也送了金鎖和“配玉”的預言,薛蟠不至於連個影兒都不知道!

但是,如果和尚送配方的同時,送了文鄒鄒的八個字,以薛蟠把“唐寅”念成“庚黃”的水平,他是極有可能把這字兒忘記或忽略的!

而且,薛蟠這一席話出來,先是薛姨媽氣的“渾身發抖”,寶釵更是哭了個暈天黑地,從這日黃昏,直哭到第二天早上,這應該是寶釵最傷心最情感外露的一次吧!

最後,這“金玉良緣”,薛姨媽原話是如何說的,書上一字未提!出現時就已經在賈府傳的人盡皆知了,傳播的奴才們揣摩主子心意,添點油醋,也是有可能的!


悠然廬


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從遠處說起,繞個圈圈,看官們不要急哦。

紅樓開篇第一回:“甄士隱夢至一處,忽見那廂來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談”。這僧道談了絳珠要跟隨神瑛侍者下凡還淚之後,又道:“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來,陪他們去了結此案”。這兒說的很明白,木石前盟不僅要男女主角,還有身為配角的那些風流冤家陪他們下世走一遭。那麼寶釵無疑應該是其中之一。

第五回寶玉看金陵十二釵正冊:“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這裡釵黛並列,而且釵在黛前,說明對於寶玉而言,釵黛的重要性基本相同。那麼就有一個順理成章的猜測:寶釵前世同寶玉緣分非常深厚,可能不亞於絳珠仙草。絳珠仙草跟隨下凡還淚,寶釵前世或許也是要還什麼恩情,才也下凡結一段塵緣。不過是書中沒有交代或故意隱去。由太虛仙境判詞“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也可知,寶釵此生命運已定,一定會締結金玉良緣的。所以無需人力作為,金玉良緣跟木石前盟一樣已經註定。

寶釵命定寶玉卻薄命,一僧一道明白。並且他們有濟世救人之心,“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脫幾個,豈不是一場功德?”然後這僧道就下凡度人了。在凡間,這僧就是癩頭和尚。

這和尚很熱心,明明知道大家都已命定,還一個勁去找人去勸說,想改掉人家的命運。香菱家裡去過,無果;黛玉家裡去過,無果;賈瑞家裡去過,人死了;寶玉家裡來過,這次倒是起了點好作用,救了寶玉鳳姐之命,但也是這兩位命不該絕,並沒有改了這兩位的命數。

這熱心和尚也去了寶釵家了。第八回,寶玉要看寶釵金鎖上的字,寶釵說:“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鏨上了”。鶯兒笑到:“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很明顯,癩頭和尚送的是兩句吉祥話,不是金鎖。這主僕二人都是玲瓏剔透的人,不可能話都說不明白。而且和尚不僅送了吉祥話,還送了寶釵“冷香丸”的方子,專治寶釵“從胎裡帶來的一股熱毒”,這股“熱毒”就是寶釵從前世帶來的對寶玉的愛。

和尚為什麼送這兩樣呢?因為他知道寶釵被冷落被拋棄的結局,送這兩句話跟寶玉玉上的話配成一對,想讓大家或者寶玉覺得跟寶釵是天生一對,從而高高興興的接受這份姻緣,或者說也是對寶釵的一種祝福,“不離不棄”,祝福寶玉和寶釵不離不棄。如果不能改變寶玉對金玉良緣的態度,就改變寶釵的態度,用“冷香丸”壓制寶釵的熱情,若不動情,便不會為情所傷,以後寶玉懸崖撒手,寶釵不至於太悽苦。呵呵。怎麼越寫越覺得和尚想違抗天命呢?

那麼和尚為什麼不直接送個金鎖呢?我想,這同前文是呼應的。前文,僧道把大石化成美玉,美玉不是他們的,他們只是在美玉上添上“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幾個字,所以也只送寶釵幾個能與之配對的字,並囑咐鏨在金器上。字配字,金配玉。寓意金玉良緣。

那麼金鎖怎麼來的?最可能的答案就是薛姨媽找人打造的。

寶釵命定寶玉,命定金玉良緣,我們這些看客看判詞就知道了,但寶釵的親媽薛姨媽可不知道。她為了此事可是頗費了腦筋。

寶釵祖父或者父親是紫薇舍人,大略是皇上的親隨。這樣薛家就是皇商中的佼佼者了,可能因此才能娶了金陵王家的小姐,就是薛姨媽。在寶釵父親去世之後,薛家只保住了皇商的位置,卻沒了官位,薛家就江河日下,日益衰落。身為薛家的真正當家人,薛姨媽為了家道重興,自然會殫精竭慮。但兒子薛蟠“一應經濟世事,全然不知”,沒法指望。只能選擇“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的女兒寶釵。

那麼女兒怎麼才能指望的上呢?自然是要嫁對人家。我想癩頭和尚送的字必然會讓薛姨媽想到寶玉的玉,(因為一聽就是一對兒,寶玉含玉而生,這樣的稀罕事親姨媽必定知道的一清二楚)。也就可能圍繞玉做做寶釵婚姻的文章。事實上,薛姨媽也很好的做了癩頭和尚的二傳手,好似心有感應般創造了凡間的金玉良緣。

薛姨媽心中的乘龍快婿應該有兩個人選:第一選擇,皇帝;第二選擇,寶玉。世上有玉的人很多,但有非凡之玉的人在紅樓中也只有兩個,皇帝有玉璽,寶玉含玉而生。那麼打一把金鎖給寶釵,鏨上和尚送的字,再放出“有玉的才能配金鎖”,兩個備選女婿按時勢選擇其一,這豈不是一著絕妙好棋?

所以紅樓夢中所有提到金玉良緣的都出自薛姨媽之口。書中二十八回,“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話,所以總遠著寶玉。” 第三十四回薛蟠說妹妹,“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撿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見寶玉有那勞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動護著他”。看看,金玉良緣是從薛家傳出來的,薛家是從薛姨媽處傳出來的,此事完全出自薛姨媽之口。所以金鎖不是和尚給的,是薛姨媽給的。

但是薛姨媽做的其實是無用功,即使她什麼都不做,寶釵也會嫁給寶玉的,黛玉是來了結,寶釵也是來了結的,這麼看,金鎖誰給的,真的一點都不重要了。


臨風舉



首先薛姨媽和寶釵鶯兒對“金鎖” 的說法上並無真正的矛盾。

和尚是受信眾供奉的,根本不可能反過頭來贈“金”給信眾。“金鎖”一定是身為富豪的薛家自己出資打造的,癩頭和尚只可能送給薛家女兒寶釵“不棄不離、芳齡永繼”的吉祥話和作為命運指南的“金鎖要有玉的方可配”。

薛姨媽說“金鎖”是癩頭和尚給的,只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法說。所以薛姨媽的說法,與寶釵鶯兒說癩頭和尚送“不棄不離、芳齡永繼”的話根本不存在任何真正矛盾的地方。

因為和尚根本不可能送“金”給信眾,和尚只可能接受信眾的供奉獻“金”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在兩百多年前絕大多數人都篤信神佛的時代是不可能被誤解的常識問題。

由此而懷疑薛姨媽“假造”了“金玉良緣”,只是今天大多數人都遠離了“神佛”而造成的常識性誤讀。

87電視劇編劇對《紅樓夢》原著前80回改編和“原創”結局的“陰謀論”導向,也是引發這種薛姨媽“假造”了“金玉良緣”的思想基礎。


87電視劇刪除了《紅樓夢》原著中幾乎所有“神鬼仙道佛”的內容,“通靈寶玉”也沒有顯過靈,就是一塊沒有任何用處的石頭,被整個賈府奉若神明、被賈母稱為“命根子”其實也十分可笑。

但由於87電視劇片頭一塊大石頭,觀眾就都篤定了“通靈寶玉”的真實性。

其實在《紅樓夢》原著開篇第一回,癩頭和尚便論述了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的“還淚”之旅是需要“眾多風流冤家”陪同他們一起下世來完成的。

原文:那僧笑道“………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陪他們去了結此案。”

第二十九回、賈母說“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他孃的又不咽這口氣。” 自己抱怨著也哭了。

賈母“老冤家”“兩個小冤家”的一番話,對比第一回中癩頭和尚關於神瑛侍者賈寶玉和絳珠仙子林黛玉下世“還淚”的話,就立刻成了讖語。
賈母不是在支持“寶黛姻緣”,是在促進黛玉“還淚”寶玉了結“塵緣”才對呀!

賈母心疼外孫女兒黛玉,可是《紅樓夢》通篇沒有任何文字表明賈母支持“寶黛姻緣”。 說“在賈母這裡,二玉都是她的心肝肉。”的確沒有錯。

可是說“寶黛姻緣,在賈母這裡不容懷疑。”所以就先讓寶黛從小在一起培養“私情”~兩百多年前“愛情”的名稱。 有這種觀點產生,那也是因為觀眾們把改編原著和“原創”結局的87電視劇“穿越”結局當“原版”“原本”看了吧? 兩百多年前的封建包辦婚姻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私情”!要不然賈母“掰謊”幹啥?
第二十五回、只要“通靈寶玉”在癩頭和尚跛足道人持頌下真的能夠顯靈,救了鳳姐寶玉的性命,同為癩頭和尚賜“不棄不離、芳齡永繼”的“金鎖”當然也會是靈驗的,賈府中人想到“金鎖”應該是能夠“護玉”免遭“聲色貨利”所迷以致出現失靈的情況就十分自然了。

第二十九回、賈府當家人賈政王夫人以及賈元春等在“通靈寶玉”顯靈之後,當然就會更加篤定“金鎖”是指向“通靈寶玉”的“金玉良緣”。相信這正是元妃賜下獨寶玉寶釵相同的端午節禮和讓賈府族長賈珍帶領男丁們到清虛觀打三天平安醮的真正動機。

寶黛“私情”當然是違背封建道德規範的“聲色貨利”了。

第三十五回、在金釧兒投井、琪官事發、寶玉捱打之後,賈母也不得不開始接受了寶玉的確是被“聲色貨利”所迷的事實,得罪了忠順王府可是影響賈府在政府官場中安危的大事件呀!

於是寶玉捱打的第二天在怡紅院裡,賈母對主張“金玉良緣”的王夫人薛姨媽大讚寶釵“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寶丫頭。”,接著就幫寶玉求寶釵“叫鶯兒來給寶玉打絡子”,於是寶釵讓鶯兒用“金線”絡上了“通靈寶玉”。

87電視劇編劇們直接把第三十五回,賈母對薛姨媽寶釵母女示好大讚寶釵和賈母親自求寶釵“金線”絡上了“通靈寶玉”的內容全部刪除了,以此來配合賈母支持“寶黛姻緣”到底的“原創”結局。

稱87電視劇最忠實“曹雪芹原意”,實在是忽悠多數沒有認真細緻的閱讀過《紅樓夢》原著前80回的觀眾呀!


阿丹151014015


寶釵的金鎖鶯兒說法最對,是和尚給了八個字,讓嵌在金器上。這是寶玉去薛家,寶釵先看他玉,他又看寶釵金鎖,鶯兒在一旁說的。所以寶釵催了她三次讓她倒茶想支開她,這個丫頭當日是目睹全局。沒有機心,實事求是說,還話多愛賣弄說新聞。日後在寶玉前推介寶釵應知了薛家鎖之意,對寶玉說時不明白。為了寶釵婚事,鶯兒後來積極配合,還認茗煙乾孃。

薛姨媽說她有鎖是為金玉良緣,寶玉有玉。寶釵的說法就是應和薛姨媽的說法,但她的鎖不是先天生有,是後天配的。薛姨媽的說法是誇張一下鎖的來歷,應合金玉良緣有天意之意。薛蟠一次為了寶玉讓寶釵問罪,反擊寶釵,說她媽說寶玉有玉你有金之話。寶釵哭了,第二天他又賠罪說妹妹的金項圈也該炸一炸了。自己訂製或買的。

薛姨媽看重金玉良緣,寶釵起初不以為意。對鎖說法輕描淡寫不放心上。但與寶玉相處久了,也喜歡寶玉這個人,對玉器也重視,對賈母問金麒麟誰有她說湘雲有,黛玉刻薄她對這上用心。對岫煙戴玉佩也上心。明知襲人對黛玉有意見與襲人好,都是她金玉姻緣上用心。


青木皮


薛寶釵的金鎖不管是和尚送和還是自己打造的,都是後天人為的。這是跟寶玉概念裡的“木石前盟”形成巨大的反差的。那麼,我們來看看原文中金鎖的來歷:

寶玉央及道:“好姐姐,你怎麼瞧我的呢!”寶釵被他纏不過,因 說道:“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鏨上了,所以天天帶著。不然沉甸甸的,有 什麼趣兒?”一面說,一面解了排扣,從裡面大紅襖兒上將那珠寶晶瑩、黃金燦爛 的瓔珞摘出來。

對於薛家來說,一塊金子算不得什麼,求來的吉利話才是重點。“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鏨上了,所以天天帶著。”和尚給的是話,不是金鎖,鏨上了,一定是拿薛家的金子鏨上的。為什麼要鏨成跟寶玉的“看上去像一對”?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這裡還有一個細節,我們且來看稍早一段寫寶玉剛進來看薛寶釵時寶釵的穿著:

寶玉掀簾一步 進去,先就看見寶釵坐在炕上作針線,頭上挽著黑漆油光的兒,蜜合色的棉襖, 玫瑰紫二色金銀線的坎肩兒,蔥黃綾子棉裙:一色兒半新不舊的,看去不見奢華, 惟覺雅淡。

寶釵外面的服裝都是那種淡色的,不濃烈不鮮豔的,而且都是半新不舊的。淺淡,意味著清心寡慾。可是,寶釵最真實的樣子又是怎樣的呢?“從裡面大紅襖兒上將那珠寶晶瑩、黃金燦爛 的瓔珞摘出來。”這才是寶釵真實的樣子,外面看起來淺淡,不濃烈,可是內裡卻是“大紅襖兒”,這是極為濃烈的顏色,作者在這裡這樣寫,為什麼?前面鋪墊了那麼多的半新不舊,淺淡,卻突然來了一個大紅襖兒,是不是告訴我們,這身服裝也跟寶釵這個人一樣:表裡不一?

這是很值得商榷的事。我覺得作者不是無意這樣寫的,是故意要如此表現一個真實的寶釵。就像我們一直在強調寶釵明明是個大家閨秀,卻偏偏在大夏天在寶玉睡著的時候獨自一個人呆在他房間一樣,多麼的不合時宜。

這是不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寶釵這個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她太矛盾了,以至於大家都不好評價她。

就像這金鎖,明明都已經藉著下人口傳得賈府皆知“金玉良緣”一事,這會兒主僕倆還一唱一和要拿出來看看,不是故意又為啥?

我是蘇小妮,喜歡就請點擊關注和分享!


蘇小妮


《紅樓夢》裡有一個薛寶釵,薛寶釵帶著一個金項圈,金項圈藏在薛寶釵的襖裡邊。

我們讀過《紅樓夢》的都知道,薛寶釵的薛就是雪,釵,金釵,指的是金,薛寶釵就是雪包釵,也就是雪包金,這就是“金簪雪裡埋”。到了第八回《賈寶玉奇緣識金鎖,薛寶釵巧合認通靈》中,賈寶玉聽鶯兒說寶姐姐有一個金鎖,上面鏨刻的兩句話和賈寶玉通靈寶玉上的話正好是一對,賈寶玉大為好奇,遂叫寶姐姐給他看,薛寶釵無奈,只得解開襖上的排扣,把項圈掏出來,給他看。

作者寫這個故事的目的是什麼呢?這就是在解釋金簪雪裡埋。

薛寶釵的名字來自林和靖先生的詩句:“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用雪滿山中的雪(薛)代指滿(清),所以薛寶釵姓雪(薛),又因為滿清一開始的國號是“金”,也就是歷史上的後金,作者又從金釵中取釵代金,(射覆,以釵射金),故而,薛寶釵就是滿清的代稱。就是雪中隱藏著金的意思,也就是薛寶釵判詞中的“金簪雪裡埋”。

在賈寶玉看薛寶釵金的時候,作者詳細描寫了薛寶釵從襖裡掏出金鎖的情形,無非也是告訴我們,金鎖被薛寶釵藏著呢。這也是在隱晦的告訴我們“金簪雪裡埋”的意思。

在說到金鎖的來歷時,薛寶釵說,有一個賴頭和尚送了一句吉祥話,“不離不棄,芳齡永繼”,讓鏨在金器上,天天帶著。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就是說的國號“金”的由來。滿清建國就有稱霸中原的野心,要起個能壓倒大明的國號,就廣泛徵求意見,賴頭和尚指的就是滿族人,滿人的髮型是把四周剪去,只留中間一縷,編成小辮,打冷眼一看,像個和尚,所以,漢人把剃成滿人髮型的人蔑稱“和尚”。這個被叫做“癩頭和尚”的人就提議叫“金”,就可以一統中原,芳,就是花,指的是中原,芳齡永繼,指的是永遠在中原稱帝。

在佔花名一節中,薛寶釵佔的是“花冠群芳”的牡丹花。群芳,就是漢人,也就是第五回中的“群芳髓”的群芳。冠群芳,群芳之冠,也就是作中原的皇帝。還有一句詩是“任是無情也動人”,無情,指的就是滿清的對待漢人兇殘,動人,即“凍人”,指的是薛寶釵的“冷”。薛寶釵的“冷香丸”,香,就是中華,冷香,就是把中華冷掉。怎麼冷,用雪把中華大地覆蓋了,就是冷了,就是“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